熱門新聞

《彭博》:內地政府對恆大項目資金賬戶作集中管理確保順利交樓 @ 2021-09-26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
雖然不太想再提及中國恆大(3333),但不談這個話題就很難吸引讀者眼球。即使本文的重點並非恆大,但因財經傳媒界的潛規則也要寫。有否投資價值僅是次要,重點仍是大眾有興趣聽。那當然,醒目的投資者應該早在今年3至4月份已出售中國恆大的股份(當時仍是13-16港元)。
民生銀行是對恆大風險敞口最大的銀行之一。周四,該行表示,持續壓降恆大風險敞口,貸款余額較2020年6月末降低約15%,雙方合作主要集中於表內貸款,未投資恆大集團信用類債券,未通過理財、代銷、基金等影子銀行模式與恆大集團開展合作。所有業務均按照貸款管理要求開展,沒有參與恆大集團任何隱形負債和表外融資。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表示,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恆大並非另一個雷曼,衍生的任何沖擊都「控制得住」——當年美國官員也用這個措詞淡化次貸危機的影響。他個人看法是,即使恆大並非「雷曼時刻」,也不表示一切安然無事,恆大危機顯示中國大陸很可能正歷經「BABARU時刻」。
恆大表現反覆,周四急彈18%後,周五再度回落11.6%,全周累跌7%,報2.36元。周三(22日),恆大旗下恆大地產發公告指,將於星期四(23日)如期支付公司債「20恆大04」的利息,令之前對相關債券可能出現付息違約的憂慮暫時得到緩解,而付息方法是通過場外協商解決。
中國恆大 (03333)股價彈完又跌過!中國恆大股價今日跌超過一成,收報2.36元。恆大的命運如何?中薇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偉豪(RAVI)這樣分析,立即點擊收看/收聽。
早兩日有消息指恆大或得到阿爺打救,但今日另有消息傳出,阿爺無意介入,反而敦促地方政府,為恆大倒閉做好准備。而恆大汽車(00708)則傳出員工無糧出,明年無法量產,股價半日大跌18%。講真,恆大汽車曾被阿爺點名批評紙上造車,當初公司大鑼大鼓話要投放400億做電動車,不過系批股集資,又系一種融資手段,集資都系為左應付集團債務,有冇真系投放到制造電動車,真系無人知。
中國恆大(3333)爆債務危機,據財新網報道,集團多處地產項目停工,各地政府決定加強資金監管。其中,從8月底起,多個地方政府針對當地恆大項目設立資金托管專戶,對資金進出實施集中管理,預防資金跨區調用。
據《第一財經》報道,恆大汽車(0708)辦公地點,已由深圳轉回注冊地廣州南沙,當中涉及近千名雇員。恆大在過渡期會為雇員提供必要食宿。因此恆大汽車與恆大集團的辦公地點正式分開。
恆大旗下「恆大財富」,員工購買內部理財產品後,由於無法兌付,大批人士於恆大位於深圳的總部聚集,要求「維權」,涉及金融達400億元。據報恆大向投資者發布兌付方案,分別為現金分期兌付、實物資產兌付、沖抵購房尾款兌付。
恆大汽車 (00708)發公告指,鑒於流動性的問題,在「恆大.養生谷」及新能源汽車生活空間配套中,造成有延遲支付供應商和工程款情況,導致部分相關項目停工,截至公告日期,集團為部分項目爭取復工未獲得重大進展。恆大汽車指,仍然在接觸不同的潛在戰略投資者,為集團引入新投資者,並且仍在盡職調查及磋商過程中。
周四,持有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美元債券的全球投資者茫然不知該公司是否會如期支付一筆至關重要的利息,此次兌付是對這家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避免債務違約能力的一項重大考驗。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因嚴重現金不足而導致極端周轉失靈的中國房地產巨怪——中國恆大集團——目前或正遭遇宣告倒閉前的最後時刻。綜合中國與國際媒體報導,恆大集團23日並沒有如期支付高達2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假若無法在未來30天的寬限期內處理則恐導致違約,或將加速惡化恆大當前的債務災難。盡管此前市場流傳,中國政府仍在考慮分拆重組將恆大「國企化」,但此一說法周五卻被《華爾街日報》的獨家報導潑了冷水。報導表示,北京中央已通令各級地方政府作好「恆大倒閉」的應變准備,包括預先籌組財產清算團隊以著手破產接管,並特別要注意「監控民間不滿情緒所導致的維穩問題」,要求各地預先布置執法部隊,「以面對可能將至的狂風暴雨。」
分析指出,恆大與雷曼之間的重大區別,是恆大持有的是土地專案,雷曼當年持有的是金融資產,如果恆大能將一些實體資產轉化為現金流,集團就能完成開發專案並出售,開始償還債務,而中國亦有工具和政策空間,防止恆大事件演變成系統性危機。
近期中國恆大(3333)債務問題,一直是市場人士關注的焦點。當有任何涉及恆大的消息傳出,直接影響環球金融市場走向。有關恆大債務問題最終如何化解,目前仍屬未知數。不過趁此機會可以回顧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來,如何與股東分享利益。作為大股東的主席許家印,歷來獲派息股息高達513.6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619億港元。
恆大危機中,多家金融機構被牽連。恆大財報顯示,在1.97萬億的總負債中,有息負債總額(債券、銀行貸款等)為5718億元。根據恆大去年年底給政府部門的信件,恆大負債涉及超過128家銀行和逾121家非銀行機構。
8月份針對恆大的「各地維權討債」風潮,主要針對的是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金融財富管理公司」。長期以來,恆大集團為了以更快、更低率、更不受金融監管影響的方式籌取現金,曾透過旗下的恆大財富對內部員工與承包商發售「超收寶」...等地產金融商品——其基本模式類似內部老鼠會,恆大會以極為優惠的投資報酬回饋率,來吸引員工認購超收寶,等同於把公司的薪資所得「借回給公司」。
同月,恆大開始傳出財困消息,及至7月份有傳多家銀行拒收恆大在港新盤的樓花按揭申請。當中,尚未交樓的恆大.珺瓏灣2期及恆大.睿峰,其買家如選用即供付款,需短時間內上會,可謂首當其沖。至於已交樓的恆大.珺瓏灣1期,以及采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則不受影響。
總負債近2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恆大 (03333)債務違約風險未釋除,恆大宣布周四(23日)如期付境內債券到期利息,但至周五(24日)恆大尚未清晰交代已到期的美元債券付息安排,有恆大美元債券持有人指,美國時間周四子夜過後,尚未收到恆大支付利息。中國恆大周四反彈18%後,周五股價愈跌愈急,收報2.36元,跌11.6%。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繼恆大的忠實盟友「香港中策集團」宣布將出清恆大汽車股份後,恆大第2大股東「中華置業(CHINA ESTATES )」也跟進跳車,宣布將出售全部持有的恆大股份,直至完全退出控股。
恆大事件給大家上了一課 老謝:不要看到黑影就開槍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