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幣浮動區間今年有序擴大 @ 2014-02-19T2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跨境
概念:2014年中國 , 上海自貿區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
所謂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是指支付機構依托互聯網,為境內外收付款人之間真實交易需要轉移人民幣資金提供的支付服務。上海市注冊成立的支付機構以及外地支付機構在自貿區設立的分公司,凡取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證的,均可從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
昨日,央行關於支付機構人民幣跨境業務啟動會在上海自貿區舉行。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宣布,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這是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實體經濟發展、便利跨境貿易、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又一項重要舉措。遵循上海自貿區簡政放權的改革思路,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對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實行事後備案和負面清單管理。
《實施意見》將對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實行事後備案和負面清單管理。而首批獲准在自貿區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支付機構,主要源於上海地區去(2013)年獲得跨境電子商務支付試點的8家機構。遵循自貿區簡政放權的改革思路,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對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實行事後備案和負面清單管理。這是金融支援上海自貿區實體經濟發展、便利跨境貿易、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又一項重要舉措。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不斷發展,網購已漸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持卡人開始通過訪問境外電子商務網站來選購中意的海外商品,日益旺盛的「海淘」需求推動了跨境電子支付的發展。此前由於幣種不同需要轉換,對於在線交易的雙方都存在一定的阻礙。而人民幣跨境支付業務的所有環節使用的都是人民幣:人民幣標價、人民幣支付、人民幣結算出境。「支付完成後,我們的清結算系統會根據與境外商戶約定的結算周期,生成結算報表,並通過合作銀行將人民幣結算至商戶的境外銀行賬戶中。持卡人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通道在海外電商網站上購物,體驗和與境內網站是非常相似的。」銀聯電子支付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連平看來,過去境外可能主要是用現金或者是刷銀行卡,將來有可能還可以通過網上支付,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為人民幣在境外的使用提供服務,會大大便利人民幣持有者在境外的消費。
報導引述央行上海總部巡視員孫輝稱,支付機構參與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可以開展金融增值服務、綜合現金管理、綜合支付服務方案等各類創新業務。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不需要事前報央行審批,而是在開展業務的一段時間內向央行備案。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昨天並發布了《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實施意見》,意味自貿區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正式啟動。當中明確,已取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的上海自貿區企業,即可從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經營者毋須事前報備人民銀行審批,只要在開展業務後一段時間內,向央行備案即可。這大大便利企業開拓這一行業(見表)。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公布,在上海自貿區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凡取得網際網路支付業務許\U53EF證的機構 ,都可從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
據了解,細則明確了這一業務的准入門檻,只要是在上海市注冊成立的支付機構,或是擁有自貿區分公司的外地支付機構,且擁有網際網路支付牌照,都可以進行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事前不需要報央行審批,而是在開辦業務後一段時間內向央行備案即可。
為促進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順利開展,在人民銀行總行的指導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制定了《關於上海市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遵照自貿區簡政放權的改革思路,央行上海總部將對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實行事後備案和負面清單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關於上海市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實施意見》,上海市注冊成立的支付機構及外地支付機構在自貿區設立的分公司,只要凡取得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的,均可從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並不只限於上述的五家支付機構。
上海自由貿易區跨境人民幣結算正式起跑!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上海總部18日正式發布《關於上海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實施意見》,這是滬自貿區成立以來公布的首項金融業務細則,未來支付機構在上海自貿區開展的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將實施事後備案和負面清單管理。
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繼去年12月5日跨境人民幣借款和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在自貿實驗區率先落地以後,上海自貿區又一項金融細則即將發布。
作為上海自貿區的一大看點,自貿區內的金融開放創新主要涉及跨境人民幣使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管理等四個領域。市場人士普遍預期,此番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細則最先落地,將為接下來自貿區金融政策細則的陸續公布打了頭陣。
    業界期盼已久的上海自貿區「金改路線圖」已經開始啟動。昨日,央行上海總部在上海自貿區啟動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試點,這不僅標志著自貿區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正式啟動,也是央行自貿區「金融30條」第一個落地的政策。而央行上海總部制定《關於上海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實施意見》,也成為上海自貿區正式獲批以來,公布的首項區內金融業務細則。
核心提示:據東方網報道,2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組織召開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業務啟動儀式,標志著上海市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正式啟動。另據自貿區郵報,這是央行支持自貿區30條第一個落地的政策,央行30條細則計劃「兩會」前出台。
這意味著,以後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消費者就能直接用人民幣「海淘」,國內企業也能直接用人民幣開展跨境業務。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便利跨境貿易、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又一重要舉措。記者 徐秀氛
依據《關於上海市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的實施意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試點范圍不會局限在總部在上海的支付機構,全國范圍內取得網際網路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也可通過在自貿區設立分公司,參與上述跨境人民幣支付試點。央行上海總部將對支付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實行事後備案和負面清單管理。支付機構開展境外人民幣結算業務,事前不需要報人民銀行審批,而是在開辦業務後一段時間內向人民銀行備案。獲准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的支付機構,都需在合作銀行開立一個專門服務於跨境人民幣支付的備付金賬戶。賬戶獨立於支付機構其他支付業務的備付金賬戶,按人民幣跨境支付金額計提一定比例的備付金。
德意志銀行環球金融交易業務大中華區總經理魏凱(CARL WEGNER)表示:「雙向人民幣現金池業務將廣受在華企業的歡迎。我們很高興能夠率先成為蘭精集團的合作銀行,相信這一服務能大大提升該集團的跨境運營。上海自貿區將成為未來的金融創新中心,因此,我們希望與更多區內企業開展合作,也對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潘岳漢表示,第三方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開辦,將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的使用范圍。不僅有利於支付機構拓展海外業務,還能省去貨幣匯兌,降低支付機構的匯率風險,為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提供便利。
昨日上午,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開閘。包括銀聯電子支付、通聯支付、東方電子支付、快錢、上海盛付通5家支付機構分別與5家商業銀行上海分行,以及5家特約商戶簽約。今後在這5家簽約的商戶購物,所有環節使用的都是人民幣:人民幣標價、人民幣支付、人民幣結算出境。
據悉,涉及自貿區內跨境人民幣業務實施細則將包括:第一,進一步簡化區內經常和直接投資項下的跨境人民幣的結算;第二,先行先試區內個人經常項下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第三,明確人民幣境外借款的有關事項;第四,支持上海自貿區總部經濟發展,允許區內企業開展集團內雙項資金池業務,以及經常項下人民幣集中收付創新業務;第五,進一步推進區內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在交易真實背景下,鼓勵上海地區的銀行,與在上海注冊並有網際網路支付許可的支付機構合作向區內人民幣提供結算服務。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