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行攜手銀監互聯網監管升級 @ 2014-04-18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銀監 規范 銀行
概念:銀監會規范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合作 , 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
據上證報報道,□切實保護商業銀行客戶信息安全,保障客戶資金和銀行賬戶安全,維護客戶合法權益,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銀監會與央行近日聯合下發《關於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監發【2014】10號)。該通知對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建立業務關系提出系列明確要求。
4月9日,銀監會及人民銀行聯合下發了《關於關於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監發[2014] 10號,下簡稱10號文),目的在於保護商業銀行客戶信息、資金和銀行賬戶的安全,維護客戶合法權益,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
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17日訊,近日規范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合作的「10號文」已正式出爐,由銀監會和央行[微博]聯合下發。該文件主要從客戶身份認證、交易限額、賠付責任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和規范。對此,業內人士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10號文」的出台,是監管層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再升級,客戶和交易信息是大數據環境下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重要資產,日後勢必受到影響。
銀行對支付進行額度限制,大陸不少學者認為其實是利用銀行特權,侵犯客戶利益的壟斷行為,監管部門應鼓勵和規范互聯網金融公平競爭,少用行政管制和限制方法。的確,面對銀行長期壟斷,與其由銀行進行支付限制,不如讓第三方支付接收流動性和利率管理,才能控管互聯網金融風險,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金融改革。
市場本周將淨回籠410億元。此外,人行及中銀監再規范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業務,銀行須根
近日,銀監會和央行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業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10號文),要求規范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監管層主要從保護商業銀行客戶信息安全,保障客戶資金和銀行賬戶安全角度,明確了二十條監管規定,並要求商業銀行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做好相應制度和合同修訂(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工作。
據財新網報道,10號文延續了此前銀監會的86號文和央行的5號文的基調,從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出發,對有針對性的問題細化了規范,涉及客戶身份認證、信息安全、交易限額、交易通知、賠付責任、第三方支付機構資質和行為、銀行的相關風險管控等。86號文是銀監會於2011年8月下發的加強電子銀行客戶信息管理有關規定,5號文則是今年1月央行下發的關於加強銀行卡管理業務的有關規定。
核心提示:除此之外,中國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通知規定,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所有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再次體現在醫療健康領域。而中國人民銀行更是牽頭「描繪藍圖」,組建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已正式獲得中國國務院批覆。近一個月,中國監管層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各種叫停,給火熱的互聯網金融潑了盆冷水,也讓市場看到互聯網金融正在步入監管時代。多位受訪的互聯網金融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早已提上日程,但「落地」速度之快超乎預期。在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分工方面,有消息人士表示,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辦法的出台,監管職責分工將進一步明確,初步確定為:銀監會負責監管P2P行業,眾籌由證監會監管,人行則負責第三方支付的監管。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