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曾俊華:小組報告清晰警示 @ 2014-03-03T2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小組 財政 長遠
概念:最快2028年 , 政府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
由學者、稅務、精算等專家組成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用了九個月完成報告。小組指出,隨著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下跌,今年至2041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平均每年的增幅,只有百分之2.8,遠低於過往30年的百分之4.6。
【本港經濟】長遠財政小組料最快十年內結構赤字,另十年用盡儲備
【NOW新聞台】長遠財政計劃小組發表詳細報告。
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就本港公共財政現況完成財政可持續性評估。報告預期本港經濟增長步伐將減慢,勞動人口在2018年後逐步減少至2030年才回穩,預期在基准經濟前景的現有服務水平情況下,在2014-15至2041-42年度,本港實質本港生產總值為2.8%,政府收入及開支增長分別為4.5%及5.3%,即使教育、社會福利及衛生方面,服務維持現有水平,開支只按價格及人口變動,本港仍會於2029-30年度,即15年內,出現結構性赤字。
早前已預警人口老化會令政府開支大增,遲早令庫房轉盈為虧的財政司長曾俊華,昨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以相當篇幅交代對開支增長高於收入的憂慮,根據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推算,最壞情況將於7年後出現結構性赤字,但他強調,現時財政狀況仍然穩健,政府亦會及早籌謀,多管齊下從開源、節流及儲蓄三方面著手,不會容許結構性赤字發生。他又說,現時毋須加稅,但不排除任何增加稅收的方法。
【經濟日報專訊】政府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預測,庫房最快7年後現結構性赤字。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不會讓結構性財赤發生,不排除任何增加稅收方法,但又說「經濟好不好,都很難加稅。」
曾俊華今日發表財政預算案時說,去年成立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邀請專家研究更周全的公共財政規劃,小組估計經濟增長會減慢,未來20、30年,名義本地生產總值趨勢增長每年平均4.4%,實質本地生產總值趨勢增長每年平均2.8%;而政府收入趨勢增長每年平均4.5%。
政府公布的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指出,若按目前趨勢增加開支,最快7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2027/28年度用盡財政儲備。
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就本港的公共財政現況完成財政可持續性的報告,指出本港在現有服務水平下,未來(由2014/15年度至2041/42年度)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須達至每年3.1%,而非小組在基准經濟情景下所假設的每年2.8%,才可避免出現結構性赤字。
【NOW新聞台】【時事全方位:如何避免結構性財赤(一)】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預測未來20至30年,政府收入每年平均增4.5%,本地生產總值則增2.8%,若政府每年的開支增加7.5%,本港將於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赤字。今集時事全方位邀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討論如何避免結構性財赤。
【晴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落實「減甜」,以防最快七年後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被批再一次「狼來了」,恐「估錯數」。有學者直言政府需審慎理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指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將在今天交代報告理據。
財爺引述「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分析指出,未來20至30年本港平均實質經濟增長為2.8%,低於過去30年則為4.6%。同時推算政府的收入平均每年增加4.5%,但是考慮到經濟發展趨勢及人口老化等因素,小組預測政府開支每年平均增幅介乎5.3%至7.5%,即開支增幅高於收入增幅,更預料在7至15年內出現結構性赤字。
今份財政預算案,不同以往那樣「派糖」,有人形容是「少甜」甚至是「走甜」!有中產和基層,都對這份財政預算案不滿意,有人更說政府貫徹守財奴形象,即使有錢也不用。但財爺說先用未來錢,隨時出現結構性赤字,還不排除將來可能要加稅,或開征新稅項。主持:陶傑、梁家權,及嘉賓: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成員王銳強、中產之星主席李子榮,討論「使大左,結構性赤字點算好?」。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開倉派米」,導致政府經常開支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最新預算案中,字里行間暗批梁振英,表明「先使未來錢」只會「禍及未來」、又指政府「更應緊守」財政紀律。長遠財政工作小組也發出預警,若政府公共開支增幅維持過往的高水平,最快七年後就會出現結構性財赤。曾俊華誓言「一定唔會畀佢發生」,絕不容許未來八至十年出現任何結構性財赤。
核心提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日前公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分別出席電台節目,講解預算案內容。其中曾俊華強調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內容並非保守,因為政府「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分析若繼續增加開支,將會超越經濟及收入增長,令到本港可能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他又坦言本港經濟發展已經成熟,難以再有雙位數字增幅。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早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別於施政報告大舉「開倉」扶貧,今次預算案將大幅削減一次性紓困措施,更有消息指曾俊華會調低中期經濟增長預測、警告香港將出現結構性財赤,與特首梁振英唱好香港經濟南轅北轍。有經濟學者認為是次預算案將更凸顯梁、曾二人理財哲學截然不同,「一個沽,一個楂」,會令港府長遠財政規劃出現矛盾。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周三公布2014至15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指出,本地人口老化將為政府帶來公共財政危機。根據「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報告結果,假設以現在的經濟趨勢和本地人口老化速度,最悲觀的預測是七年後香港將會面對結構性財赤;而最樂觀的預測是十五年後,這問題才會出現。無論如何,報告結果已為香港的公共財政提出一個重大預警。
你有扶貧委員會,我有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曾俊華在最新預算案中列明增加教育社福及醫療開支不同情況,甚至再次「狼來了」,警告最快7年後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曾俊華這招撥擋還擊的撒手鑭之一,正是預算案中的未來基金。未來基金成事的話,將2,200億元土地基金撥入未來基金,令政府7,000億元儲備一下子鎖死30%,扣除1,300億元有指定用途的基金,儲備實際只剩逾4,000億元。筆者認為開支應使得使,特別是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如何厘定7年結構性財赤,准則如何,外界無從考究。
但是,財政司司長引述「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報告,仍然擔心港府會在7至15年間出現結構性財政赤字。這憂慮是否屬於過慮,還要詳細分析日後發表的小組報告內的推算假定,才可作准。不過,「工作小組」的其中一項假定已經在財政預算摘要中披露,特別值得提前討論。「工作小組」假定日後香港經濟增長速度下降至2.5%。這實在是太消極的假定。香港雖然是成熟的經濟體系,但絕不應該滿足於每年2.5%的經濟增長。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