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信報即時新聞0.0 歐股早段受壓續關注恆大危機 @ 2021-09-26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
民生銀行是對恆大風險敞口最大的銀行之一。周四,該行表示,持續壓降恆大風險敞口,貸款余額較2020年6月末降低約15%,雙方合作主要集中於表內貸款,未投資恆大集團信用類債券,未通過理財、代銷、基金等影子銀行模式與恆大集團開展合作。所有業務均按照貸款管理要求開展,沒有參與恆大集團任何隱形負債和表外融資。
恆大旗下「恆大財富」,員工購買內部理財產品後,由於無法兌付,大批人士於恆大位於深圳的總部聚集,要求「維權」,涉及金融達400億元。據報恆大向投資者發布兌付方案,分別為現金分期兌付、實物資產兌付、沖抵購房尾款兌付。
中國龍頭民企恆大集團巨額債務纏身,付息期限已屆,美元債持有人沒有按期收到恆大利息款項,恆大卻未發布任何公告,截至目前為止仍保持「沉默」,令市場恐慌,更增添了不確定性,離投資者擔心的潛在違約更近了一步,中資地產類股可能再次承壓。
近期中國恆大(3333)債務問題,一直是市場人士關注的焦點。當有任何涉及恆大的消息傳出,直接影響環球金融市場走向。有關恆大債務問題最終如何化解,目前仍屬未知數。不過趁此機會可以回顧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來,如何與股東分享利益。作為大股東的主席許家印,歷來獲派息股息高達513.6億元(人民幣.下同),折合619億港元。
至於內房恆大的債務問題仍未休止,由於恆大總負債達1.97萬億元人民幣是內地GDP的2%,當中不少是境外美元債,而且持貨的不但是歐美機構大戶,如貝萊德、瑞士銀行及匯豐;更牽涉到國家級的年金投資,如日本政府退保投資(GPIF)中亦有恆大債券持倉。多間國際央行包括瑞士、日本及美國都罕有開腔談及恆大的債務危機。
據報導,去年7月,恆大健康更名為恆大新能源電動車(也稱恆大汽車),盡管說是1家汽車制造商,但其大部分資金仍來自社區健康服務及療養院設施。
周四,持有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美元債券的全球投資者茫然不知該公司是否會如期支付一筆至關重要的利息,此次兌付是對這家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避免債務違約能力的一項重大考驗。
8月份針對恆大的「各地維權討債」風潮,主要針對的是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金融財富管理公司」。長期以來,恆大集團為了以更快、更低率、更不受金融監管影響的方式籌取現金,曾透過旗下的恆大財富對內部員工與承包商發售「超收寶」...等地產金融商品——其基本模式類似內部老鼠會,恆大會以極為優惠的投資報酬回饋率,來吸引員工認購超收寶,等同於把公司的薪資所得「借回給公司」。
據《第一財經》報道,恆大汽車(0708)辦公地點,已由深圳轉回注冊地廣州南沙,當中涉及近千名雇員。恆大在過渡期會為雇員提供必要食宿。因此恆大汽車與恆大集團的辦公地點正式分開。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表示,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恆大並非另一個雷曼,衍生的任何沖擊都「控制得住」——當年美國官員也用這個措詞淡化次貸危機的影響。他個人看法是,即使恆大並非「雷曼時刻」,也不表示一切安然無事,恆大危機顯示中國大陸很可能正歷經「BABARU時刻」。
恆大危機中,多家金融機構被牽連。恆大財報顯示,在1.97萬億的總負債中,有息負債總額(債券、銀行貸款等)為5718億元。根據恆大去年年底給政府部門的信件,恆大負債涉及超過128家銀行和逾121家非銀行機構。
就連恆大的員工也對恆大失去信心,不願參加恆大推出的高利息投資計畫,也就是不願借錢給恆大好換取恆大承諾的高利息。為此,恆大威脅那些不願投資的員工,要小心拿不到紅利。本月,恆大更停止還款給員工,逼得他們在公司外的大街上抗議,要求公司還錢。
同月,恆大開始傳出財困消息,及至7月份有傳多家銀行拒收恆大在港新盤的樓花按揭申請。當中,尚未交樓的恆大.珺瓏灣2期及恆大.睿峰,其買家如選用即供付款,需短時間內上會,可謂首當其沖。至於已交樓的恆大.珺瓏灣1期,以及采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則不受影響。
加皇銀行財管︰恆大危機對國際市場影響有限
