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加拿大貝爾等三大電信巨頭放棄華為5G @ 2020-06-03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華為 愛立信
概念:愛立信諾基亞 , 加拿大兩大電信商
華為對於成為加拿大的5G建設參與者原本信心滿滿,但加拿大三大電信公司中的兩家已經提前宣布華為出局,華為在北美的市場恐怕全部失守。貝爾加拿大2日宣布,瑞典的愛立信公司將成為該公司的第二家無線接入網路設備供應商,無線接入網路設備是第五代無線網路的重要構成部分。4G網路設備曾大量采購華為產品的TELUS,同一天也宣布將采購愛立信與諾基亞的5G產品。
路透社報導,德國電信表示,為了保障服務安全,將采用愛立信的設備在德國5G基礎建設上;隔日,加拿大兩大電信公司,也宣布放棄華為技術,要改與愛立信、諾基亞合作,建立5G網路設備。對此,分析師認為,兩大電信主動捨棄華為,將緩解加拿大政府是否要讓華為進入國內5G市場的棘手問題。
另一方面,華為亦在加拿大市場遇到挫折,加國3間主要電訊公司中有兩間決定不采用華為建設5G網絡。加拿大貝爾公司(BELL CANADA)決定以愛立信作為供應商,而研科(TELUS CORP.)則宣布會與愛立信和諾基亞合作。華為表示,期望加拿大政府完成有關評估,並按證據就華為在當地5G網絡的角色作出決定。
加拿大以無線業務營收計第二大手機服務商貝爾宣布,將與愛立信合作,搭建核心的5G網絡。此前貝爾稱,諾基亞將提供其5G科技的其他部件。TELUS在另一份聲明中稱,選擇愛立信和諾基亞作為其設備供應商。另一家主要的通信商ROGERS COMMUNICATIONS(
另外,加國另一通訊商TELUS,周二(2日)下午宣布,選擇愛立信及諾基亞為5G網絡設備合作伙伴;TELUS於今年2月時曾表示,會使用華為的5G網絡;最新的公布,TELUS未有明確指出華為在該公司中將扮演甚麼角色。
在中國方面,仁寶在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設備的供應商名單中,但其實仁寶對5G終端設備市場還不熟悉,跟華為及中興相比,仁寶價格也沒有優勢,所以中國市場會先透過跟當地SI合作,鎖定企業專網中不需要華為龐大方案,且需要高度客制化的客戶。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今年預計投入6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廣東大普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時鍾產品線總經理劉朝勝說,公司主營高端芯片、時鍾模組等時鍾及射頻器件產品業務,通過15年的積累,已經與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通訊等全球1000多家通信設備客戶合作。
數碼通將使用瑞典電信設備制造商ERICSSON(愛立信)的設備提供5G服務,而不是內地的華為。她表示在選擇合作伙伴時的主要考慮,是設備供應商的能力及價格。她續指,透過愛立信領導業界的動態頻譜共享(DSS)技術,數碼通可以合適地調配網絡資源,同時支援4G及5G,避免為5G客戶提供服務時,影響4G客戶的網上體驗。
加拿大貝爾 (BELL) 和泰勒斯 (TELUS) 兩家電信公司都將使用諾基亞和愛立信的設備建設自己的5G網絡。另一家電信公司羅傑斯 (ROGERS) 與愛立信長期合作,早在2018年就已經宣布采用愛立信5G的設備。至此加拿大三大電信巨頭都轉向歐洲廠商。
為了及時推出5G服務,眾家電信業者對於華為設備有不同程度的依賴,現在的任何改變會不可避免地導致計畫延遲與成本的增加。歐洲電信業者TELEFONICA旗下的O2可能相對較安全,因為該公司的無線接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一直都是以愛立信(ERICSSON)和諾基亞(NOKIA)的設備為主;而這兩家北歐業者也會是英國政策改變後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全球的5G設備供應商僅有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三星(SAMSUNG)、華為和中興,以及今年一月剛躋身5G供應商的越南電信商VIETTEL。這不僅影響5G的推出時程,也引發安全疑慮,因為中國就占了兩家。
華為目前是5G設備的領先供應商之一,這個市場原本由瑞典的愛立信和芬蘭的諾基亞主導。華為壓低價格,使其對英國主要移動運營商英國電信(BT)和沃達豐(VODAFONE)具有吸引力。
消息來源說:「我們需要准入市場的新管道,因此當時最終不得不和華為合作。」英國政府原已在元月核准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但此舉惹火華府,英國之後便限制華為供應設備的占比不得超過35%。
3G、4G 時期的設備商系統較封閉,幾乎由愛立信、諾基亞、華為、中興等設備商所掌控,不過朝向 5G、6G 時代,尤其 2027 年將商轉的 6G,是以衛星搭配現有的基地台,未來低軌道的衛星數量將超過 2 萬顆,因此在未來衛星與基地台互相協作下,更凸顯開放式平台重要性。
1.計畫合作生變!?英國傳有意在2023年前汰除華為5G網路設備
美國商務部繼去年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後,5月再推新規,限制任何企業將包含美國技術和軟體的產品賣給華為,特別是晶元組和半導體設計相關產品。這將改寫各國與華為合作策略,影響華為5G網路建設,「數字屏障」首席執行官多夫曼(ZAKDOFFMAN)在福布斯網站撰文(LINK見下)指出,為了努力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華為已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研發資金,以建立具有專利創新技術的生態系統。但美國的新規定將使這數十億的投資支出變得毫無價值。英國市場研究公司「阿雷特研究」(ARETE RESEARCH)高級分析師辛普森(BRETT SIMPSON)告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即使你購買了人才和教授,也無法購買設備。你得使用美國軟體設計晶元,然後使用美國設備進行生產。這就是底線。」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