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經濟】內地4月居民存款大幅減中下階層開始食「谷種」? - 香港經濟日報- 中國頻道- 經濟脈搏 @ 2020-05-18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國經濟
概念: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中國經濟低迷,但有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在沒有重大刺激舉措的情況下已經正在復蘇。 這一現象也引發了西方的關注,很多觀察家疑惑,是什麼讓中國在未出台大規模刺激措施的情況下,就實現了經濟開始走向復蘇?
【聚焦兩會外交篇】疫情加劇大國競爭 中國做好長期准備習近平近期對國際關系闡述(部分)核心利益不容侵犯「索賠論」漏洞百出 華拒當替罪羔羊中央發文: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兩會前瞻】開放轉型融合料成「十四五」主線【話你知】五年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十四五」規劃起草大致時間表「十四五」特點及挑戰高敬德倡增公共場所防疫投入港區委員胡劍江 倡灣區推無人駕駛貨車全國人大代表張銳 建言長江綠色航運發展血制品納戰儲 保抗疫救命藥政府鼎力扶持 干部帶頭獻漿【特稿】形成自發獻漿 構建良性供給【抗擊新冠肺炎】鍾南山:中國需警惕第二波疫情華專家《科學》發文揭兩抗體或助疫苗開發國家衛健委:防控存薄弱環節 需擴大核檢范圍華駐愛爾蘭大使:甩鍋諉過無益抗疫3月份迄今出口509億個口罩
如果中美貿易摩擦重臨,對已經受疫情重創的外貿企業而言猶如雪上加霜。匯豐首席中國經濟師屈宏斌上星期發表報告指出,疫情加強了美國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的決心,戰場可能會從貿易轉向技術、供應鏈和資金流。屈宏斌指出,僅僅是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就已經可能打壓市場情緒,再加上對貿易的巨大負面沖擊,很可能會拖累疫後的商業投資情緒及制造業前景,而中美緊張情勢升溫,將使中國整體經濟復蘇力度受阻,因此把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從3%下調至1.7%。
習近平警告官員防疫措施「威脅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4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3.9% 勝預期
【財經評論】復蘇信號明確顯現 疫後重啟中國經濟2個月觸底反彈
【中國經濟】戰疫增長模式 兩會擬定今年GDP目標3%?
何立峰強調,在強大國內市場、完備產業體系、豐富人力資源的支撐下,中國經濟依然具有巨大發展潛力。要正確看待當前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挑戰,第一季經濟負增長,不具有歷史可比性。目前經濟運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絕大多數已經復工,發電量、貨運量指標明顯好轉,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准。
熱門關鍵字 : 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 COVID-19 確診個案 口罩 冠狀病毒 中國經濟 中美貿易協議 中美關系
兩岸人士分析,在520前祭出對台11條,北京目的要是穩住台商,要台商切莫對中國經濟沒信心而出走中國,中國在復工復產後,外銷訂單不如預期,經濟情況惡劣,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為負6.8%,為史上首度負成長。北京拼命想拉住台商,其實也釋放其經濟不佳的訊號。
【明報專訊】摩根士丹利發報告唱好內地股市,認為中美貿易關系不穩增加A股的風險,但因應中國經濟復蘇情況明朗等五大因素,維持A股「增持」評級,看好MSCI中國指數可跑贏新興市場股市,A股亦可跑贏中資股美國預托證券(ADR)。
中國是新冠肺炎後第一個復工的國家,全世界都在看疫情後的經濟活動表現如何。《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調查發現,中國經濟活動的確正在恢復,但並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准,中國企業在疫情後的狀態,普遍回答都是不好,消費也沒有回溫,今年中國全年 GDP 恐怕只剩 2%。
香港中通社北京5月17日電 特稿:專家:中國經濟或藉兩會告別「唯GDP論」
一切「做空」中國經濟的猜想再次落空。用及時而嚴厲的手段控制住疫情,盡管令中國經濟付出了巨大損失,但是也為迅速恢復經濟提供了前提保障。中共高層顯然已經提前掌握了中國經濟正在加速重啟的情況,也對於其中越發嚴峻的困難與挑戰有了應對策略。電力、鐵路貨運,有色金屬、醫藥、電子、化工、鋼鐵、機械,以及農業生產的觸底反彈已經讓中國政府有了最基本的信心。
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建設所需的鐵礦石、煤炭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仍未提及。但是大麥和牛肉方面的舉措--雙方都在尋求淡化--可以被解讀對澳大利亞經濟的警告。
中國經濟復蘇之困:制造業重啟,但消費者仍捂緊錢包
【中國經濟】內地前3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 年降36.7%跌幅收窄
對於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內地一季度GDP負增長6.8%,「今年要不要設GDP增長目標」的問題引發討論。持「不設GDP」論的一方,如央行貨幣政策委員馬駿此前表示,鑒於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建議今年不再設定GDP增長目標。
所謂「基礎曲線」,即剔除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之後的經濟增長曲線。賀鏗預計,上半年疫情可基本結束,中國經濟會沿著一條緩坡度曲線回升。若復工復產順利,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有可能轉正至1%,下半年漸進入到基礎曲線狀態。三季度按年增速會比去年三季度的增速低,可能4%左右,但第四季會恢復到去年第四季的增速。
中國的情況又如何呢?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打擊毋庸置疑。封村、封小區、封城、封省、斷航,這些都會對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但中國領導層把老百姓的生命置於第一位,斷然作出封城、斷航的決策。
該行首席中國經濟師屈宏斌在報告中指,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似乎加強美國尋求鞏固與中國經濟脫鉤方法的決心,主戰場可能會從貿易轉向技術、供應鏈和資金流。
從長遠來看,中國除了有全產業鏈的優勢之外,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需要靠近市場的產業可能就不會選擇轉移,這些產業需要考慮中國優越的產業鏈條件和中國的巨大市場之外,甚至還會考慮與中國經濟結構緊密結合。
【中國經濟】疫情沖擊 內地全年票房損失料逾300億元
隨著國內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4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服務業PMI較上月小幅回升至44.4,但海外疫情的進一步發酵,拖累新出口訂單創紀錄次低,服務業活動依然明顯承壓,已連續三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二季度外需對中國經濟的「二次沖擊」不容低估,對穩就業提出更迫切要求。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