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特朗普再撐負利率揚言享受政策好處專家揭開背後原因 @ 2020-05-15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負利率 經濟
概念:美國負利率
鮑威爾認為,疫情引發經濟衰退的規模和速度前所未有,經濟活動和就業嚴重下降,尤其是大規模失業和企業破產令人擔憂。但是,美國已推出力度空前的財政和貨幣措施,為避免疫情帶來長期經濟損害並保證經濟復蘇更加強勁,政策制定者可采取更多措施應對挑戰。他表示,目前負利率政策不在美聯儲考慮范圍之內,因為已推出的貨幣政策行之有效,美聯儲將繼續使用這些政策工具支撐經濟。
負利率的原意是鼓勵銀行借貸、人們消費,從而刺激經濟。在負利率下,商業銀行須就停泊在央行的資金支付利息,而不是收取利息,同時存戶存入現金亦要收費。不過,負利率對振興經濟作用成疑,而且被批評損害銀行生存空間。
港大專業進修學院客席副教授黃元山指,資本市場希望藉負利率頂住資產,但銀行界就未必想有負利率,因為負利率有損銀行盈利,而好似歐洲、日本等,用左咁耐負利率,經濟都唔見有咩強勁慨表現。STEPHEN又話,其實貨幣政策主要都只系印錢,只能影響到資產價值。但如果能實施一些幫助到公共基建、產量供應等慨財政政策,再多元化些,咁就會有利整體發展。
事實上,許多分析師長期以來對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持懷疑態度,因為從一些歐洲國家和日本的經驗來看,這些國家即使在實行負利率多年後仍難以實現經濟成長。
他的看法與其他聯儲局官員一致,普遍認為美國毋須實施負利率以刺激經濟。
BMO NESBITT BURNS 首席經濟學家 DOUGLAS PORTER 也在報告中說,負利率實際上可能無助於刺激美國經濟,因為防疫措施才是經濟下滑的關鍵。他將負利率描述為「經濟黑洞」,僅僅應該在所有工具都使用完,於緊急情況才推出。
【時報-各報要聞】美總統川普呼吁應采負利率,刺激經濟復蘇腳步,法人指出,美國若真的實施負利率,將引來有史以來最大一波的資金狂潮,台股吸金力道不容小覷,高殖利率股、產業龍頭股、虛擬貨幣、資產股可望成為「趕錢入市」的四大受惠族群。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美國經濟,美國總統特朗普建議,聯儲局進一步減息至負水平救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周三(13日)發表講話時隔空回應稱,不考慮負利率。高盛分析認為,美國經濟可能面對另一「重大沖擊」,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可驅使聯儲局重新考慮負利率,但坦言負利率對刺激經濟的作用不大。
愈加普遍的負利率和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否幫助全球經濟走出「滯縮」周期?從過去政策實踐看,效果值得懷疑。負利率政策短期內對經濟有小幅刺激作用,但長期效應有限。歐元區在2014年實施負利率後,2015年實際GDP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達到2.1%,但2016年回落至1.9%,隨後回升至2.5%後又再度降至1.2%,經濟波動加大的同時無明顯增長。瑞典在兩次實施負利率之後,第二年GDP增速均出現明顯增長,但之後就又快速回落,再次呈現出疲軟狀態。而瑞士在實施負利率之後,連續3年經濟增速未有明顯增長,效果並不理想。從物價走勢看,通縮壓力緩解效果也不佳。丹麥、瑞士以及歐元區在2014年實行負利率政策後,通脹水平長時間在低位徘徊,2017年起物價指數才開始有明顯提升,但之後又逐漸回落。日本通縮壓力依然顯著,物價指數至今僅為0.4%。
對於鮑威爾表明負利率並不是目前慨選項,博士就認為,就算美國實行負利率,效力亦不會大,主要系睇番歐洲慨負利率,最低都系負0.7至0.8厘,而美國現時已接近零息,博士指再減約一厘對經濟亦不會有太大助力。
談到實質負利率的政策,不少投資者在亞洲國家中會想到日本,這個昔日亞洲「一哥」的經濟、股市及樓市在1990年代泡沫爆破後,即使長時間實施零息及QE等非常規貨幣政策救市,惟經濟在迷失30年後至今仍無起色,OWENS THOMSEN感歎,目前日本仍然處於零息,而政府近年卻不斷調高消費稅,相信不少日本人也像香港人一樣感受到經濟前景轉差及生活質素下降的壓力。她總結說,普遍大眾現時可做的不多,唯有相信政府有能力解決是次危機。
