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陸3月零售額成長12.2% @ 2014-04-16T1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增長 內地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同比 首季
概念:一季度經濟 , 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01億元同比增長
內地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2%至1.9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首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0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高於市場預期的11.9%。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815億元,增長51.7%
內地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8.8%,略遜於市場預期的9%;首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8.7%,略遜於預期的增長8.8%。內地首季城鎮固定資產投資6.83萬億元,按年增長17.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亦低於市場預期增18.1%。內地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2%,略遜於市場預期的增長12.1%。首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1萬億元,同比增長12.0%,勝於市場預期的增長11.9%。
中共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1-2月大陸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281億元,同比增長11.8%,比上年同期放緩0.5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總體看,2014年消費市場實現了平穩開局。
此外,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人民幣42,28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8%,也低於去年12月的13.6%。
中新社報導,最新資料顯示,中國大陸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8.6%,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加1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8%。專家分析認為,房地產降溫和出口不旺致多項資料低於預期。
大陸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低於市場預期的9.5%以及2013年12月的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8%,上年12月增速則為13.6%。房地產數據亦表現疲軟。(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甚至重新出現回升的苗頭,並尤以(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然,於3月份同比增長
2月份紡織服裝出口108.75億美元,同比下降33.99%,環比回落62.01%,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42.17億美元,同比減少28.38%,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66.58億美元,同比減少37.11%。1-2月份,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281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紡織服裝品零售額2166億元,同比僅增長8.70%。出口及國內消費的數據不樂觀,同時3月生意社BCI指數為-0.48,均漲幅為-1.56%,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繼續呈收縮狀態,經濟下行風險加劇。
第四,適時出台新的穩增長舉措。2014年一季度,中國主要經濟數據指標顯露疲弱跡象,創下歷史新低。據統計,今年前2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6%,創2009年4月以來新低;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9%,創2002年12月以來新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也呈回落態勢;而2月份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0%,降幅創6個月新高。為此需要決策部門適時出台新的穩增長舉措,而適度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釋放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領域,則有利於緩解企業資金緊張局面,助力中國經濟增長。
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南韓)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69.37億美元,同比增長11.58%;其中香港對內地投資133.15億美元,同比增長17.63%;南韓對華投資8.34億美元,同比增長223.62%。。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7.11億美元,同比增長43.26%。歐盟28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0.46億美元,同比下降13.82%。
一線城市居民消費需求增長放緩與電商消費增加擠壓了傳統商場盈利。在全社會資本回報率未見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一線城市居民生活成本的大幅提升直接影響居民的消費需求的增長。據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率已由2008年21%下降至2013年的8.8%。另一方面,網絡消費普及同樣對傳統商業賣場盈利造成了大規模擠占,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會選擇在實體店試衣,然後在網絡上購買,2013年「雙十一」當天僅天貓平台就完成350億銷售額就足以說明網絡營銷的巨大威力。萬達百貨新店毛利率的持續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就是最大佐證。李氏家族近年來拋售的物業多位於國內一線城市,且部分物業屬於商業賣場性質,因此在商業地產價格還處於高點時激流勇退也屬明智之舉。
今年1月~2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8%,創下2011年2月(11.6%)以來至今3年最低水平。消費增速的下滑使得中國政府不得不「干預」外匯市場,觸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提振出口市場;繼續承諾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實際上說明了以消費拉動經濟為目的的結構轉型再次遭遇擱淺,從而不得不像日本一樣,繼續著副作用極大的貨幣、匯率刺激政策。投資者需要思考的是,應該持有什麼樣的資產來度過這一漫長的時期。
從統計數據來看,2014年前兩個月的發電量、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幾乎都呈現同步下行的態勢。匯豐PMI終值48.0,創8個月最低水平。尤其是2月份的出口額數據1141億美元,同比下降18.1%,環比下降44.91%;而當月的進口額卻同比增長了10%。日元的大幅貶值使得一輛普通豐田汽車的售價從30萬直降至20萬,可見其對中國進出口的沖擊有多大。不言而喻,盡管我們都相信今年7.5%的目標最終會實現,但一定是困難重重。那麼,政府的核心抓手在哪里?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