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預算案回響】議員建議未來基金作市民退休保障 @ 2014-02-28T0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未來基金 曾俊華
概念:2197億元 , 政府財政預算案
【本報訊】財政預算案預告,隨人口老化,各項開支增加,港府將長期入不敷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提出多項未雨綢繆措施,考慮以2,200億元的土地基金,加上每年撥出盈余,成立「未來基金」作後備資源,必要時推基建救市,更揚言「不排除加稅」。
核心提示:●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林煥光曾俊華在預算案指出,政府的財政狀況雖然在可見將來仍然健康,但同時要留意政府長遠開支須與經濟增長配合,這份預算案平衡地回應了公眾對公共財政的短、中和長期關注。●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預算案平衡民生訴求及政府的能力承擔,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措施,預算案提出相應准備。●工黨主席李卓人形容預算案是「只見磚頭不見人」,批評政府只投資硬件發展,但忽略投資在教育、社福等方面,要求當局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工黨要再商討投票意向。●公民黨梁家傑批評預算案反映政府無魄力和無承擔,質疑「未來基金」是「遠水不能救近火」,公民黨很大機會就預算案投反對票。
曾俊華今早十一時到立法會宣讀下年度預算案,下午三時半舉行記者會解釋詳情。消息指,新一份預算案將調低中期經濟增長,預計未來五年的本地生產總值,增幅會低於過去多年的百分之四,預算案同時一並公布「長遠財政計劃小組」研究結果,包括建議研究擴闊稅基及設「未來基金」,應付未來一旦出現結構性赤字時的不時之需。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中引用「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提出結構性財赤最快7年後來臨。小組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把公共開支維持在本地生產總值(GDP)20%;以及把2197億元土地基金變身「未來基金」(FUTURE FUND);再加入每年盈余,組成「後備財政資源」,紓緩未來政府入不敷支的情況,以便有一定後備資源,可開展關鍵的基建項目,繼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政府亦再檢討其他民生收費,包括19年不曾調整的水費等。
【本報訊】曾俊華在立法會宣讀財政預算案途中,社民連梁國雄突高呼「我要全民退保」,及後更企圖沖向官員席,向曾俊華投擲寫有未來基金字眼的假牙,諷刺曾俊華只管成立未來基金,拒絕提出全民退休保障,結果被主席曾鈺成逐離會議廳。人民力量陳偉業亦在席上高呼「回水一萬」的口號,但僅被主席警告,未有被逐。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後,今日出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回應議員提問。有議員質疑政府成立「未來基金」以支援基建發展,反而忽略其他市民需求,並認為應作市民退休保障。同時亦有議員不滿政府並無提出發展其他具有潛力產業。
     新一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昨日終於揭曉。在備受矚目的公共財政方面,港府一如預期地大幅減少「派糖」規模。不過,預算案立足長遠,為保證本港財政的可持續性,提出了設立「未來基金」以及嚴格控制開支等議題。昨晚,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記者會強調,本港須未雨綢繆應對財政狀況的結構性挑戰,不希望政府出現結構性赤字。(尚有相關報道刊A2-A8版) 香港商報記者 陳正偉
他又表示,與梁振英的財政理念一致;又稱「量入為出」是《基本法》的要求,相信整個政府都尊重。至於預算案中又提及19年來未加過水費、文康設施及環境衛生等收費,是否暗示要加價。曾俊華在記者會中則強調,只是檢討,不一定要加。他亦稱,「未來基金」只是長遠財政計劃小組建議,尚未是政府立場。小組下周將詳細講解構思。
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簡報了「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的重點及主要建議,包括控制開支增長、保障收入以及研究設立「未來基金」等。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認為,政府能夠堅守財政紀律,並未雨綢繆,探討香港公共財政的未來路向,這種積極、理性的態度值得贊許。該會亦認同,要維持穩健的公共財政,香港應從開源、節流、儲備等方面多管齊下;而根本之道是應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拓闊產業根基,提升經濟持續增長的潛力和增值創富的能力。
【信報財經新聞】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可考慮以土地基金為基礎,設立「未來基金」,作為後備資源。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