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國統局:不能過度誇大PPI負增長程度要考慮數據背後結構性因素 @ 2014-04-16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一季度 中國 增長 經濟 增速 統計局
概念:中國國家統計局 , 2014年一季度
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28213億元,同比增長7.4%;工業增速同比增長8.7%;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7.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房地產開發投資名義增長16.8%(實際增長15.5%);社會消費品零售綜合同比名義增長12%(實際增長10.9%)。
針對經濟增幅可能放緩,中國領導人已經連續釋放信號,不會采取刺激政策。在日前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個上下幅度,無論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要能夠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不出現較大波動,都屬於在合理區間。他強調,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4%,環比增長1.4%。(稍後請看詳細報道)
中新網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公布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重磅經濟數據將一並揭曉。機構普遍預計,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GDP增速或低於7.5%。隨著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改革措施發揮作用,二季度經濟可能企穩回升。
國內的其他主要經濟研究機構則更為謹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也根據投資、消費和工業資料,在3月底預計,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會放緩至7.2%。中國國際金融(CICC)也曾指出,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恐怕只有7.3%,國內需求疲軟是主要原因。相比之下,作為政府智庫的中國國家資訊中心則相對樂觀,它們的報告認為,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會達到7.5%。
除了總理表態外,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日前在參加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也紛紛表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有充分潛力實現7%至8%的增速,中國經濟雖然已經從過去的高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但增長質量將進一步提高,中國有信心實現全年7.5%左右的增長目標。
對於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形勢,國家信息中心這樣分析:進入2014年,上年我國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和積極因素會繼續發揮作用,經濟體制改革也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宏觀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與此同時,產能過剩問題、財政金融潛在風險、房地產市場分化等矛盾和問題繼續積累,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2014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將穩中趨緩。
中新網4月16日電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表示,出口下滑意味著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可能比去年一季度下降,內需貢獻仍然是支持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因素,中國的需求結構是在向好的方向轉化。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新華社記者 雷敏、安蓓、朱諸)能源是經濟運行的「血脈」,也是經濟走勢的「晴雨表」。今年以來,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的背景下,我國煤、電、油三大能源消費情況怎樣折射出中國經濟怎樣的運行態勢
周中國政府將公布經濟增長數據,各種跡象均顯示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已經喪失動能。今年頭兩個月,工業增加值、投資和零售額數據均遜於預期,而出口狀況也不穩定。
與國家信息中心對宏觀經濟略顯從容的分析、建議不同,一項由上海證券報發布的《首席經濟學家季度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幾乎參與調查的機構都一致性認為,201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將比上一季度的7.7%水平顯著下降。由於未來經濟增速可能回落至可容忍的底線水平(7.0%),又由於支撐當前短期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有限,同時經濟下行也不利於經濟結構調整,有機構及專家提議,應當提前出台刺激政策,推動今年二季度GDP增長的趨穩與回升,而不能坐視經濟增長的直線下滑。
根據彭博的調查指出,63位經濟學家預估今年首季中國GDP增長的區間為6.8%至7.7%,中值為7.3%。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今年首季中國GDP同比增長可能會降至7.3%,3月工業增加值小幅反彈至8.8%,3月數據略有好轉,但曇花一現,第二季度4、5月數據或繼續走緩。
幾乎所有機構都預測,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在7.2%到7.4%之間,相對來說,傾向於7.3%這一中間值的更多。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姜超說,3月匯豐PMI創8個月來新低,顯示制造業景氣持續下行,預示一季度經濟回落成定局。電力耗煤和旬發電量增速預示3月經濟小幅反彈,但主要源於低基數效應。預計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一季度GDP增速降至7.3%。
但是其他官員在公開場合則一直堅持增長率目標。作為中國最高級經濟官員,李克強在如此公開的場合發表上述言論,這是中國政府允許經濟增長低於目標水平的最強烈信號。自從1998年以來,中國尚未出現過經濟增長不達目標的情況,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率都會大幅超過既定目標(此前較長一段時間一直為8%,直到最近幾年才降低),有時甚至會達到兩位數的增長率。但是最近幾年,實際增長水平超出目標的幅度縮小了。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集體企業增長3.1%,股份制企業增長1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7.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制造業增長9.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5%。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8.1%,中部地區增長8.9%,西部地區增長10.4%。分產品看,464種產品中有324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1%,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5773億元,同比增長4.2%。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環比增長0.81%。
昨天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份進出口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因此也增加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在今年增長放緩的擔憂。同時今天也公布3月份居民物價指數上升至2.4%,符合市場預期,不過工業生產者物價指數連續走軟,凸現中國的制造業過剩狀況還在延續。市場預期一季度GDP同比漲幅將降至7.2%-7.3%左右,大大低於年初市場普遍的預期7.5%左右,經濟增長超預期放緩。這樣的狀況在中國經濟處在經濟轉型的時候似乎也屬正常,以往的高速增長也給未來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這樣也不利於長期的發展。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一季度增速回落原因主要受外部環境影響,今年以來美國遭遇「嚴冬」,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新興經濟體今年受一些金融等因素的影響,下行壓力比較大,外部環境不可避免影響中國出口,外貿出口的增速不如預期。
分產業看,一季度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776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57587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62850億元,增長7.8%。從環比看,一季度GDP增長1.4%。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