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美股掃瞄》美股消息面:美失業率降、消費者信心升 @ 2013-12-07T1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失業率 美國 就業 非農
概念:職位增加20萬3000個 , 美國11月失業率降至5年
盡管美國非農業職位增長強勁,失業率顯著降至7%,創五年新低,但經濟復蘇憧憬蓋過退市陰霾,美股扭轉連日來跌勢,周五早段顯著反彈,道指漲153點,至15,975點;納指漲36點,至4,069點。「債券大王」格羅斯認為,聯儲局本月十七至十八日議息會議啟動退市機會參半;「投資大師」韋恩更「轉軑」唱好美股,認為若經濟增速保持2%或以上,明年美股有望更上一層樓。
國11月份非農就業繼續穩步增長,失業率下降。這作為美國經濟增長加速的一個信號,這可能引起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內部圍繞本月是否應當削減購債規模的更激烈的爭論。
美國周五出爐的11月就業報告報喜,失業率續降到7%寫下5年新低,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也高出預期,另10月個人支出月增0.3%。此最新數據反映經濟情勢走強,使聯准會本月集會決定著手縮減購債的機率大增。
1. 美國就業市場已有起色,但不能得意忘形:幾年來就業市場一直在緩慢地穩步好轉。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美國11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18萬人,接近10月份20.4萬人的巨大增幅,而10月份是非農就業數據連續第三個月有令人鼓舞的表現。預計11月份的失業率將降至7.2%。受政府停擺相關因素的影響,美國10月份失業率小幅升至7.3%。
技術面背景暗示可望實現潛在上破,因為日圖RSI業已早於殖利率上破相應的趨勢線阻力位,並正試圖突破65關鍵位 – 暗示殖利率將重拾升勢。但我們必須提出警告,美國將於明天8:30AM ET公布非常重要的11月就業報告。市場目前預期非農就業新增18.5萬人,失業率為7.2%。一旦此報告表現眩目,可能引致美聯儲或許考慮提前淡出量化寬松的猜測,轉而可能推高美債殖利率和美元。相反,如果結果令人失望,殖利率可能受阻於前述2.89/90%,並再次調頭向下。
【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勞工部預定今晚9點30分發布11月就業市場報告。經濟學預期,11月失業率將達7.2%,非農業新增就業人數將達18.4萬個。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在「小非農」ADP就業報告出爐後評論稱,就業市場對政府關門和債務上限等問題表現出了驚人的彈性,企業似乎都安然度過了政治僵局。如果美國未來數月就業持續增長,那麼這可能會給美聯儲開始削減QE打開綠燈。
美國勞工部昨公布,11月新增20.3萬非農職位,失業率下降至7.0%,較10月跌0.3個百分點。根據路透社調查,市場原預計上月增加18萬個職位,失業率則跌至7.2%。失業率下降主要推動力之一是政治危機觸發的聯邦政府關門風波終結,政府員工重返工作崗位。
經濟數據面,美國勞工部宣布,11月非農就業人數環比增20.3萬。據彭博社調查,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為環增18.5萬。10月非農就業環增20.4萬。此外,11月失業率為7.0%,經濟學家對此的平均預期為7.2%,10月失業率為7.3%。
此外,隨著本周行情接近尾聲,超級周壓軸大戲也將於今晚上演。香港時間晚間21:30美國方面將公布重磅數據非農就業報告及失業率情況,市場將再次迎來爆發性行情。從目前得到的最新市場預期,多數市場分析人士對於本次非農的就業人數的增屬大約在18萬人。這一預期相比上月公布的20.4萬人有所下降,而失業率方面也預計下降0.1個百分點。不過,預期也能是預期,具體還需實際公布的結果。但不過數據如何,美聯儲中旬召開的新一輪議息會議即將臨近時,作為美聯儲最為注重的就業數據表現如何,也將引發新一輪市場關於QE何時縮減時間點的判斷。因此,非農數據的表現如何也將使得近期多空拉鋸行情出現明朗化。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0.3萬人,失業率下降0.3個百分點至7%。據路透社調查,經濟學家原預估非農就業將新增18萬人,而失業率則是降至7.2%。
新浪財經訊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0.3萬人,預期增加18.5萬人;失業率降至7.0%,預期為降至7.2%。美國11月失業率為2008年11月以來最低,由於美國11月非農就業向好,市場認為美聯儲將於近期考慮退出QE刺激政策,現貨
本月6日公布的美國11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遠超預期,失業率降至五年新低。有「美聯儲通訊社」(FEDWIRE)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聯儲報道記者JON HILSENRATH歸納了以下五大要點,它們也是11月非農就業報告透露的五個重要信號: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