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恆指改革納100藍籌權重限8% - 信報網站hkej.com @ 2021-03-03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恆指 改革
概念:恆指公司改革恆生指數
恆指公司將自6月起,逐步增加恆指成分股數目至明年中的80只,最終藍籌將增至100只。摩根士丹利認為,恆指改革將會提高新經濟股份比重,金融股比重則相應向減少。恆指改革後,將更有效反映中國宏觀經濟增長結構,因自2015年起,家庭消費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至於恆指保留20至25只成分股予香港企業,令恆指與MSCI中國指數及滬深300指數,構成分野。
恆生指數改革諮詢將於3月1日公布結果,恆指季檢結果今日先出爐。下周一公布的恆指改革最主要的變動,(1)是成份股增至65至80只,按現時52只藍籌計,增加13至28只,(2)取消最少上市時間要求,(3)成份股權重由10%降至8%;第二上市及同股不同權股份權重上限,由5%加至8%。由於恆指季檢今日先揭盅,意味恆指改革諮詢結果的變動,將於下一次恆指季檢才公布。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恆指改革後「攻擊力」大升,料吸引更多資金買入成份股。「恆指之前十年都唔識郁,一直在22,000點至26,000點,三萬點都冇,買咁多年只賺息。」他指,面對市場上主動基金的挑戰,提升恆指估值是必要的。「有增展潛力的點會平,平野又點會大升。」他認為「新恆指」未來上升的機會比之前大。他直言在明年年中新增至80只「有些急」,不過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機會,買入一些潛在藍籌新貴博染藍。
另外,按行業計,恆指改革後,醫療保健、非必需及必需消費行業會最受惠。根據模擬結果,若成份股增至80只,醫療保健的市值覆蓋率將會由現時的22.5%調升至78.4%,成份股由3只增至10只。消費行業方面,預期成份股數目由11只增至20只,市值覆蓋率由33.6%升至65.3%。
恆指公司昨公布恆指推出半世紀以來最重大改革,從5方面入手提升恆指市場代表性,當中最為市場關注的是明年中以前恆指成份股分批大增至80只,並以100只為最終目標。大增成份股的同時,恆指最低上市時間要求由目前24個月縮短至3個月,大型半新股有機率先染藍。
【明報專訊】恆指公司雖然在下周一才公布恆指改革的諮詢結果,但昨日的季檢中,意外有大改動,新增3只藍籌,使恆指成分股數目增至55只。新染藍的包括阿里健康(0241)、龍湖集團(0960)及海底撈(6862)。恆指沒有成分股被剔出。連同國指、科指及綜合指數的所有變動,將於3月15日起生效。
值得留意的是,恆指改革諮詢結果將於下周一(1日)出爐,主要變動包括:成份股增至65至80只;取消最少上市24個月的時間要求;所有成份股權重上限由10%下調至8%;同股不同權(W股)及第二上市股份(S股)權重本身受限5%,未來或獲躍升至8%。
內地2月份最新經濟數據略遜預期,拖累周期性產業板塊回順,石油、金融及部分熱炒板塊偏軟,包括近日染藍新貴亦見有獲利回吐。不過,恆指推動重大改革,成份股將增至100只,吸引資金尋寶,偷步買入有潛力染藍的股份,其中快手(01024)、中芯(00981)、比亞迪(01211)、京東健康(06618)與思摩爾(06969)均見有資金泊入,部分尾段隨大市回落,但這些「准藍籌」將在未來季檢前多有表現,宜候機吸納。再者,往後一段日子陸續有中概股及獨角獸企業來港上市,港股不乏炒作主題。
此外,恆指落實改革,成分股數目將逐步增至100只,並放寬上市歷史要求。所有藍籌股權重上限設為8%,部分現有權重股或受累。長遠而言,成分股數量將增至100只,並從7大行業中挑選,惟對象未必是新經濟股,恐削弱增長動力。恆指未來的特性更似恆生綜合指數,影響難言好壞。
恆指上周五公布季檢結果,阿里(241)、龍湖(960)及海底撈(6862)爆冷染藍,散戶又應該點樣做部署?仲要留意恆指將迎來逾50年來最大改革,最新結果系恆指成份股目標於2022年中前由52只增至80只,最終數目將固定為100只。為了保留香港元素,及保持恆指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差異性,將維持20至25只香港公司成份股於恆指,至少每兩年評估一次。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