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滬港通」加速內地股市「成熟」 @ 2014-04-22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滬港通
概念:香港股 , 市場市場
李良認為,「滬港通」計劃重燃了市場對自貿區物業的熱情。
滬港通對兩個市場的影響會逐漸釋放。同時,滬港通對離岸人民幣的作用會更充盈。李小加表示,滬港通以人民幣投資項目形成人民幣循環圈,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打好基礎。
核心提示:「滬港通」的熱潮似乎隨著相關概念股股價的回落而減退,中銀香港(2388)發展規劃部副總經理鄂志寰表示,「滬港通」有三大宏觀層面影響,是內地推動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步伐下應運而生。
但滬港通推出後坊間曾一度流傳一個段子,並不看好滬港通,稱滬港通的本質就是A村的人和H村的人互相去對方村子的井里挖水喝。對此,聶軍堅決反對:“滬港通並非零和游戲,流動性淨增加的部分來自國際資本,比如MSCI新興市場指數,該指數一直與中國政府洽談多年,希望將A股納入成為其成分股,但一直無法突破的瓶頸就是跨境資金如何流入A股市場,而滬港通恰恰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很多共同基金都采取跟蹤指數規則,因此一旦A股納入成分股,這些基金也必須加入買入A股。除了MSCI新興市場指數,全球有很多指數基金,比如MSCI ASIA和MICI GLOBAL等,這些都有機會通過滬港通進入A股市場,由此引來海外活水。”
【本報訊】中港兩地股市即將互通,被傳為「滬港通」重要推手的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港通將會以最少制度變化成本及兩地投資者最熟悉的交易方式推出。李小加指出滬港通的核心理念是以最少的制度變動作達到最大的風險管控及市場化,亦希望投資者將可以最簡單、最便宜及最容易的方法進行交易。
其一,從制度設計上看,滬港通是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關於資本流出和流入的雙向安排,其重點在於進一步加快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通過實現國內資本市場與香港金融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加快內地資本市場市場化導向的制度建設,推動金融市場的改革。因此,滬港通的出台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意味著中國資本項目對外開放的步伐將穩步推進。
在公布滬港通前,我手上已持有一些港交所股票,消息公布,股價裂口上漲,因此也不想增持,但如港交所股價跌穿裂口上升位,我是會增持的,長期持有,滬港通不單有利於增加股票買賣交易額,也可以回來吸引海外大型企業來香港上市,通過滬港通吸引內地股民。
滬港通並非所有的滬港股皆通,這是大家應事先知道的,現在入場亂炒,炒錯了難救,滬港通皆以兩地某些指數股為准,港股較少,只有266只,滬股則有569只,大家一定得先查清楚滬港通的股票名單才加入炒作。另一問題是指數成份股會變換,一旦某股票被剔出成份股,屆時怎麼辦?如有內地投資者已買入某只名單上的股,有一天該股被剔出名單,持有該股的內地投資者如何處理該股?永不能出售?還有配額是如何計算?買了後賣掉算不算在配額中?配額是以成交額計算還是持倉額計算?我希望交易所能早日澄清上述這些疑慮。
最後是滬港通對於經濟結構調整和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資本市場最為基本的作用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經濟轉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滬港通機制設計及未來運行應更多注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香港或許可以為A股帶來增量資本,帶來估值效應,帶來國際視角,但是,A股長期低迷是宏觀經濟、經濟結構以及股市自身等諸多問題的映射結果。滬港通確實能對上海、香港的證券交易市場帶來活力,帶來國際競爭力,而競爭力最為重要的依托是經濟基本面而不是股市交易量等簡單指標。如果互聯互通僅僅是為了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發展和繁榮,那麼滬港通可能是技術層面上的改革試點。滬港通所帶來的技術性改善的正面作用可能還是會因為體制機制的弊端所蠶食,倘若不注重經濟基本面,不注重風險控制,最後可能得不償失。(作者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
滬港通在幾乎毫無先兆的情況下突然推出,陳家強解釋指中港兩地部門過去數年其實已就滬港通機制多次商討,「(滬港通)之前我唔講得,所以我做咁耐你不知道。」內地政策配合亦促使滬港通今次的誕生,「這屆政府好想用開放的力量做金融改革的催化劑」。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