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香港財經】未來基金訂禁用提款期用途未定案 @ 2014-03-03T2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財政 小組 報告
概念:最快7年後結構性 ,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
由學者、稅務、精算等專家組成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用了九個月完成報告。小組指出,隨著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下跌,今年至2041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的增幅,只有百分之2.8,遠低於過往30年的百分之4.6。
曾俊華昨日到立法會公布下年度預算案,當中很大篇幅是交代上月施政報告多項措施的財政安排,至於大眾最關注的「派糖」措施,一如所料全面「減甜」,並僅於預算案演辭最後部分占不到兩版半頁面。此外,他更預告要檢討包括水費在內的政府部門涉民生收費,為加價鋪路,又指本港可能最快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不排除任何能增加稅收的方法,蠢蠢欲動向納稅人開刀。
政府公布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指出,若按目前趨勢增加開支,最快7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2027/28年度用盡財政儲備,建議政府節流、開源、及儲蓄,把公共開支維持在本地生產總值的兩成,政府或要削減現有服務。(即時新聞)
政府公布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指出,香港未來人口迅速老化,影響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政府收入及開支,推算最快2021/22年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2028年耗盡財政儲備,之後需要向外借貸。如計入興建公營房屋的財政壓力,結構性赤字更可能提早3年出現。
預算案交代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的結論,指由於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下降,若開支增長快於收入增速,推算本港最快於7年後出現結構性赤字,小組建議政府控制開支、保障收入及積谷防饑,包括建議設立「未來基金」,以應付未來的挑戰。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公布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的報告結論,如果繼續按目前速度花錢,最快七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財赤。小組除建議要嚴守財政紀律,維持現時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的水平外,亦建議以土地基金加上每年部分盈余,設立「未來基金」,在政府入不敷支時仍可開展關鍵基建項目,繼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曾俊華形容,小組的推算是清晰警示,反映政府開支增長持續高於收入,他亦表明「絕不會讓結構性赤字出現。」
報告又指出,若按目前趨勢增加開支,最快7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最快2027/28年度用盡財政儲備,之後要借貸度日。
中新網3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在財政預算案中,引述「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意見稱,這個最快7年後會出現結構性赤字,小組今(3日)會發表報告。曾俊華2日表示,近日部分市民對小組結論存有疑惑,如質疑小組過分悲觀等,但他相信他們若細心聆聽小組分析,很可能會修訂原來看法。他又表示,政府可在鼓勵創業方面多做工夫,讓更多港人可實現「創業夢」。
【晴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落實「減甜」,以防最快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被批再一次「狼來了」,恐「估錯數」。有學者直言政府需審慎理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將在今天交代報告理據。
對於財爺的財赤宣言,會計師公會稅務專項學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苑芬指出,有關開支及收入的推算涉及不少假設,並且有可能過於簡化,要待下周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報告作交待。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大增經常開支,對中長期財政狀況表示樂觀,昨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亦顯示庫房繼續有盈余,但較上個財政年度劇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以大篇幅表達對開支大增的憂慮,並預警香港最快7年後或出現結構性赤字,需動用財政儲備,強調有關預測並非「狼來了」,必須正視。曾俊華表示,有市民已擔心香港走向福利主義,重申政府「先使未來錢」不單會影響社會穩定,更會禍及未來。曾俊華其後會見傳媒高層時強調:「政府不會讓結構性財赤發生。」記者林於鈴報道
日前,由財爺曾俊華委任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由回歸至今,本港生產總值增加約60%,但同期的經常性開支增幅卻接近100%。隨著人口老化,未來勞動力不足,庫房收入減少,本港最快10年內會出現結構性赤字,20年內財政儲備可能「干塘」。居安思危,本港是時候開始采取行動,避免財赤危機成為現實。而要保持公共財政穩健,必須做好開源節流,包括擴闊稅基、控制開支增長,但這些措施難免觸動市民的切身利益,可以預期將引起極大爭議。開征銷售稅始終未能成事就是典型例證。開支不減,收入難增,本港終有坐吃山空的一日。市民應理性地看待和討論長遠的公共財政安排,以共同承擔的負責態度,支持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讓庫房持盈保泰,以應付不時之需。
但是,財政司司長引述「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報告,仍然擔心港府會在7至15年間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這憂慮是否屬於過慮,還要詳細分析日後發表的小組報告內的推算假定,才可作准。不過,「工作小組」的其中一項假定已經在財政預算摘要中披露,特別值得提前討論。「工作小組」假定日後香港經濟增長速度下降至2.5%。這實在是太消極的假定。香港雖然是成熟的經濟體系,但絕不應該滿足於每年2.5%的經濟增長。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