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自來水苯超標,延遲通報有理? @ 2014-04-13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蘭州
概念: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污染
綜合新華社電 記者12日從蘭州有關部門在西固區政府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造成蘭州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一條管道發生原油洩漏、污染了供水企業的自流溝所致。
12日上午,蘭州市在西固區召開會議,此次蘭州水污染事故處理領導小組成員、蘭州市副市長嚴志堅通報稱:「經取樣分析調查排摸,自來水苯超標,來自連接自來水公司一分廠至二分廠之間的4號自流溝,這條溝長約3公里,建於上世紀50年代,全程封閉,沿途沒有排污口,但是與周邊的部分化工企業的管線有交叉,從自流溝下方穿過後,對此有影響。」
多位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此次蘭州自來水苯超標的原因可能是黃河水源地的上游區域的化工企業排污導致的,而水源地的上游區域正是化工廠林立的區域。
昨日下午,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自來水苯含量嚴重超標事故情況。通報中提及,4月11日凌晨3時起,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就開始向水廠沉澱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機物,降解苯對水體的污染。「意味著,威立雅水務凌晨3時就知道自來水苯超標,他們為什麼不予以通報?為什麼媒體報道後這個消息才被公眾知道?」市民劉先生質疑。
負責供水的威立雅水務集團公司分析指,本次苯超標可能是附近化工廠污水污染,而不是黃河污染。據了解,上月初,蘭州自來水就出現過大范圍異味情況,隨後,蘭州市環保、疾控部門和供水企業公布了監測數據,聲稱自來水符合安全飲用標准,蘭州市政府最後認定異味原因為氨氮含量較高,但仍符合國家規定,對於異味原因卻只字未提。
蘭州自來水苯超標20倍 為何18小時後公布超標?
對於蘭州這座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來說,水污染極其敏感。公眾不禁追問:此次蘭州自來水苯超標污染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污染源在哪里?「罪魁禍首」的苯從何而來?這些苯污染物,又是如何匯入自來水廠的呢?
中新社蘭州4月12日電 題:蘭州自來水苯超標影響嚴重區域:供水充足 疑慮未消
蘭州威立雅公司董事長姚昕則表示,導致自來水苯超標的自流溝是在11日11時切斷的,因此24小時不宜飲用自來水的截止時間是12日11時。而不宜飲用的時間之所以確定為24小時,是因為公司第一、第二水廠處理時間共需10個小時左右,第二水廠出來的自來水輸送到蘭州市區最東端的東崗地區需要8.5小時。根據這個時間判斷,含苯的自來水在24小時內是不宜飲用的。
會議傳達了省委書記王三運的批示精神,聽取了省環保廳和蘭州市關於蘭州城區自來水苯超標情況及現場處置情況。目前,自來水一水廠和二水廠之間自流溝苯超標檢測值最高為200微克/升,個別居民水龍頭飲用水檢測值最高為78微克/升。蘭州市已采取切斷自流溝及二水廠供水系統,采用一水廠供水系統降壓供水,同時采用活性炭吸附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苯含量濃度。
人民網蘭州4月11日電 (記者 郭頌霞、王生元)針對蘭州自來水苯含量嚴重超標一事,蘭州市政府11日下午做出回應:未來24小時,自來水不宜飲用,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響。
據蘭州市水務部門介紹,蘭州市自來水苯超標發生後,蘭州市切斷檢出苯超標的自流溝,全市實行降壓供水。事件發生後,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蘭州監測站等部門每兩小時對出水廠、自流溝等不同斷面進行取樣檢測,所有設備24小時運轉。
    新華網蘭州4月11日新媒體專電(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衡 張欽 白麗萍)11日曝出的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是近一個月來蘭州第二起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關注的飲水安全問題。數百萬人的飲用水,被誰污染?眾多市民如今喝什麼水,對生活影響有多大?苯超標危害有多大,與3月蘭州自來水異味是否有關聯?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展開追蹤調查。
蘭州水廠涉嫌隱瞞自來水苯超標
事件發生後,甘肅省和蘭州市立即采取多項措施應對此次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甘肅省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組成的事件處置指導小組展開工作,甘肅省住建部門立即啟動城市供水系統重大事故應急響應,甘肅省環保部門指導蘭州市開始查找供水渠道污染源。
蘭州自來水苯超標 超市礦泉水被搶空
針對蘭州自來水苯含量嚴重超標一事,蘭州市政府11日下午做出回應:未來24小時,自來水不宜飲用,其他生活用水不受影響。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