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節後首周理財產品收益回落小 @ 2014-02-08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理財
概念:微信理財通7日年 ,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
微信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產品,春節期間年化收益率均出現大幅下滑。理財通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7%,2月6日見6.779%上市以來新低;余額寶亦無好彩,2月5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6.051%,也創下今年以來新低。
【明報專訊】互聯網金融在內地快速發展。農歷新年期間,騰訊旗下的微信通過「搶紅包」迅速擴大支付用戶群,微信「理財通」憑藉逾7厘高息亦順勢「吸金」,內銀倍感壓力,活期存款不斷流失。各行已紛紛給出轉帳限制,工行(1398)措施最嚴,其以安全為由限存戶每日轉帳1萬元(人民幣.下同),每月轉帳總額不超過5萬元。分析認為,微信和阿里巴巴開發的相關互聯網投資產品,將對內銀活期存款勢帶來威脅。
據《新華網》報導,騰訊(00700.HK)微信上線的春節「搶紅包」火爆,迅速擴大了微信支付的用戶群,微信理財通趁勢而上,成為互聯網金融新晉「吸金大戶」。不過,部分銀行限制其交易額度,截住儲戶資金流向,引發用戶不滿與質疑。
面對騰訊的來勢洶洶,阿里卻顯得相當淡定,對微信理財通的上線並不予回應,同時市場也有傳聞指出,阿里旗下支付寶可能在春節後推出第2款理財產品「定期寶」,定位於90日短天期理財,這項動作被業界視為是反擊微信理財通的狙擊動作,但是支付寶卻強調,推定期寶目前還沒有時間表。
據新華社消息指出,有用戶上月29日登錄微信理財,看到「理財通」7天年度化收益率接近7.4%,比早前買下的余額寶更高,於是打算把錢轉帳至「理財通」。但入數時發現,綁定「理財通」的工行卡每日只能轉出1萬元。此外,工行對單月交易總額作出5萬元的限制,為12家銀行中最低,該用戶存於「余額寶」的都是「活錢」,不明轉帳時受限原因。
據內地傳媒報道,中國證監會周三向被視為微信版余額寶的理財通發出准許批文,當晚大約九時三十分,在微信手機應用程式的「我的銀行卡」頻道內,已經看到增設「理財通」一欄,客戶可以選擇點擊服務。
筆者最近在微信上綁定了銀行卡,並申購了「理財通」,突然感到微信也許很快會顛覆銀行零售,而且速度要比大部分人預計的要快。理財通是實時申購,不限金額(銀行端有限制,具體金額因銀行而不同),延時贖回(2-4個小時,單次贖回限額5萬元,每日可贖回5次),收益率(目前年化超過7%)遠超活期存款,並超過銀行理財產品。理財通剛剛上線,功能還不完善,但筆者相信很快它就可以實現7X24小時實時申購和贖回,並可以直接實現支付和轉賬,在這種情形下,預計很多人的流動資金會全部轉移到理財通中。
據記者了解,目前,有民生銀行(01988-HK)、興業銀行、中信銀行(00998-HK)、工行、招商銀行(03968-HK)、浦發銀行等10多家銀行支援微信支付。用戶綁定銀行卡後,就可以進行理財通的基金購買。
“目前理財通和余額寶這些新興的理財手段都需要綁定銀行卡,銀行可通過設置轉賬金額限制等來讓客戶的資金不能輕易地轉出去,因此更強勢。”廣東某高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金融學教授認為,“但像余額寶可以把投資的錢直接用來消費、購物,不用經過銀行。雖然說理財通現在不可以,但未來不排除騰訊采取創新手段來繞過銀行,讓客戶體驗理財、消費等一站式服務。所以銀行目前這種限額的辦法還能行得通,但往後就難說。”
春節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收益率全面跑贏銀行理財產品,受到投資者的熱捧,多款知名產品均出現天量流入的現象。記者查閱發現,微信理財通年前始終維持著7.3%以上的收益率,最高的一天為1月26日,7日年化收益率高達7.9020%,其次為24日的7.8180%,逼近信托產品的收益水平。盡管余額寶的收益水平低於微信理財通,但也高於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率維持在6.4%-6.5%之間的水平。
南都記者昨日親身體驗,開通微信的理財通業務整個流程需要三步:包括在微信“我的銀行卡”條目中綁定銀行卡並完成認證,之後選擇“理財通”進入理財通頁面選擇存入金額,即可享受到貨幣基金每日帶來的收益。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分類新聞 > 藍籌要聞 > 騰訊旗下微信理財通疑遭部分銀行限制交易額度
然而,長假過去,人們想把銀行卡里的資金轉向理財通時卻紛紛發現,被「日上限額度」和「月上限額度」卡住了。市民蔡小姐告訴記者,昨天她登錄微信理財通,看到理財通7天年化收益率達到6.77%,於是打算把錢轉賬到理財通。「轉錢時才發現,綁定了理財通的工行卡每天只能轉出1萬元。」蔡小姐仔細查詢後才發現,工商銀行還對單月交易總額作出5萬元的限制,「我的『活錢』都是存在余額寶里,和工行卡綁定的,理財通也綁定工行卡。工行把購買額度定得這麼低,想多存錢到理財通都不行了。」
不論「余額寶」的強勢崛起,還是公認未來能夠與「余額寶」「叫板」的微信「理財通」,都對銀行理財產生影響,也使得居民理財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從「余額寶」上線首日吸金3.5億元,到百度理財首日10億元,再到微信「理財通」在系統「宕機」的情況下仍然實現首日吸金8億元,以往銀行理財「看不上」的「低端客戶」為互聯網理財崛起貢獻了大量資金。
微信「理財通」1月22日正式上線後,首日客戶量大到出現網絡堵塞情況。而理財通已經拿出的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余額寶這一現象,也促使不少余額寶用戶開始「資金搬家」,轉移到了理財通的賬戶。
2013年互聯網與金融創新融合的新生態以驚人的速度打開了人們的想象空間。余額寶、理財通等產品依托支付寶、微信等平台呈現出爆發式增長,1元起購的「碎片式」零錢理財使得以往千元起申購的公募基金,以及門檻動輒5萬、10萬的銀行理財產品等都「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紛紛轉戰互聯網理財這一藍海。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