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滬港通香港股民冷靜以對 @ 2014-04-14T1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滬港通
概念:130億元人民幣 , 2014年4月10日滬港通
經中港政府多年磋商、被財爺曾俊華喻為兩地金融合作大件事的「滬港通」,現正密鑼緊鼓進行籌備,准備於半年後正式上馬。本報專訪三大財金猛人,包括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及惠理集團(806)主席謝清海,分別從貨幣政策、金融中心的角色及監管,以及資產管理三大方面,點評滬港通所帶來的機遇及挑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卓建安)滬港兩地股市即將實現互聯互通的消息上周公布後,在市場掀起漣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在整個「滬港通」發展過程中要有三個重要原則,互惠互利、風險可控和完善監管,並強調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穩定是其「搵食本錢」。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亦指,政府會采取較為保守循序漸進的方式去開展「滬港通」,例如市場不能預期額度限制未來一定會放寬。
滬港通刺激恆指急升一日,第二日就調整,調整原因之一是美股表現欠佳,滬港通公布的首天有人炒賭股,有人高追較A股有折讓的H股,也有人沽較A股有溢價的H股。我提醒大家,A股是A股H股是H股,你不能買A股然後當H股賣掉,也不能買H股然後當A股賣掉,故不理是折讓價或是溢價都是兩個獨立市場,沒有套戥機會,今日高追較A股有折讓價的H股,六個月後可能會後悔,同樣今日低價拋售與A股有溢價的H股,六個月後也有機會後悔。
【NOW新聞台】著名投資者羅傑斯接受本台訪問,指滬港通影響並不會很顯著,但為資本帳開放踏出一小步。他指即使互聯互通開通,都要觀望11月舉行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才會作出投資決定。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上周五在例行發布會上明確指出,滬港通僅以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投資者須以人民幣進行投資。聯合公告在談到滬港通的積極意義時也提到,滬港通既可方便內地投資者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香港股票市場,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幣資金的投資渠道,便利人民幣在兩地的有序流動。
克強在海南博鰲論壇宣布了這個令人眼前一亮的「滬港通」。「滬港通」包括了「滬股通」和
雖然「滬港通」有助內地券商股提升盈利,但以下風險值得注意︰一)由於「滬港通」政策以風險可控為前提,故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的個人投資者,無疑減少參與試點計劃的投資者數目;二)投資額度在試點初期設有限制,根據公告資料,「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而「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並指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三)投資的股票范圍亦有設限,「港股通」的股票范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和同時在港交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四)投資內地時征收印花稅的問題未解,或會影響參與試點計劃的投資意欲。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網志形容,「滬港通」是兩地金融合作的「大件事」,不過對市民來說「更大件事」相信是樓市。他重申,現時不是「減辣」的時機,而相關的法例草案仍未全部通過,「減辣」機制仍未就緒。曾俊華表示,上星期四《預算案》二讀辯論期間,早上9時40分,同事告訴他身在博鰲的特首梁振英來電通知,指有急事商討。 曾俊華以「驚喜」來形容消息,他即時離開議事廳致電給特首。其後他與同事在立法會大樓收看李克強總理發言直播。之後會見傳媒,回應「滬港通」避免猜測。曾俊華說發言完畢後,記者沒有太多提問。 曾俊華指,「滬港通」容許兩地的投資者,直接跨境參與對方市場的交易,是非常創新的合作模式,國際上沒有先例。在「滬港通」的發展過程中,3個重要原則是:互惠互利、風險可控、完善監管。當局必須小心保持香港的獨特優勢,才能在兩地合作中有所建樹,既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也為香港的經濟注入動力。金融穩定是香港「搵食本錢」,因此按循序漸進和風險可控原則,在「滬港通」加入限制。完善監管方面,兩地監管機構將改善的雙邊監管合作安排。曾俊華說回想當日,實在不應該質疑記者對該事件沒有興趣。「滬港通」涉及復雜和技術性的課題,事前沒有半點風聲,要記者提問實在強人所難。
「滬港通」守三原則 互惠可監可控 (2014-04-14) (圖)
市況方面, 今波由舊經濟股帶動的反彈浪, 由21137點起步, 至目前最高23224點, 已有2000點的反彈, 當中並沒有明顯的調整, 這反而令筆者甚為擔憂, 而今次的「滬港通」所受惠的板塊及個股, 亦難免令人聯想起一早有春江鴨入市, 在這2000次點的升幅已經炒完, 於好消息盡出的情況下, 筆者實在難以想像還有什麼動力可以令大市再進一步挑戰23200-23500的大型蟹貨區, 加上外圍市況不穩, 相信港股亦難以獨善其身, 若以ABC反彈浪及於23224點行完的話, 港股還是有機會下破21100點的可能性!於這個貌似全面利好股市的「滬港通」出現下, 投資者還是宜作兩手准備為佳, 小心反高潮!
