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鮑威爾:恆大債務問題似是中國特有美企違約率非常低- RTHK @ 2021-09-23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
據報指,重組將以國有企業為基礎,並實質將這家開發商轉變成一家國企。消息人士透露,該方案旨在保護從恆大購買房地產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更重要的是阻止恆大破產,對中國經濟造成的任何廣泛影響。
報導指出,房地產巨頭有可能轉變為國有企業;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這項協議的用意在於保護購買恆大房產的一般民眾,以及恆大財富的投資人,最重要的是防止恆大破產對中國經濟的沖擊,這項重組計畫與恆大5年期債券利息到期日有關。
報道指,重組方案將分拆恆大地產、汽車及商業項目,並將以國有企業為基礎,實際上就是將恆大變成一家國企。報道續提到,中國政府希望保護購買了恆大物業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更重要的是消除這家公司若無力還債會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廣泛效應。
市場關注恆大債務危機會否蔓延,並影響環球金融市場。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認為,恆大集團債務問題似乎是中國特有,美國企業並無類似問題。他指,作為發展中經濟體的中國債務非常高,但認為中國政府正努力令債務受控。
恆大危機中,多家金融機構被牽連。恆大財報顯示,在1.97萬億的總負債中,有息負債總額(債券、銀行貸款等)為5718億元。根據恆大去年年底給政府部門的信件,恆大負債涉及超過128家銀行和逾121家非銀行機構。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恆大集團近日債務危機浮上水面,外界關注其高築的債台是否能避免違約,如本周四就需支付價值約33.16億元台幣的美元債及人民幣債票息。晨星(MORNINGSTAR)數據則顯示,基金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匯豐銀行(HSBC)、瑞銀(UBS)是恆大債券的最大買家。
中國恆大高開15%,集團表示今日如期支付一筆公司債的利息,紓緩市場對恆大債務危機的擔憂。系內股份亦造好,恆大汽車及恆大物業亦升約15%,恆騰網絡升逾10%。
港股異動:恆大系股票集體高開,中國恆大漲近30%、恆大汽車漲4%
有關地塊是由恆大地產集團合肥有限公司於去年3月23日以8.77億元人民幣競得。據內媒報道,安慶粵通置業此前為恆大地產合肥全資子公司,目前股權結構已變更為恆大地產合肥公司持股10%,深圳光恆新七號投資企業持股90%;進一步穿透股權訊息可發現,深圳光恆新七號投資企業由光大興隴信托持股99.9%,其背後的大股東為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恆大汽車今日在港交所公告,向技術人員授出3.24億股購股權,占公司股本的3.31%。在恆大集團傳出倒閉風波中,一度公告正接觸幾家潛在獨立協力廠商投資者,有意出售恆大汽車。恆大汽車內部人士指,今日授出購股權,此舉有利穩定公司核心技術團隊。
一輛車都還沒有賣出去的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市值一度飆升至6741億港元(866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不僅是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其價值竟是母公司恆大的兩倍,中國官媒《新華社》曾批評恆大「紙上造車」。但恆大違約風暴以來,恆大汽車目前估值約300億港元(約新台幣1000億),僅是顛峰時期的4%。就在周二提交給香港聯交所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向3名董事和3180名員工授予3.2372億份股票期權,價值12.6億港元不久後,恆大老盟友中策集團昨(21日)晚上公告,擬出售最多1.336億股恆大汽車股份,這也是中策集團持有的全部恆大汽車股份,且將以折讓20%的幅度出售。
恆大汽車向董事及科研員工發購股權 涉3.23億股 行使價3.9元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安慶粵通置業之前是恆大地產集團合肥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今年3月股權結構變更為恆大地產合肥公司持股一成,另一公司持股九成。
另外,華人置業公布,自上月30日至本周二為止,透過聯交所公開市場出售合共近1.09億股恆大股份,占恆大上月底已發行股本約0.82%,目前仍持有逾7.51億股恆大股份,相當於恆大已發行股本約5.66%,正尋求授權出售手持的全部或部分恆大股份。
《CNBC》報導,中國恆大是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總負債高達3000億美元。恆大盡力償債,但仍警告投資人公司有違約的可能,其中1筆債券票息將在本周到期。現任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周三受訪時指出,恆大危機帶來的影響主要是針對實體經濟,因為隨著恆大違約,許多開發案將放緩。
恆大反彈 內銀「甩難」 民生銀行升超一成|港股異動
青農商行表示,與恆大業務合作規模較小,均為項目貸款。鄭州銀行表示,恆大集團貸款業務主要為房地產開發貸款,整體風險可控。無錫銀行表示,和恆大沒有信貸業務往來。
恆大的大廈將傾給行業敲響警鍾,房地產行業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依靠高槓桿博取高收益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恆大已有理財產品爆煲,多地出現維權現象,為何還不見國家出手?從恆大的財務數據、總體債務情況來看,恆大是被整慣的典型。
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中國政府根本不怕恆大以破產要挾,不僅不怕,而且還一面派了工作組進入,不斷約談恆大高層要求恆大履約,一面不少地方政府已經發文要求停止發放恆大地產當地項目貸款。此舉明顯是在進行風險隔離,以免風險擴散到社會層面與整個金融系統,可以說中國政府已經對恆大在做最壞准備。
恆大 (03333)爆發債務危機後,除了各種負面消息四起,恆大內部及高管不為人知的一面亦流出,而曾經為中國首富、主席許家印的喜好習慣最令人好奇。近期網上流傳《恆大集團各級領導客史記錄總表》,其中爆出許家印出行「人到哪電梯控到哪」、在酒店要喝恆大冰泉最新生產批次等,而且,許家印亦非常「識食」,只吃進口水果,有網民歎待遇有如「帝王級」。
恆大集團主席許家印才在財富專題會上親口承諾:「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恆大財富的投資不能一無所有」。不過,隨著各省推出針對恆大建設項目貸款、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意味著恆大地產項目公司不能把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且在資本市場上,恆大的表現也非常慘烈,恆大系主要股票價格已在過去一年縮水近90%。
台股走勢一向以美股馬首是瞻,因而周三恢復交易呈現補跌,收盤大跌 350 點,跌幅 2.03%,與美股相當。不過,真正的焦點是陸股,恆大負債 2 兆人民幣,絕大多數債權人是中國機構及民眾,恆大究竟會不會破產引發全球系統性風險,要先看陸股走勢。
恆大總負債高達3,050億美元,最近該公司陷入債務危機。海外不少人士擔心恆大的困境可能會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全球股市周一出現大規模拋售。
身陷破產危機的中國恆大集團,20日股價繼續探底至十年新低,旗下中國恆大、恆大汽車、恆大物業、恆騰網路皆重挫,四檔股票市值從2017年最高點時合計港幣1兆3,185億元,如今卻僅剩港幣1,220億元左右,換算蒸發近港幣1.2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外媒揭露,該集團業務可能由大陸政府或國企接管,這是最後的解決辦法。
恆大地產崩跌,美國基金大佬凱爾巴斯點名「恆大們」,以及暗指香港匯豐銀行涉嫌非法放貸給恆大。(圖片來源/翻攝自RIBA_ ARCHITECTURE)
有助市場暫時松了一口氣的是,恆大集團表明會按時支付一筆在國內交易的人民幣債券利息。由於市場對於恆大事件恐掀起波瀾的疑懼稍減,因此大宗商品相關的股票22日早盤領漲。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