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發改委:十二五拚達陣有4大挑戰 @ 2013-12-27T0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發改委
概念:大陸今年經濟成長 , 2013年全年經濟增
大陸國家發改委預估,2013年大陸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料達7.6%左右,超過官方年初訂定的7.5%目標。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25日向全國人大報告時透露今年的GDP預期數字,盡管小幅超過官方目標,但展望2014年,他提醒經濟下滑的壓力不容忽視,同時指產能過剩和地方債持續為經濟隱患。
大陸、十二五計畫、五大挑戰、發改委
    蘇州的行政級別雖是省轄市,而經濟總量相當於西部地區一個省。以今年上半年經濟總量看,在包括4個直轄市在內的大陸各城市中,蘇州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高於深圳、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進入後工業化時期的蘇州,正在迎來轉型升級的換擋期,不能再簡單地追求經濟總量和規模的增長。」蘇州市發改委主任游膺介紹說,適當降低增速可以為結構調整提供空間,而追求更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又需要保持適度的增速。按照「十二五」發展規劃,蘇州年均增速控制在10%,前兩年,GDP增速都在10%以上,今年預計9.8%,明年預期9.5%,兼顧發展和轉型的總體要求。
趙秀池:跟我做市場課題,講資源,我2010年做的課題,加快優質公眾資源配置,剛才我們講資源,北京集中全國各種優質資源,當時梳理首先是人口,2009年常住人口1755萬,因為2004年2020年規劃,2020年北京市人口1800萬,提前10年達到人口控制目標,那幾年一個首堵出現,交通擁堵,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大城市病出現了,實際上領導也發現這個問題,當時梳理各種資源,包括首都區位優勢,所以他集中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包括金融街金融中心商業中心,買東西,交通中心。他集中各種中心,所以優質公共資源聚集導致北京房價居高不下,房價差異,比如說三環唯一一個樓盤是6萬5,四五環3萬,五六環差不多2萬,區位城市資源反應,從全國角度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京上廣控制不住,全國角度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階段,53%,北京已經86.2%,應該是城市化發展後期,按道理北京人口往外走,首都這麼堵,環境霧霾這麼嚴重,為什麼不走?實際上跟他資源有關,我寫過一個小段子講這個問題,為什麼北京人到現在,2009年1775萬人口,2012年2069萬,三年增加300多萬,包括做課題戶籍人口常住人口外來人口都集中在核心區,所以北京有區位問題,咱們項目中心城,人口梳減要往新城梳減,請發改委、交通局、衛生局等負責同事閱,涉及到醫療、交通,包括住房、供地,所以這些意見都落到各委辦規劃,現在東城十二五人口梳減計劃,這個原因我總結一小段,人往高處走,都往北京流,一曰收入高,二曰教育優,三曰機會多,人多車擁堵,上班上學苦,人人都看透,不願往走,跳出北京看北京,跳出房地產看房地產。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京召開絲綢之路經濟帶思路研究座談會,標志著從國家層面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問題正式啟動。據悉,此項工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共同牽頭,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具體承擔前期研究任務;在空間走向上,初步形成以歐亞大陸橋為主的北線、以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主的中線、以跨國公路為主的南線三條線;國內區域范圍目前包括西北五省、重慶、四川、內蒙和兵團,還將擴展到其它省區。兵團發展改革委已就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拿出了工作方案,研究報告正在制定中。
國家提出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設想後,好多地方都想爭取。連雲港人打出「龍頭牌」,極力推介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地位,圍繞「示范」做好制度培育、設計,並通過與哈薩克斯坦共建「合作園區」,催熟了一個國家戰略「順利落地」。今年,他們又利用我國加大與中亞地區緊密型合作,邀請國務院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作「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目前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