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紐約期油急升近21% 連升5日- RTHK @ 2020-05-07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油價
概念:美元油價
美國汽油消費量雖然反彈,但仍低於季節性平均水准,同時石油總體庫存繼續上升,凸顯原油持續供應過剩的問題,油價今天結束連日漲勢收跌。
環球各地陸續開應對新冠肺炎的寬限制措施,市場憧憬原油需求復蘇,原油價格上升,紐約期油收報24.56美元,升4.17美元或20%;布蘭特期油收報30.97美元,升3.77美元或14%。
利空庫存報告打壓,周三倫敦原油期急跌逾4%;由於美國能源部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增加,且精煉油增幅超出預期,抵消OPEC成員國執行減產利好因素,引發獲利回吐,油價終止連5漲,其中美油跌2.3%,倫敦原油跌逾4%。
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國際油價和5月份原油期貨大跌
內地有多間銀行,包括中行(3988)、工行(1398)等都有推出原油寶產品,在油價上升時,她們大做宣傳鼓勵投資者,特別是有駕車用油的,買原油寶作為油價上升的對沖。雖然原油寶沒有利息,但油價上升時有資產增值效果。一般購買原油寶的投資者,以至那些炒原油期貨的投機客,都會認為油價最多只會跌到零,買原油寶最多只會輸清本金,但上周一期油收報-37.6美元,便變成一個殺人陷阱。
肺炎疫情趨緩,原油供應過剩疑慮逐步解除,國際油價逐漸回溫,3大原油均來到每桶20美元以上。6日布蘭特原油回到每桶24.33美元;杜拜原油來到每桶29.72美元;西德州原油來到23.38美元。
巴菲特表示,在當時的油價水平,投資西方石油公司極具吸引,但現時油價,令投資失色。他解釋,未來今年原油產量將會顯著下降,因為需求大幅減少及油價持續低迷,原油價格在20美元的水平,使油企開采難以獲得盈利,磚井活動因此會減少,油企未來無法預測。
此後,雖然各大產油國紛紛減產,但需求崩盤之下,減產的速度不夠快。國際上更有代表性的油價指標——布倫特原油的價格持續崩盤,創下了20年來的低點16美元,去年這個時候還在70美元以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各國經濟停擺,導致原油需求急降,原油市場出現嚴重供過於求情況。國際油價反覆徘徊負數水平,多家基金公司及券商均認為,低油價甚至負油價將持續一段長時間。
WTI的5月期貨暴跌事件,是史上第一次出現負油價的記錄狀態。其觸發原因是因為:4月20日是WTI 5月期貨合約交易的最後一天,但市場卻傳出美國原油的倉儲與油管分配重鎮——奧克拉荷馬州的庫欣(CUSHING),用於分配期貨原油去向的油庫中心已經「接近全滿」。找不到下游買家與足夠倉儲來處理5月原油的投資者,才會趁著5月合約到期之前瘋狂拋售,史無前例演變成-37.63美金一桶的倒貼價格。
【明報專訊】國際油價昨日再起波瀾,雖然早前OPEC+(油組及盟友)達成減產協議,但產出的原油幾乎塞爆全球儲油空間,拖累紐約油價大跌。今日到期的5月份紐約期油昨晚重挫逾四成,曾低見10.01美元,惟6月份紐約原油期貨跌幅只為7.8%,仍報23美元,兩者出現極罕見的大額價差,超過一倍。香港掛牌、追蹤油價期貨的F三星原油期 (3175) 及FGX原油(3097)齊創掛牌後新低,F三星原油期大跌7.42%,但投資者蜂擁撈底,全日成交額激增至19.41億元,成為第五大成交額港股,單日成交量按日大增73.99%至5億股。
國際油價重上20美元後,原油ETF F 三星原油期 (03175)再成投資熱門,成交逾億元,基金價格升5%,報2.08元。截至5月6日凌晨2時30分,持有9月期油合約8750張、10月期油價約5310張,12月期油合約5200張。
原油供應過剩,原油價格持續下挫,石油生產商提醒特朗普政府表示,中國承諾2年時間購買524億美元美國原油,但落後於進度。早前石油行業及特朗普政府一直將注意力放在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身上,現時則將矛頭轉向中國。
1973年10月6日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在中東戰爭中,美國一直站在以色列一方,西方的多數國家也都傾向於以色列。為回擊西方國家在戰爭中對以色列的庇護行為,10月16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宣布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70%,第二天又宣布每月遞減5%的石油生產計畫。