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美國大選|《紐時》︰拜登熟悉習近平為人或對中國構成更大壓力 @ 2020-10-02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美國大選 總統 選民 大選辯論
概念:美國總統大選辯論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KATY PERRY暗撐拜登?推文批特朗普吁選民投票
辯論後有即時民調顯示,約六成觀眾認為拜登表現較佳,然而4年前特朗普3場辯論表現不及希拉里,一樣入主白宮。曾幾何時,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對選情舉足輕重,一大原因是民眾日常從媒體接收到的資訊相對有限,電視辯論全國直播,對中間游離選民投票意向有很大影響。時移世易,美國社會變了,政治生態也變了,大選辯論重要性亦有所下降。美國政治愈益兩極化,「中間選民」持續萎縮,目前游離票只有一成;社交媒體年代資訊泛濫,同路人圍爐取暖,進一步加劇政治兩極化。今時今日,候選人很難靠大選辯論爭取大量中間游離票,更實際是鞏固基本盤。面對主持提問,特朗普一再回避譴責白人極右組織,拜登亦回避呼吁波特蘭或俄勒岡民主黨同僚采取更多措施「止暴制亂」,反映兩人都不想影響基本盤。
辯論之前,特朗普在民意調查仍然落後,盡管只是幾個百分點之差,可是投票這事,輸一票都是輸,特朗普若不能在這一戰搶分,以後兩場辯論肯定吃力。拜登亦是十五十六,民調領前幾個百分點,扣去誤差的四個百分點,實是三四個百分點之別。這一差別,一個大浪打來就沒頂。至於美國傳媒取態,前天《華盛頓郵報》表態撐拜登,可是傳媒四年前的往績已經說明,選民與主流傳媒想法迥異。《福布斯》周一有文章翻舊賬:2016年美國大選前夕,全美100間最大報紙,只有兩間支持特朗普,支持希拉莉的57間;甚至美國自由黨的總統參選人莊臣(GARY JOHNSON )也有四間報紙支持。大選結果是特朗普勝出,折射傳媒表態與選民行為有巨大落差。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於本港周三早上舉行,而美國大選投票日則將在11月3日展開,預料全世界都會屏息以待,且看總統寶座誰屬。不過,美國大選運作不同於我們一般認知的直接選舉,而是采用間接的選舉人票制裁,亦因此影響了候選人的選舉策略。而本文將以問答形式,介紹美國大選如何運作。
本港時間周三早上舉行美國總統大選辯論,11月3日舉行美國總統大選,美國選民較為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議題。除了候選人政綱,總統特朗普在4年任內,兌現了多少競選承諾,亦是影響投票意向的關鍵。根據統計,特朗普過去4年兌現的競選承諾,多於放棄兌現。不過,仍有多項議題有待完成,當中多項涉及中美關系,包括改善貿易赤字、把中國列為貨幣操控國等。
「隱藏耳機」的謠言毫無根據,但美國選民多多少少都聽說過,因為那是每4年、只要總統大選辯論登場,就會浮上台面一次的陰謀論。
在資訊科技異常發達的今天,不少意見認為電視辯論這種形式已經過時。上世紀六十年代,電視廣播還是新生事物,選民正好透過電視了解候選人的臨場反應。一九六○年美國大選首次引入電視辯論,當時副總統尼克遜代表共和黨出選,跟民主黨的政治新星約翰.甘迺迪對壘,尼克遜挾較高的全國知名度,本來行情較為看漲,但就在首次辯論上,當時尼克遜剛病愈出院,連胡子也沒刮干淨,加上錄影期間頻頻拿出手帕抹汗,被年輕英俊的甘迺迪比下去,亦令選民轉為支持甘迺迪。
美國大選11月3日舉行,在美國大選總統辯論前夕,美國傳統報章《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支持民主黨的拜登入主白宮。《華郵》批評現任總統特朗普,是近代最差的總統,令很多選民為了逐特朗普出白宮,願意投票給特朗普以外的任何一位候選人。不過,《華郵》又強調,拜登品格及資歷方面,都有能力擔任美國總統。
【明報專訊】郵寄選票為今屆美國大選焦點議題之一,有選舉委員會官員周二(9月29日)承認,紐約市有近10萬名選民收到有問題的郵寄選票,當局相信問題出在印刷公司。新冠病毒疫情下預計將會有數以百萬計選民以郵寄選票選出總統,令人關注當局能否應付今次選舉。
回顧四年前的美國大選,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川普(DONALD TRUMP)在最後一場大選辯論中,就曾拒絕在承認大選結果上做出肯定性承諾。今年7月,在被媒體問及是否會接受大選結果時,川普只說要等等看,自己現在說不准。之後,川普多次就郵寄投票質疑此次大選被操控,存在選舉舞弊和不公,甚至在無證據支撐的情況下,質疑郵寄選票當中會有20%的虛假投票,鼓動支持者「二次投票」,即郵寄投票和現場投票。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發出這般言論,做出可能拒絕承認大選結果的姿態,在美國歷史上這還是頭一遭。
首場美國大選辯論在本港時間今早展開,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民調顯示,約60%受訪者認為,拜登在首場總統辯論上表現較佳。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