路透報導,恆大原定23日還有一筆8350萬美元到期債息但並未支付,而下周三(29日)4750萬美元(約台幣13億)的境外債券利息也將到期,若恆大未依約支付,還有30天的寬限期,因此仍無法判定公司債務違約,不過恆大並未說明這兩筆火燒屁股的債務如何處理。
市場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可能違約的擔憂,進一步獲得緩解,盡管路透先前報導,持有恆大美元債的部分債權人,對恆大在24日關鍵最後期限前支付債券票息不抱任何希望。
華為連續六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首 恆大集團缺席不參與排序
中國房地產龍頭恆大集團 23 日錯過支付海外債券 8,350 萬美元利息,中共有關部門正要求地方政府為恆大可能倒閉做好准備。根據《大紀元時報》《新聞看點》的主持人李沐陽分析,恆大集團的創辦人許家印和江澤民、曾慶紅之間的關系剪不斷,理還亂。恆大集團也一直是江澤民、曾慶紅派系的重要經濟來源。「江曾派系」是習近平多年來的心腹大患,更是連任路上的阻礙。「如果習近平讓恆大死去,可以看作是對江曾派系的直接發力。」
市場關注恆大債務危機會否蔓延,並影響環球金融市場。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認為,恆大集團債務問題似乎是中國特有,美國企業並無類似問題。他指,作為發展中經濟體的中國債務非常高,但認為中國政府正努力令債務受控。
恆大債務危機攪動全球市場,多間國際央行包括瑞士、日本及美國都罕有開腔談及恆大的債務危機,多家中資和歐洲銀行都公開澄清恆大的產品持倉情況。現時有消息傳出,恆大或會遭「拆骨」成三個實體,納入成國企。一旦恆大出現債務違約,對其他同業的漣漪效應,該如何解讀,以往一直堅守財政紀律的內房,能否趁危機「執平貨」?官方機構又會如何確保危機「軟著陸」?
華人置業公布,由8月30日至本周二,透過聯交所公開市場出售合共近1.09億股恆大股份,占恆大8月底已發行股本約0.82%,每股平均售價約2.26元,總代價近2.47億元。 集團仍持有逾7.51億股恆大股份,相當於恆大已發行股本約5.66%。華人置業尋求授權出售手持的全部或部分恆大股份,按恆大本周二收市價2.27元計,出售所得款項約17.05億元。 由於集團已就可能出售事項及出售授權,取得相關股書面批准,所持有的股份占已發行股本約74.99%,因此將不會召開股東大會。 集團指,對恆大近期發展持審慎關注態度,知悉並審慎關注恆大近數月股價大幅下跌,認為可能出售恆大股份,能為華人置業提供即時流動資金,所得款項擬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有機遇時用作再投資。 集團是否決定出售有關股份或出售程度,將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授權期間的市場氣氛及市況。
恆大集團主席許家印才在財富專題會上親口承諾:「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恆大財富的投資不能一無所有」。不過,隨著各省推出針對恆大建設項目貸款、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意味著恆大地產項目公司不能把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且在資本市場上,恆大的表現也非常慘烈,恆大系主要股票價格已在過去一年縮水近90%。
陳茂波:恆大引發本港金融系統性風險很低
近期恆大集團 (03333)深陷債務風波,曾擔任恆大軍師的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今日發表報告,「研究全球歷次房地產大泡沫的催生、瘋狂、轟然崩潰及啟示」,雖然任澤平未有談及恆大的問題,但寫上一句「往事並不如煙,歲月變遷人性不變」,又強調中國經濟和住宅投資已經告別高增長時代。
謝金河認為,沒有人說這點,反而都在講恆大,高盛甚至說:恆大影響中國GDP4.1%,這都高估了恆大效應。他說過恆大的問題,只有三條路走,一是像安邦的吳小暉,先把許家印抓起來,再讓他把錢吐出來!二是參考王健林模式,由其他地產商分食,只是現在要找這麼大咖很難。三是由國家資本吃下像華融,海航,讓恆大慢慢消失,手上有恆大股票,債權的人或機構,只能自求多福。他進一步指出,這兩天,劉鑾雄和他的女兒把華人置業的恆大汽車股票,有價就殺,可以看出端倪。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