國際油價從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從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暴漲的油價直接導致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陷入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面對原油危機,美國政府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包括減少航班、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閉,這場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導致美國工業生產下降14%。就在全球還沒有從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新的打擊接連而至。1978年底伊朗爆發革命,這個當時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停止出口原油,導致全球油價急劇上升。還沒等這輪風波停息,1980年兩伊戰爭又爆發了,由於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價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35美元以上。第二次石油危機直接推動西方經濟陷入全面衰退,導致美歐超過3500萬人失業。歐洲媒體感歎:「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西方還不曾遭受過如此深重的經濟苦難。」
12月貨價格相對企穩,反映出市場仍然看好未來原油價格的走勢。換言之,紐油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短期供應過剩。而在套利空間巨大下,近期原油與遠期原油的價差仍不斷擴闊,很可能反映出美國的原油庫存已達至臨屆點,倉儲容量不足以應付。
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今年以來已下跌過半,一些地方的現貨石油價格甚至跌得更慘。全球各地的存儲空間正被迅速填滿,在原油難以運輸的某些地區,生產商可能很快就會被迫貼錢給買家,讓他們把原油拉走,這實際上相當於將油價推低至負值。
OPEC+雖在4月中旬達成原油減產協議,每日將減產970萬桶原油,但將在5月起才生效,如今的原油供給量早已遠遠超乎市場所能負荷,導致WTI 5月交割合約價格在4月20日收盤價寫下每桶-37美元,創下史上首次負油價紀錄,油價雖在上周三起跌深反彈,本周又面對USO拋售所有6 月交割原油期貨合約,導致油市又劇烈波動,USO周一收盤價下跌0.38美元或14.79%、報收2.19美元。
出現負油價的成因有二。其一為新冠肺炎影響需求驟減,原油嚴重供過於求,造成油價下跌壓力。其二為20日期貨市場原預期油價上漲而買多的原油基金,未平倉數創下歷史紀錄,求售無門崩盤。本文認為5月後供需失衡隨著OPEC+減產及疫情減緩,油價逐漸趨穩,6月後期貨及現貨油價有可能反轉向上。
另外,銷往美國的輕質原油價格每桶上調3美元,銷往美國原油價格每桶總上調區間在2.5至4.2美元。
「我們認為對於原油市場超額預期已經沒有,也暫時無法形成新的投機預期,油價暫時可以維持橫盤震蕩。從遞減的減產協議角度看,依舊無法解決原油市場存在的供需矛盾,此前一月初的IEA原油報告中對於今年全球需求的增速是每日減少80萬桶水平,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每日增加130萬桶的需求增速。其次,這份數據是處於全球疫情前,當前疫情對於歐美市場影響極大,數據上的判斷需等待美國,歐元區一季度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判斷,不過從勞動力市場以及海外訂單情況看不會太樂觀,因此原油橫盤後大概率會創出年內新低。」
【明報專訊】美國紐約期油價格周一破天荒跌至負數,震撼全球市場,反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工業的重創如何打擊能源需求,以及沙特阿拉伯3月初發起油價戰如何加劇市場供應過剩的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自詡為沙特和俄羅斯作調解,但遠水難救近火,油價穿零反映美國暫時無力作為。即使特朗普政府尋求暫停進口沙特原油和出租戰略儲備空間予國內油企,但如果油價維持低迷,白宮也難力挽國內油企倒閉潮,令頁巖能源革命隨時夭折。專家直言,關鍵在於封城打沉需求,這並非華府可以獨力扭轉。
▲ 【原油價格戰】油組及盟友即使達成減產協議 仍難阻油價下跌?
國際油價繼周一大屠殺25%後,今(28 日)亞洲盤勢持續重挫,紐約原油一度狂瀉16%,最低來到11美元,累計兩天大跌41%。這波跌勢除了原油儲存空間快用光,近期導火線是全球最大的美國石油ETF(UNITED STATES OIL FUND,USO)瘋狂拋售6月合約持倉。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