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四大投行吹暖風 恆大非中國雷曼 料國資參與重組 降准對沖流動性 @ 2021-09-23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周四將按時兌付債券利息,為正在整頓資本結構並修復國際形象的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提供了喘息之機。
這可以分成幾個角度來看,一是昨天港股跌千點,關鍵不是恆大,因為恆大系四家公司股價已經跌到殘值,恆大剩2.06、恆大汽車2.68、恆大物業3.93、恆騰網路1.96港元,這些公司股價都跌九成以上,再怎麼跌也有限,讓港股大跌的是香港本地地產集團,香港特首已暗示香港土地可能收歸國有,地產商好日子恐怕不多,這個撞擊才是大的。
《CNBC》報導,中國恆大是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總負債高達3000億美元。恆大盡力償債,但仍警告投資人公司有違約的可能,其中1筆債券票息將在本周到期。現任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周三受訪時指出,恆大危機帶來的影響主要是針對實體經濟,因為隨著恆大違約,許多開發案將放緩。
一輛車都還沒有賣出去的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市值一度飆升至6741億港元(866億美元,約新台幣2.4兆),不僅是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其價值竟是母公司恆大的兩倍,中國官媒《新華社》曾批評恆大「紙上造車」。但恆大違約風暴以來,恆大汽車目前估值約300億港元(約新台幣1000億),僅是顛峰時期的4%。就在周二提交給香港聯交所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向3名董事和3180名員工授予3.2372億份股票期權,價值12.6億港元不久後,恆大老盟友中策集團昨(21日)晚上公告,擬出售最多1.336億股恆大汽車股份,這也是中策集團持有的全部恆大汽車股份,且將以折讓20%的幅度出售。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恆大集團近日債務危機浮上水面,外界關注其高築的債台是否能避免違約,如本周四就需支付價值約33.16億元台幣的美元債及人民幣債票息。晨星(MORNINGSTAR)數據則顯示,基金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匯豐銀行(HSBC)、瑞銀(UBS)是恆大債券的最大買家。
值得慶幸的是,恆大集團房地產部門周三表示已與債權人談妥,9 月 23 日將支付 2025 年到期在岸債券 5.8% 的利息,利息費用約 3590 萬美元。盡管恆大集團尚未正式澄清該協議,仍為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近期恆大集團 (03333)深陷債務風波,曾擔任恆大軍師的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今日發表報告,「研究全球歷次房地產大泡沫的催生、瘋狂、轟然崩潰及啟示」,雖然任澤平未有談及恆大的問題,但寫上一句「往事並不如煙,歲月變遷人性不變」,又強調中國經濟和住宅投資已經告別高增長時代。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安慶粵通置業之前是恆大地產集團合肥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今年3月股權結構變更為恆大地產合肥公司持股一成,另一公司持股九成。
深陷財務困境的中國恆大旗下恆大地產集團今早在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將於明日(23日)如期支付所發公司債「20恆大04」利息,付息方法通過場外方式協商解決。
青農商行表示,與恆大業務合作規模較小,均為項目貸款。鄭州銀行表示,恆大集團貸款業務主要為房地產開發貸款,整體風險可控。無錫銀行表示,和恆大沒有信貸業務往來。
恆大的大廈將傾給行業敲響警鍾,房地產行業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依靠高槓桿博取高收益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如今,恆大已有理財產品爆煲,多地出現維權現象,為何還不見國家出手?從恆大的財務數據、總體債務情況來看,恆大是被整慣的典型。
恆大 (03333)債務危機蔓延至日本,日本股市周二(21日)曾因恆大債務危機急挫。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GPIF) 被揭持有恆大債券,持債券規模在一眾海外投資者中排名頭10。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周三(22日)表示,關注恆大的經營危機為國際金融市場帶來的影響。
有助市場暫時松了一口氣的是,恆大集團表明會按時支付一筆在國內交易的人民幣債券利息。由於市場對於恆大事件恐掀起波瀾的疑懼稍減,因此大宗商品相關的股票22日早盤領漲。
恆大總負債高達3,050億美元,最近該公司陷入債務危機。海外不少人士擔心恆大的困境可能會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全球股市周一出現大規模拋售。
恆大集團主席許家印才在財富專題會上親口承諾:「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恆大財富的投資不能一無所有」。不過,隨著各省推出針對恆大建設項目貸款、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意味著恆大地產項目公司不能把房產抵押給銀行貸款。且在資本市場上,恆大的表現也非常慘烈,恆大系主要股票價格已在過去一年縮水近90%。
集團近日接連透過出售資產減債,有深圳公司同恆大達成協議,將部分應收款項以住宅抵扣。謝騏聰說,「以樓抵債」難以解決流動性危機,因為就算計及恆大汽車及恆大物業等資金,都難以應付整個集團潛在可能高達幾千億元的未償付商票。
身陷破產危機的中國恆大集團,20日股價繼續探底至十年新低,旗下中國恆大、恆大汽車、恆大物業、恆騰網路皆重挫,四檔股票市值從2017年最高點時合計港幣1兆3,185億元,如今卻僅剩港幣1,220億元左右,換算蒸發近港幣1.2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外媒揭露,該集團業務可能由大陸政府或國企接管,這是最後的解決辦法。
2019年,恆大金服改名為恆大財富,事實上並沒有停止銷售理財產品。而是對本公司員工,進行層層攤派銷售任務。中國媒體財新援引一位原恆大資產管理中心人士稱,為了完成任務,恆大員工不僅自己購買本公司的理財產品,而且還勸身邊親友買。
陷入財務困難的恆大集團,據報正面對內地地方政府收回土地的壓力。 路透社報道,安徽省安慶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發出公告,因安慶粵通置業有限公司,欠繳土地出讓金,市人民政府依法解除恆大中央公園項目土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公告要求,有關地塊直接關聯的債務債權人,須在公告發布日起5個工作天內,到該中心登記,逾期將被視為自動放棄債務債權。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安慶粵通置業之前是恆大地產集團合肥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今年3月股權結構變更為恆大地產合肥公司持股一成,另一公司持股九成。 恆大中央公園項目用地面積為11.69萬平方米,地塊內規劃19座10至26層住宅、4座商業樓、一座30層商務辦公樓。
中國恆大(3333)近期確實多新聞,那當然太多新聞又未必是一件好事。美元債債價已大瀉、國內理財產品疑似涉大量苦主、華人置業(0127)的靈魂人物近日沽售不少中國恆大股份。
除卻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外,據金融數據分析公司晨星指出,基金公司貝萊德、匯豐控股(0005)及瑞銀等多間金融機構,亦為恆大債券投資者。其中貝萊德在今年1至8月,買入3,130萬美元恆大債券,瑞銀自今年5月以來,增持了恆大債券25%,匯豐更自今年7月以來,持有的恆大債券規模增加40%。有報道指出,相關金融公司並無作回應。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