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財政小組料房會五年後「干塘」 @ 2014-03-04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財赤 小組 年後 開支 結構性
概念:2041年政府開支 ,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
小組成員、中大經濟學研究教授廖柏偉指,若政府持續陷入結構性財赤,或會促使外圍炒家來港炒港元與美元脫鉤,屆時香港社會將付出沉重代價。小組主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謝曼怡則強調,小組並無誇大政府開支,報告提出的數字亦非「講出來嚇人」。
身兼小組主席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謝曼怡說,若開支測算包括房委會所需開支,會加大政府的財政壓力,亦可能令財赤提早3年出現,財政儲備亦會提早用盡。
【太陽報專訊】連續多年在財政預算案大玩「狼來了」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周三在預算案引用去年六月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分析,預言若教育、社福和醫療等開支維持每年百分之三的增長,香港最快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引起公眾嘩然。工作小組昨日公布詳細報告,提出七項建議,大部分屬老生常談,且無提出實施的時間表,只會先作內部討論。
事實上,2013至2014年度公共開支占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已「爆表」,達21.7%,明年預算開支比率為19.8%,但往後三年的預測開支又會再「爆標」最高至22.4%,「財政紀律」亮起紅燈。過去40年,僅有七年的有關開支比率「爆表」。以往財政司多次預警政府或現財赤,今次是否「狼來了」?消息人士指,2018年後本港人口結構轉變會衍生結構性財赤。2014至2015年度政府經常開支,社福開支達569億元,比去2013至2014年度實質增幅達6.8%、教育開支為671億元,實質增幅5%。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公布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的報告結論,如果繼續按目前速度花錢,最快七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財赤。小組除建議要嚴守財政紀律,維持現時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的水平外,亦建議以土地基金加上每年部分盈余,設立「未來基金」,在政府入不敷支時仍可開展關鍵基建項目,繼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曾俊華形容,小組的推算是清晰警示,反映政府開支增長持續高於收入,他亦表明「絕不會讓結構性赤字出現。」
【太陽報專訊】香港最快於二○二一年出現結構性赤字!曾俊華在昨日公布的下年度預算案中,交代去年六月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研究結果,警告倘政府未來在教育、社會福利和醫療三個范疇,每年有百分之三的開支增長,本港最快七年後便出現結構性赤字,即使維持現行開支和收入水平,本港最遲於十五年後,即二○二九年有結構性財赤。曾俊華再三強調不會讓本港出現結構性財赤,會研究儲蓄計劃如設立「未來基金」,以應付不時之需。不過,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小組結構性財赤論調是「危言聳聽」,只是再一次的「狼來了」。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26)日公布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的報告結論,如果繼續按目前速度花錢,最快7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財赤。小組除建議要嚴守財政紀律,維持現時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20%的水平外,亦建議以土地基金加上每年部分盈余,設立「未來基金」,在政府入不敷支時仍可開展關鍵基建項目,繼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曾俊華形容,小組的推算是清晰警示,反映政府開支增長持續高於收入,他亦表明「絕不會讓結構性赤字出現。」
福利主義訴求升溫之際,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委任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指,按目前趨勢增加開支,最快7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最快2028年用盡財政儲備。
其中一項預測按照歷史開支增幅估算,2014年至2021年仍會增加1880億元財政儲備,結構性財赤“交叉點”最快會於2021年出現,不久後2029年便會耗盡滾存約9000億元的財政儲備,步入“借貸度日期”,背負10億債務,2041年政府開支將占GDP的41.5%。唯一沒有結構性的赤字的預測,小組形容是近乎不可能的情況,即是要維持現有服務水平加上持續的高經濟增長。小組建議,政府應嚴守財政紀律,維持公共財政占本地生產總值20%左右,委員之一的中大經濟學榮休教授廖柏偉解釋,20%並非硬指標,除非稅率大幅增加,政府收入亦約GDP的20%,因此收支增幅應相適應,不能偏離量入為出原則。
小組由庫務局常秘牽頭,由經濟學者、會計師等組成,小組最基本的假設是由於香港勞動人口 2018 年後逐步減少,經濟增長率亦會逐步回落,由 2014 至 2041 年,預測每年實際增長只有 2.8% ,比回歸以來低,收入就推測按年增長 4.5% 。之後看開支,教育、社福、醫療三大范疇都是直線上升,假設按目前速度用錢,到 2041 年教育每年要花近 5500 億元,較現時多 8 倍,社福要花 5200 億元,比現在多 9 倍,醫療由於長者增加,按過往速度增長推算,2041 年每年要花 5636 億元,超過目前 10 倍。
小組假設政府在教育、社會福利及醫療三個范疇經常開支,除按人口結構及價格調整,並按過往每年增加約3%開支,政府經常開支平均每年會上升7.5%,7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赤字。
報告指,隨著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下跌,本港未來二、三十年,社福及醫療等開支會大增,若服務增長按往年趨勢,七年後,即2021/22年度,就有結構性財赤。至2041年,開支會高達3萬億元,是政府收入的兩倍。
報告對政府於2041年的開支作出4個假設,因應服務水平而出現不同增長,開支介乎17000億至29490億,在任何情況如何下,開支都遠超收入。如果教育、社會福利及醫療的經常開支,按人口及通漲調整之外,不作任何增加或改善,政府的開支平均每年增加5.3%,結構性財赤將在15年後出現,2040年耗盡財政儲備。如以上3個范疇開支按過往每年約3%增長,結構性赤字提前在7年後出現,2028年耗盡財政儲備,之後要借貸。
【NOW新聞台】【時事全方位:如何避免結構性財赤(一)】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預測未來20至30年,政府收入每年平均增4.5%,本地生產總值則增2.8%,若政府每年的開支增加7.5%,本港將於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赤字。今集時事全方位邀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討論如何避免結構性財赤。
報告指,如果政府在教育、社會福利及醫療的經常開支,按人口及價格變化調整之外,不作任何增加或改善,政府的開支,會在推算期內平均每年增加5.3%,結構性財赤會在15年後出現。
其後財爺出席論壇指出,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推算結構性填字在最早7年後出現,是小組按不同假設的推算,但是並無包括政府的措施,是屬預警。他又指出作為一個有責任的政府,是會防范財赤出現。
曾財爺在預算案中引述「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推算數字,指出政府收入若在未來二、三十年平均每年增長約4.5%(與名義GDP每年增長4.4%相若),政府開支平均每年增加5.3%,結構性赤字會在15年後出現。若然政府開支平均每年增加7.5%,結構性赤字在7年後便出現。故此財爺考慮設立「未來基金」,把每年盈余的一部份儲起,以應付未來入不敷支的情況。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