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警惕流動性風險 @ 2013-12-31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債務 政府 審計署
概念:責任的債務6萬6500億元 , 2012年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
若計及或有負債,至2012年底,政府總負債達27萬億元,占去年經濟生產總值約五成三,但審計署指,政府需要承擔的債務,最終可能低於上述提及的水平,並相信負債率僅39.3%,沒有超出國際標准的60%,整體政府性債務風險仍然可控。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3〕20號)要求,在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審計署於2013 年8 月至9 月組織全國審計機關5.44 萬名審計人員,按照「見人、見賬、見物,逐筆、逐項審核」的原則,對中央、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5 個計劃單列市、391 個市(地、州、盟、區)、2778 個縣(市、區、旗)、33 091 個鄉(鎮、蘇木)(以下分別簡稱中央、省級、市級、縣級、鄉鎮)的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了全面審計。審計內容包括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以及債務人出現債務償還困難時,政府需履行擔保責任的債務(以下簡稱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人出現債務償還困難時,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以下簡稱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此次共審計62 215 個政府部門和機構、7170 個融資平台公司、68 621 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2235 個公用事業單位和14 219 個其他單位,涉及730 065 個項目、2 454 635 筆債務。對每筆債務,審計人員都依法進行了核實和取證,審計結果分別征求了有關部門、單位和地方各級政府的意見。
陳塵肇介紹說,對當前中國政府性債務管理現狀,審計機關已向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提出四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建立規范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實現陽光、規范融資;二是把政府負債作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和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將地方政府性債務狀況納入黨政領導干部問責范圍;三是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四是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制定化解債務風險工作方案。
206988.65億元。其中,政府性債務管理中主要存在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增長較快等四方面的問題。
    針對上述情況,審計機關已向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建議:一是建立規范的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責任制,嚴肅責任追究。三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穩步推進投融資、財稅等體制機制改革。四是建立健全債務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妥善處理存量債務,防范債務風險。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12月30日訊,中國國家審計署周一下午公布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全國政府性有償及或有債務總額30.27萬億,其中地方17.89萬億。分析人士表示,政府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規模低於預期,對城投債或許是利好。
關於如何加強對政府性債務的審計監督,陳塵肇表示,全國審計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對政府性債務的審計監督,建立起對政府性債務「借、管、用、還」各環節的動態化、常態化審計機制,並將政府性債務審計與中央財政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化解地方債列為明年6大經濟任務之一,指出要將加強源頭規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並要求省區市政府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冀大力制約地方政府的盲目舉債沖動。
劉尚希表示,除了存量債務審計,和政府性債務相關的方方面面都應體現「透明」二字,「過去債務是什麼情況?將來打算借多少?借了干什麼?怎麼借?怎麼還?這些問題都必須有透明的規劃。」他強調,只有這樣,政府性債務風險才能得到有效約束。
大陸審計署指出,審計結果顯示,政府性債務是經過多年形成的,在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從大陸經濟發展水准、政府性債務的現狀和資產與負債的相互關系來看,目前大陸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部份地方亦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審計署:政府性債務管理存債務增長較快等四問題
在審計中,國家審計署發現,政府性債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增長較快;(二)部分地方和行業債務負擔較重;(三)地方政府性債務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四)部分地方和單位違規融資、違規使用政府性債務資金 。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審計署今日發布了《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審計署新聞發言人陳塵肇就有關內容答記者問時指出,由於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不夠清晰,投融資體制、價格形成機制不夠完善,政府或有債務規模比較大。
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增長較快。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105789.05億元,比2010年底增加38679.54億元,年均增長19.97%。賈康表示,地方政府性債務以後會得到遏制,債務監督
審計署是在介紹中國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時透露上述信息的。審計署當日公布了對全國政府性債務的審計結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6988.65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256.49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6504.56億元。
國家審計署周一公布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有20.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9.8萬億元,地方10.9萬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7萬億元。
12月30日電(記者 張曉松)審計署30日向社會公布了中國政府性債務情況,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把債務鋪陳在陽光下,不僅用事實回應了社會上的種種猜測和疑問,也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實事求是、高度負責的態度和正視矛盾、防控風險的信心。
審計署資料顯示,截至2012 年底,大陸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與當年GDP(518 942 億元)的比率為36.74%。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大多有相應的經營收入為償債來源,只有在被擔保人和債務人自身償債出現困難時,政府才需承擔一定的償還或救助責任。
那麼,我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目前究竟有多大,風險是否仍然可控?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3》指出,截至2012年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總債務總額達27.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53%。其中,地方政府債務19.94萬億元。而地方政府債務主體部分來自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余額接近14萬億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