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首宗公司債違約超日太陽中槍 @ 2014-03-06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違約
概念:3月5日公司債 , 債券市場首例違約債券
內地信用違約危機已由理財產品蔓延至企業債。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的上海超日,不能如期全數支付其一一年公司債券的第二期利息,成為首宗在岸企業債的違約事件。外界關注事件對規模達8.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企業債市場的沖擊。美銀美林指,一旦確立違約,中國金融市場將踏入「貝爾斯登階段」,意味中國次債風險要慎重審視。
信托是這樣,公司債現在也出現了違約,此次違約標志著自中國央行在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監管公司債市場以來,首次公開交易的公司債券出現違約,在中國經濟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的時候,面對市場資金的緊張,公司為了提高公司債的收益率,導致公司債面臨的風險進一步增加。回顧今年債市信用事件,包括滇公路、山東海龍、賽維、新中基(000972,股吧)等企業所發行的公司債、短期融資券等都曾面臨兌付危機,但最終均由地方政府財政、關聯國資企業兜底。而這回由於光伏產業部景氣,那麼這次的超日違約將由誰來接底呢?為此,我們連線了君領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分析師。
不過,美銀美林發表報告,指該類違約非主要金融機構崩潰,市場無須過份擔心信貸緊縮問題,作為一個正常的經濟體系,此類債券違約反而更能反映其他債務產品的價值。不過報告又強調,為促進公司債市場健康發展,中國政府需改善其破產法及法律程式。
上海超日可能成大陸公司債違約首例
·超日債違約首破債市剛性兌付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微博表示,11超日債違約,剛性兌付打破第一單。債市信用利差擴大,風險偏好降低,低評級債券受影響,高信用短久期債券成為避風港,交易所資金緊張。銀行更加謹慎,流動性或因此收縮。各類債券違約或進入倒計時。剛性兌付打破未必是壞事,不破不立,風險釋放有利於市場出清、結構調整和改革推進。(曹磊 發自深圳)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超日債違約對債市影響比較大,之前投資者預期公司債一般會剛性兌付,但目前超日債的違約打破了投資者預期,對債券價格也會重新評估。超日債違約也意味著,在經濟增速依然低迷的背景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公司債出現違約。
作為國內債市的首例違約事件,“超日事件”無疑將引發市場波瀾。而鑒於公司債市場的規模,違約事件還引發了對於“違約元年”的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市場對超日債違約已經有一定預期,所以預計對債市整體走勢沖擊不大。不過,超日債違約會導致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對於一些低評級、民企、無擔保的垃圾債沖擊會較大。
距離無錫尚德電力5.41億美元可轉債違約事件剛過一年,國內債市也出現首例違約事件。
受到11超日債違約影響,3月5日公司債和企業債券市場開盤出現大跌,截至收盤,跌幅前四位的分別為13南潯債、11中孚債、12制藥債、12中孚債,跌幅超過3%,違約風險蔓延至企業債券市場,情況同樣如此全線飄綠,最高跌幅為13窪城投,暴跌7.02%。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博士許一覽認為,超日債違約事件的爆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好事。「債市的實質性違約終於出現了。這一事件有利於未來債券分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債券的重新定價,利率也肯定會受到影響,低評級債券的利率下降,各級別債券間的利差也會相應變大。」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