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綠燈亮諾基亞出售手機業務交易預計本月完成 @ 2014-04-08T2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微軟 諾基亞 手機業務
概念:商務部有條件批准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
中國企業的專利意識越來越強,在微軟與諾基亞合並的事情上早早預見到了「危險」。諾基亞目前所擁有的專利組合數量位居業界第二,僅次於高通。一方面微軟此次免費擺出與安卓決戰的態勢,在並購之前,微軟與其他手機商的關系是單純的專利許可關系,但並購之後,成為直接的競爭關系。為了大力扶持WINDOWS手機,微軟很有可能通過提升專利費用降低安卓陣營的競爭力,而微軟自己生的手機並不需要繳納這筆高昂的許可費用。另一方面收購後留在諾基亞的專利必須要為公司運營生價值,可見其動用專利手段向安卓陣營施壓的可能性很大。
微軟今年9月初宣布,將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以及大批專利組合。該交易獲得股東批准後,也意味諾基亞前CEO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將於明年初正式回歸微軟,掌管該設備與服務部門。(無雙)
微軟“吃”下諾基亞之後,無論是微軟為了擴大自己的WINDOWS手機份額而動用專利核心武器,還是諾基亞出售了手機業務之後更加積極的專利謀利沖動,都預示一場與專利有關的戰爭即將到來。對於中國手機商來,最為擔心的是微軟諾基亞合並後,專利費不降反升。
在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後,新的諾基亞公司將成為單純的專利持有人,而不再有硬件業務。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謹防並購完成後諾基亞、微軟“復制”高通的模式。高通在收取專利費上有非常多不合理、不公平支出。按整部手機的售價來收取專利費,而非按照晶片價格來收取,等於手機廠商還要為屏幕、攝像頭、耳機等付高通專利費。這簡直是“高通劫匪有限公司”的專利模式。這一點,正是要防止諾基亞模仿。
經審查,商務部認為微軟收購諾基亞設備和服務業務案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根據微軟、諾基亞向商務部作出的承諾,商務部決定附加限制性條件批准此項經營者集中,微軟、諾基亞應按要求履行其承諾並接受商務部依法監督。
路透赫爾辛基4月8日 - 諾基亞 周二稱,已獲得中國當局批准將其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而且當局沒有要求諾基亞改變其專利相關操作。
微軟收購諾基亞事宜進入最後階段,目前僅剩中國商務部未批。據南都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商務部近期將給出最後的結果。而在此之前,業內爭議的焦點在於,諾基亞剝離手機業務後,很自然地會走上靠專利授權盈利的道路。而另一邊,微軟為發展自己的手機業務,也可能通過專利來設置壁壘。近日,專門提供全球反壟斷資訊和分析的機構P AR R發文稱,微軟和諾基亞已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了“救濟措施”。這種做法的目的是打消專利被授權方,特別是大批國內手機品牌的顧慮。不過到目前為止,“反抗”的聲音依然很強烈,手機商們認為所謂的“救濟措施”太過籠統,並不能有效扼制新“專利怪物”的誕生。
微軟擁有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WINDOWS RT 和WINDOWS 8。經查,2012年,微軟的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全球及中國市場份額分別為2.42%和1.2%,諾基亞智能手機全球和中國市場份額分別為4.85%和3.7%。雙方在各自市場均有眾多競爭者。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市場上的主要產品有:谷歌公司開發的安卓、蘋果公司開發的IOS以及微軟上述系統。安卓操作系統全球及中國市場份額分別為74%和72%(其中安卓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超過80%),蘋果IOS全球及中國市場份額分別為19%和26%,均高於微軟。