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遏制了發行價格虛高,能否再遏制新股爆炒? @ 2014-01-14T0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新股 發行
概念:新股發行監管 , 新股暫緩發行
【經濟日報專訊】滬指打響2000點保衛戰,本周有33家新股發行(IPO)亮相,為史上最密集,料為大市帶來壓力。針對IPO重啟後出現的問題,中國證監會昨急推3措施,加強新股發行監管。
某券商分析師表示,監管層正式明確將對新股發行詢價、路演過程進行抽查,暫緩了部分新股發行,這對目前資金面緊張、整體走勢較弱的二級市場來說,無疑是利好。他進一步表示,證監會加強對新股發行過程的監管,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市場盲目打新,進一步規范新股發行市場,市場短線提振,長期依然是看跌。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創業板新股匯金股份、東方網力、綠盟科技、恆華科技及中小板的慈銘體檢分別發布緊急公告:根據證監會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措施精神,暫緩新股發行或推遲刊登發行公告,此前預計的發行時間表也將調整。
據《東方早報》報道,「奧賽康事件」的爆發,將才剛試水的IPO(首次公開發行)新政架上了「烤架」,中國證監會緊急對IPO新股「打補丁」,並暫緩了部分新股發行。值得關注的是,擬定於明天發布發行公告的一公司承銷團人士稱,已接到監管機構通知暫緩發行,據悉有5家新股暫緩發行。
    為進一步加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過程監管,證監會12日公布施行《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措施》提出,如擬定的發行價格(或發行價格區間上限)對應的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在網上申購前三周內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簡稱「風險公告」),每周至少發布一次。
「目前,證監會已經對新股密集發行以及新股對市場的負面沖擊開始關注,暫緩五家公司新股發行,緩解市場壓力」,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對不符合條件的公司暫緩發行,反映了證監會對新股發行質量嚴格把關的決心,對A股市場有提振作用。IPO趨緩,緩解市場資金分流,對A股短期流動性利好。
證監會昨日晚間發布了《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稱為進一步加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過程監管,將采取三大措施。包括將對發行人的詢價、路演過程進行抽查,發現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在路演推介過程中使用除招股意向書等公開信息以外的發行人其他信息的,將中止其發行;如果發行人擬定的發行價格對應的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必須連續三周,每周至少發布一次風險提示;此外證監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將對網下報價投資者的報價過程進行抽查,發現違規將列入黑名單並定期公布,並禁止參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網下詢價。
據悉,為進一步加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過程監管,證監會昨晚公布了《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證監會要求,如擬定的發行價格(或發行價格區間上限)對應的市盈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在網上申購前三周內連續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風險公告),每周至少發布一次。
從目前掌握的資訊來看,監管層最為關注的是新股發行價偏高的問題。比如上周五表示“考慮到本次發行規模和老股轉讓規模較大,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出於審慎考慮,經協商決定暫緩本次發行”的奧賽康,以72.99元/股發行價曝光之後,引起了整個資本市場的關注,並在發行當日突然踩下急剎車。
【NOW新聞台】內地重啟新股發行後,首只新股被中國證監會叫停。中證監指,新股發行市場化,不等於放任,要求新股合理定價,並控制舊股發行比例。有分析認為,反映中證監高度關注主要股東藉上市出售舊股套現。
上周日晚間,證監會對新股發行的過程監管將再度加碼。證監會發布實施《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證監會公告[2014]4號),在詢價、路演、報價、風險提示等環節對發行人、中介機構實施更為嚴格的行為監管,從盡責履職、信息披露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內地傳媒引述中證監相關人士指,江蘇奧賽康的新股發行,有股東直接套現逾31億元人民幣,令中證監主席肖鋼關注,暫緩奧賽康的新股發行。網下配售結果顯示,奧賽康定價72.99元人民幣,對應2013年市盈率約46倍,集資逾8.6億元人民幣。對今次暫緩上市,公司解釋,今次發行規模及舊股轉讓規模較大,決定暫緩新股發行。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