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恆大流動性危機面臨關鍵考驗:境內外兩支債券將於同天迎來付息日 @ 2021-09-20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大
概念:中國恆大集團
這種狂歡已經結束。中國恆大多年來的激進舉債策略與政府方面旨在遏制債務規模的行動相悖,致使這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目前處於崩潰邊緣。恆大在很多城市的項目已經停工。該公司面臨著來自供應商、小投資者以及把積蓄投進恆大期房的購房者的一連串投訴和抗議。
綜合媒體報導,恆大財務風波持續延燒,近期不斷在籌集資金支付貸款人、供應商及投資者,中國監管機構警告,若恆大不盡快穩定下來,恆大集團高達3050億美元(約8.4兆台幣)的負債可能會拖垮中國金融體系。
恆大 (03333)股價未止跌,曾跌18.9%,盤中低見2.06元,午後跌幅收窄,全日收2.28元,跌10.2%。外電此前引述銀行高管指,恆大部份主要往來銀行已為恆大相關貸款進行撥備,包括農行 (01288),顯示中國金融機構正為恆大可能倒閉做准備,消息拖累多只重磅股下跌,內銀股、內險板塊今早齊挫。
全球負債最高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目前債務規模超過3000億美元,且曾多次警告該公司可能爆發債務違約。中國銀行業據傳已拒絕向恆大集團未完工建案的買家展延新貸款,國際信評機構也以流動性不足為由,多次調降該公司評等。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兩名恆大集團(3333)高層報導,恆大業務或被地方政府和大型國有開發商按地區接管,但過程將會相當復雜,並形容為最後手段。 報導另引述其中一位高層稱,銀行必須延長恆大的貸款期。倘若銀行停止雙方合作,集團將立即倒閉,並指政府未必能處理大量未完成的地產項目及應對散戶投資者。 另據《路透》日前引述農行(1288)一名管理人員指出,該行已對恆大的部分貸款作出損失撥備;而恆大另外兩大借款人民生銀行(1988)及中信銀行(0998)已准備好對該公司短期借貸進行展期,顯示內地金融機構正為恆大潛在倒閉做好准備。 奧陸資本總裁兼投資總監蔡金強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表示,恆大「無得救」,債務違約毫無懸念,中央只能「善後」,認為恆大的問題是資不抵債,公司欠下的商票金額過多,建築公司及供應商停工令集團銷售大減。他指本周或下月初為關鍵,相信恆大出事不會引發系統性風險,但內地樓市或會因此陷入寒冬。 恆大盤中低見2.06元,曾跌18.9%,逼近2元關,收報2.28元。同時拖累內銀股及內險板塊齊挫,農行收跌4%,報2.58元,民生銀行跌5.94%,報2.69元;建行(0939)挫4%,報5.42元;
恆大系股價繼續下瀉,「中國恆大」今日(9月20日)更一度急挫近20%。《金融時報》報道,若銀行不願延遲恆大的貸款期,恆大就會即時倒閉。
憂恆大倒 多家銀行急做風控 恆大打折賣房成果難料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股價周一繼續下滑,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正進一步走向違約,這將意味著危機有可能在房地產行業出現更廣泛的蔓延。
恆大系續下跌,中國恆大(3333)跌超一成,恆大地產(6666)挫逾11%,恆大汽車(0708)挫近3%。
恆大爆煲|恆大旗下四盤生意 恆大物業理應最快甩手 潛在買家已經呼之欲出
【平保急跌】恆大風險持續升溫內險股齊跌 平保回應對恆大零敞口風險可控
報道稱恆大部分主要往來銀行已經為恆大相關貸款計提損失准備。(港台圖片)
中國第二大房地產集團、恆大,最近爆發財務危機,上周連續多天,大批投資者擠爆恆大的深圳總部,要求還錢。恆大日前已陸續向投資者表示,許多理財產品兌付期限、可能違約,未兌付規模恐達人民幣400億元。然而其實恆大5月至今的負債,高達305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8.4兆元,恆大財務危機、甚至被喻為中國版雷曼兄弟,里面還潛藏多少未爆彈,請看我們的分析報導。
中國恆大 (03333)周末啟動以實物資產向投資者兌付到期財富產品的工作。恆大旗下恆大財富周六在微信公眾號公告稱,根據9月13日恆大集團制定的《恆大財富投資產品兌付方案》,實物資產兌付工作已啟動。公告指,為確保公平公正公開,投資者如有實物資產兌付需求,聯系投資顧問或攜帶身份證、投資合同到各地接待地點諮詢辦理。
郭文貴說,帳面上恆大涉及130家銀行和 150家其他金融機構、信托業者都是假的,他表示問題的關鍵在「恆大不會說實話,因為說實話他就死了,所謂的恆大汽車、恆大的土地價值四千億元人民幣,都是是恆大花錢請人估價估出(鑒價)來的,在股市上的價格是一幫騙子哄抬出來的價格,實際上負四千億都差不多。」
恆大爆煲|貝萊德、瑞銀、匯豐等大行持大量恆大債券 日本養老基金也上榜 3月曾大舉買入
中國恆大(03333)發布公告,近日網絡流傳《關於召開全國恆大財富投資人大會通知》,經核實該通知偽造,並非集團旗下恆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官方發布,呼吁投資者切勿輕信謠言。集團將保留進一步追究制造傳播謠言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明報專訊】自本月8日開始,中國恆大集團(3333)部分境內理財產品陸續未能如期兌付,技術上已經債務違約了。考慮到過去一年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及市場狀況,恆大今次的違約事件,算是在不少人預期之內,但因為涉事金額實在太大,這只灰犀牛的終極露面,還是難免為金融市場帶來一些漣漪。
(1)恆大 (03333)負面消息不斷,股價進入尋底之旅,股東之一的「大劉」劉鑾雄夫婦再沽約1.32億股恆大。同時,恆大為了「拆彈」,據指許家印太太7月初買入理財產品,近期亦以房抵債,處理商票逾期問題。
據報恆大海外債券持有人擬為部份債券重組作准備
恆大集團不斷出現負面消息,令巿場人生惶惶。內地網絡上近日就出現兩段關於恆大的假消息,包括有傳集團旗下的恆大金服被收購,更獲得警方主動澄清,並將5名涉嫌造謠的人士拘捕。
陳大為:恆大倘爆煲 影響深遠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