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之間的競爭不僅取決於操作系統本身,而且還取決於基於該種操作系統而開發的應用軟件的數量、質量和使用者的評價等。市場調查顯示,安卓和IOS應用商店中的應用程序數量是微軟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應用程序數量的4倍,且擁有較高的客戶忠誠度。此外,微軟的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與其它操作系統相比也不具有任何特殊技術優勢,難以憑借技術性能或特點在短時間內取代安卓和IOS。
按照微軟的計劃,對諾基亞的收購應該在4月份完成。截止到目前,微軟與諾基亞的資產交易已經獲得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監管機構的批准,但仍然在等待最後幾個市場的批准確認。中國就是最為關鍵的市場之一。微軟與諾基亞的員工已經時不常地在一起工作了,但尚不知中國政府的審批能否如期通過。與此同時,來自中國手機企業的擔憂越來越重。3月27日,由《北大商業評論》雜志社發起的,題為「智能手機時代的並購與壟斷」的專項研討會上,來自商務部等相關部門的政府智囊、經濟學、法學、知識產權和反壟斷學者等對此進行了探討,力諫中國企業應采取集體談判行動。
非常明顯,對於中國手機商來說,不僅僅要面臨一個在軟硬體方面都十分強大的競爭者,更為致命的將是微軟所擁有的強大的「專利核心武器」,這預示著一場與專利有關的「戰爭」即將到來。有業內人士認為,為了國內企業生產的手機與微軟生產的手機能夠公平競爭,微軟應不再收取相關專利許可費或者應就降低專利許可費進行承諾。但從PARR報導的微軟諾基亞提出的救濟措施方案來看,其中卻並沒有涉及國內手機商最為關心的微軟專利費問題。
由於近年來全球電腦銷售疲軟,微軟的軟件核心業務日漸式微,微軟開始從單一軟件商走向綜合性「設備商+軟件商」的轉型戰略。去年9月初,微軟宣布出資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闖入移動終端領域的微軟也在重塑與中國手機制造企業的關系。並購諾基亞前,微軟與我國手機商基本是專利許可關系,而隨著諾基亞手機業務納入WINDOWS PHONE體系,兩者間的競爭就公開化了。目前WINDOWS PHONE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僅3.7%,而收購諾基亞後,微軟計劃未來5年將WINDOWS PHONE市場份額提高至15%。按照工信部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全球手機總出貨量為18.2億台,而中國就出產14.6億部,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前十企業,中國占了五席。明擺著,微軟未來虎口奪食的主要目標就是中國企業,而且WINDOWS手機也定位於中端市場,微軟必然與中國手機商撞個正著。
換言之,微軟「吃」下諾基亞,預示著一場與專利有關的戰爭即將到來。此項並購的核心是專利費之爭。有關專家建議,為了國內企業生產的手機與微軟手機業務能夠公平競爭,微軟應該不再收取相關專利許可費,或者應就降低專利許可費進行承諾。中國相關部門也應積極與諾基亞洽談,爭取使其承諾未來不收取超過目前水准的專利許可費。如果向專利投資公司轉讓專利,也應維持目前的專利許可條件。為了防止其濫用專利危害競爭,應就其所持有的與移動終端業務相關的全部專利進行承諾。此外,商務部應采取比美國和歐盟更積極的態度,如通過延長審查時間的方式尋求更為謹慎的決策。
自蘋果IPHONE開創了智能手機新時代後,以諾基亞為首的老牌手機廠商紛紛光環褪色。諾基亞投靠微軟;摩托羅拉將手機業務賣給谷歌,此後又轉手到聯想麾下;LG在國內市場銷聲匿跡;索尼全盤接手索尼愛立信。在原先的全球五大手機廠商中,只有三星一家屹立不倒。
在這些廠商看來,微軟吞下諾基亞,不僅僅是在終端市場增加一個單純的競爭對手那麼簡單,中國手機商恐面臨高額專利費。因為諾基亞目前所擁有的專利組合數量位居業界第二,僅次於高通,且全球20%沒有跟諾基亞簽署專利授權的相關公司基本集中在中國,並購完成後,若雙方利用自身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會對中國手機商造成嚴重影響。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