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華為進入英國20年:中國科技巨頭為5G市場展開公關戰 @ 2020-06-09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華為
概念:華為晶片庫存
然而,美國禁止以美國技術和設備生產的晶片對華為供貨。全球任何晶片制造商,包括台積電或中芯國際,都需使用應用材料等美國公司的設備生產晶片組。若美國嚴格執行禁令,華為自行設計的晶片將無法成為實體產品。
美國政府加緊封鎖華為力道,導致華為的新產品晶片來源遭到阻斷,為了在寬限期後能保持一段時間穩定出貨,有市場消息傳出華為向英特爾、賽靈思采購晶片增加2年庫存,並有意透過第三方廠商向美企采購更多晶片。
美國持續打擊中國5G雄心,擴大限制中國資通訊設備大廠華為後,華為傳已陷入「緊急狀態」,至今尚未找到辦法來應付美國最新措施。綜合外媒報導,華為新型5G晶片庫存預料不足1年需求,向客戶履行合約交付5G設備或面臨困難,中國5G網路建設進度也有可能受阻。
【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美中科技冷戰開打,美國全面封鎖華為祭旗,華為總部5月進入緊急狀況,在全球尋晶片替代供給與代工管道,據彭博報導,華為自行設計供自家電信設備使用的重要晶片庫存,明年初前就會消耗殆盡。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擴大封殺華為晶片供應,禁止使用美國技術的外企未經許可就供應晶片給華為,使華為開始急尋替代廠商,而有消息人士透露,華為已從2018年底財務長孟晚舟被捕後開始,囤積最多可消耗約2年的重要美國晶片,以在美國打壓下保護該公司業務。
另外,外電報道,美國封殺華為取得成效,華為5G晶片庫存預料會在明年初耗盡,陷入「緊急狀態」。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的話指出,華為找來兩大南韓晶片制造商中國部門的高層主管,要求穩定供應晶片,不管美國政府近期的行動。報導指出,華為是三星和SK海力士的五大客戶之一,每年花費約10兆韓元(81億美元)從這兩家南韓業者購買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
日經報道,美國政府進一步加強晶片出口限制後,華為要直接購買台積電產品變得更困難,故華為已開始商討通過聯發科采購台積電生產的半導體,以繞過美國限制。報道又指,中國企業為了探索「漏洞」,還將接觸日本企業,但美國有可能進一步加強限制。
美國政府5月中旬公布出口新規定,為防止廠商向華為出售采用美國制造設備或依美國軟體與技術設計的晶片,廠商如向華為供貨,須先取得美方許可證。這項加強圍堵華為的新規定,仍有120天的緩沖期。
南韓晶片業界人士指,美國今次禁令很難應用到RAM晶片上,因為條文含糊,且晶片已經相當標准化,可以輕易透過任何國家的間接渠道得到。但相信,這樣反令三星更不敢貿然跟華為走得太近,免得被美國「冤枉好人」。
中美5G角力升級,美國上周加碼封殺華為,各國使用了美國技術及設備生產的芯片,若未獲美國批准不得供貨給華為。這無異於要華為「斷芯」。但內媒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華為已預期美國將進一步封殺其芯片(晶片)供應,因此已提前向台積電、中芯國際(981)等追加大量訂單,使華為的芯片供應到今年底都不會短缺。
中美關系因應疫情、港區國安法持續交惡,華為(HUAWEI)更早已成為科技戰風眼。近日外媒引來消息人士指,華為已囤積美國關鍵晶片,料庫存量可支撐兩年。不過,分析認為這樣做用處不大。
      雖然海思半導體有自行設計開發晶片的能力,同時也已經著手進行開發可以取代賽靈思FPGA的設計,及已經發表了自行開發的鯤鵬伺服器晶片來取代INTEL、AMD中央處理器晶片,不過相關人士透露, 「華為(旗下的半導體企業海思半導體),雖然有很好的設計能力,目前仍無法設計出與賽靈思及英特爾具有同等性能的半導體。」加上今年5月15日最新公布的美國出口管制,特別限制晶圓制造代工商不能使用美國的設備及軟體來制造華為自行設計開發的晶片。這樣的新規定,讓華為自行設計晶片,以取代美商的策略遇上挑戰,因此之前已經買進的半導體庫存,成為華為目前能仰賴來維持重要基地台及伺服器業務的關鍵。
華為技術仍持續儲備最難取的的美國半導體的尖端產品。華為此舉意在應對美國政府的技術出口管制措施,日本經濟新聞獲悉華為已確保了最多夠用1.5至2年的美國知名半導體廠商的尖端產品庫存,以維持主力業務通信設備及服務器使用的半導體供給。
美國政府對華為實施最新貿易限制,法人認為承接華為海思測試訂單的京元電(2449)將受沖擊,股價在法人賣超下3個交易日大跌近15%。不過,華為已展開全面性晶片庫存回補動作,並將測試業務由晶圓代工廠轉單至京元蘇州廠,同時擴大對聯發科(2454)等第三方晶片供應商采購,帶動華為海思以外的測試訂單轉強。總體來看,京元電的華為負面影響已大幅淡化,營運仍看旺至第三季底。
中國華為是南韓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的五大客戶之一,每年會向兩間業者購買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金額高達81億美元,而南韓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供應全球超過70%的DRAM記憶體晶片,如果被納入美國限制出口規定內的話,將會威脅中國華韋的生存,因此中國華為趁美國尚未針對記憶體晶片制造商進行限制前,預先建立記憶體晶片庫存,以防美國擴大限制。
綜上所述,限制使用美國設備生產華為(海思)晶片短期內將對台積電造成不小的影響。而且規范並未指明針對台積電,因此同樣使用美國設備制造半導體晶片的中芯國際,甚至其他半導體晶圓代工廠都將同樣受到出貨限制。短期內,華為雖可仰賴既有庫存持續生產終端產品,但中長期來說,將面臨無法在兩大代工伙伴台積電及中芯國際下單的威脅,進而影響終端產品生產。
不過,瑞信提示潛在風險,指華為晶片庫存不足,預計可能於年底前用完;且美國加大對華為的制裁,使其不能夠使用海思半導體或美國其他晶片產商的晶片,因此將對華為手機市場份額造成不利影響。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緊縮華為禁令,要所有的企業供貨半導體產品以及相關技術給華為,都要經過美國政府審查並通過,寬限期120天,一旦大限來時,美國晶片供應來源將阻斷。對此,大陸半導體產業早就預料對美國科技公司依賴太深,勢必要走上自主化的進程,然而,就以前端制程來說,大陸也在尋找企業,打造類私台積電-ASML模式。
報道指出,華為更可能的選擇是轉向聯發科的智能手機晶片組。業內分析表示,由於聯發科的晶片不是訂制的,因此針對華為的美國新制裁措施並不適用。上個月,華為曾提到聯發科與中國的展訊通信和南韓的三星,都是潛在的晶片替代來源。
中美科技角力升級,美國加大圍堵中國電訊設備巨頭華為,日前宣布禁止任何一間使用美國設備的晶片制造商,在沒有特別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提供芯片,這勢重創華為生產及設計晶片,甚至拖累5G業務。據稱是華為戰略顧問、原藍軍司令「孟老師」,日前出席一場電話會議時表示,華為不會死,規模也不會縮的太小,但會萎縮到什麼程度就很難判斷,認為找尋旗下海思半導體的備胎很重要。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