負利率加大經濟扭曲,非常規貨幣政策效果遞減。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央行先後采用了各類非常規貨幣政策,以克服「零利率」下限約束。但2019年,隨著貿易磨擦一波三折、地緣政治風險激化、全球經濟復蘇中斷,以負利率、量化寬松、前瞻指引為代表的非常規政策尚未完全退出,便重又變成主要央行政策工具箱中的常規武器。最新的研究表明,盡管這些政策工具可以額外拓展央行的操作空間,但其政策效果仍然有上限,且在中性利率下降的環境中,需要進一步提高通脹目標或財政政策加以配合。換言之,隨著當前主要央行政策利率軌道沿低位下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邊際效用正在下降,但與之相伴的額外風險卻不斷滋長。
不過,鮑叔對他的隔空施壓並不買帳,昨於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網上論壇發表演說時,只字未提及「負利率」,隨後問答環節被追問時就稱,「委員會對負利率的看法真的沒有改變,此並非我們正在考慮的事。」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一個網上活動中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沖擊似乎是有史以來最大,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且有顯著下行風險,經濟復蘇的速度有可能較預期為慢,意味局方可能不得不采取更多措施。雖然總統特朗普從之前呼吁減息到現在要求實施負利率,但鮑公繼續負隅頑抗不肯輕易就范,重申聯儲局對負利率看法不變,所有委員於上一次會議都反對負利率,更表示局方有更多的工具應對危機。
周三 (13 日) 聯准會 (FED) 主席鮑爾 (JEROME POWELL) 針對美國經濟現況及展望發表談話,鮑爾表示,美國經濟仍具相當高的不確定性及下行風險,而為了避免經濟進一步惡化,鮑爾呼吁政府應采取更多的財政刺激政策支持,此外,鮑爾亦表示,聯准會並不考慮采取負利率政策,並暗示到年底前,實行負利率的機率相當低。
和股市的樂觀情緒相比,債市對經濟前景的解讀就比較審慎,短期國債利率下滑體現著市場人士開始談論負利率這個話題。利率趨向於零和進入負利率,筆者看來是兩回事。聯儲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制造出 1.5 萬億美元的流動性,大規模 QE 導致資金成本一降再降,美國國債利率見零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但是從零利率到負利率,卻需要政策決策者的加持。公開市場委員會內部一直對負利率不感興趣,認為歐洲日本的負利率政策,並未能拉動經濟活動,也未能改變通縮預期,而負利率本身又帶來一系列結構性風險,所以貨幣當局此時並沒有將利率推向負值的政治決心。筆者認為,負利率早晚會在美國出現,不過前提是經濟持續不景,聯儲其它政策工具失效,最終無可奈何才會出此招。如果短期內無法消除就業市場的沉淪,筆者相信美國經濟陷入 U 型狀態的機會不小,最終見到美國負利率的機會也不小。
此前在當地時間5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只要其他國家正在享受負利率的好處,美國也應接受這樣的『禮物』。這是很大的經濟好處!」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周三小幅走高,反映市場避險趨勢,此前美國聯准會主席鮑爾警告疫情帶來的經濟風險,並拒絕將負利率做為刺激工具的想法。
盡管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HAYDEN POWELL)一直認為負利率於美國不適用,惟受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嚴重打擊美國經濟,市場對美國走向負利率的預期還是繼續升溫。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