今早港股恆指低開91點,報22911點,開市恆指即倒升,於23000點水平上窄幅爭持見23090點後回跌,在22960水平企穩再重上23000點,高低波幅約180點。信報研究部主管莊志雄(LEWIS)於「信號導航」評論大市時表示,市場是否已消化完「滬港通」這一消息?可以看一看各資產價格的表現,與及其一些重要的位置,用這些重要位置去決定接著應怎樣去做。從年初至今的各資產價格表現圖可見,上星期五上證指數已錄得輕微升幅,有理有相信「滬港通」這一消息出前應該都有一些人偷步做了事情。所以以香港與內地兩個股市的表現來看,「滬港通」這一消息應該是對內地股市較為有利,在上星期四、五亦看到這一現象,因為可以想一想,如果香港可以買到的股票,好隴統分有兩種股票,有些與內地長期有一折讓,有一些長期貴於內地的。長期貴於內地的股票就較為比較優質些,因為之前國際投資者買不到內地的股票,或者較難買到,所以搶購到這些較為優質的股票有一溢價。
【文匯網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滬港通」的里程碑式突破近日振奮著兩地市場。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向本網指出,從短期看,滬港通對兩地資本市場的影響是有限的,但從長期看,它顯示出新一屆中央政府加快金融制度改革的趨勢,希望能通過制度變革釋放紅利。他預測,未來人民幣及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都將加快。
但筆者認為,在當前環境下推出滬港通,利於推進人民幣加速自由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利於A股市場加速走向成熟,但中線對A股走勢而言是利空而非利好。即使A股市場中線轉牛,也是本屆黨中央和政府領導措施得力,並導致內地經濟扭轉頹勢,出現向好預期所致,與滬港通並無任何關系。
香港滬港通概念股表現分化 港交所續漲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發表網志,當中談到「滬港通」的意義。他表示,「滬港通」容許兩個不同市場的投資者,直接跨境參與對方市場的交易,是非常創新的合作模式。當局亦會不時檢討機制,在適當時候考慮是否及如何作出調整。
【滬港直通】曾俊華:滬港通無先例,風險可控完善監管為重要原則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14日訊,近日,滬港兩地交易所發布滬港兩市聯通公告。廣發亞太精選股票基金經理丁靚 對大智慧通訊社(微信:DZH_NEWS)表示:對兩市中小市值股票而言,香港中小市值股票流動性和估值將降低,A股一些不靠經營業績而炒作的中小市值股票股價將回落。滬港通後優質科技股將為成長股標的。
閻峰接受本報查詢時,雖表示指「滬港通」屬好事,不過同時指出「滬港通」投資額度及范圍始終有限,「相信這6個月(「滬港通」實行前)仍會有很多客戶過來……我亦覺得QDII2可以與「滬港通」並行」。有證券業人士指出,「港股通可以令本地中資券商的母公司受惠,但對本地的子公司有影響,你估母公司唔使子公司跑數?」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4月11日盤後表示,滬港通推出不會對現行的QFII制度造成影響,二者可以優勢互補,投資者可以靈活選擇,促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兩者有五方面差別,第一,業務載體不同,滬港通是兩地交易為載體,QFII是以資產管理公司未載體;第二,投資方向不同,滬港通包括內地投資者投資香港股市和香港投資者投資內地股市雙向投資方向,而QFII是單向的;第三,交易貨幣不同,滬港通是以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QFII是以美元外幣進行投資;第四,跨境資金管理方式,滬港通留存資金需要原路徑返回,不能留在當地市場,QFII則可以留存在當地市場;第五,投資者自主型不同,滬港通是開辟了對方市場的投資渠道,QFII投資申請、信披主體都是通過資產管理公司。
《經濟通通訊社14日專訊》據《上海證券報》引述市場人士稱,滬港通與2007年宣布但遲未推出的「港股直通車」最大的區別在於,投資者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不需要自己換匯;投資者不用去對方市場開戶,就可以直接投資對方市場股票;在額度使用方面,則將遵循「先到先得」原則。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