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信誠基金:對於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一些認識 @ 2013-12-01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改革 重啟 上市 市場 新股發行 證監會
概念:重啟50 , 中國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
中國大陸官方為整頓與改革A股市場,過去1年的時間里暫停新股IPO,許多企業與券商憋得發悶,紛紛設法另尋上市之道。昨(30)日大陸證監會發布新股發行改革意見稱,預計至2014年1月底,約有50家企業能夠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宣告A股即將重啟IPO。
證監會明確IPO重啟時間,在2014年1月陸續安排公司上市,這也是市場預期中的利空消息,對主板市場沖擊不大,對創業板沖擊較大。
11月28日,本報率先獨家報道了IPO有望在近期重啟。昨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A股IPO重啟正式進入倒計時!強化信息披露,「25%規則」退出等成為本次改革的亮點。意見發布後,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進行相關准備工作,才會有公司完成相關程序。預計到2014年1月,約有50家企業能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
昨天證監會同時發布的,還有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推進優先股試點以及借殼上市審核嚴格執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標准的通知,但這其中最重要也是市場期待已久的,顯然是IPO重啟。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明確了股票發行將從核准制逐漸向注冊制過渡的改革方向,同時表明IPO將在新規則下重啟。對於發審制度改革,股市投資者盼望已久。注入市場化因子,對於對沖核准制負面效應作用巨大。核准制弊端早已顯露無遺,一方面,強烈行政意志的干預,導致行政視角而非市場視角成為IPO核心標准,上市被看作地方政績,退市被視為有損地方形象。行政視角極大擾亂了資本市場正常的監管秩序,該退市的退不了,不該進場的想方設法擠入,股市對資源配置的基礎功能被削弱;另一方面,核准制抬高了資本配置的門檻,造成了普遍的「制度溢價」,投資者在交易市場中的風險因此無端放大,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這一股市應該秉持的基本原則被保護企業利益取代,惡化了股市投資氛圍。在中小投資者的財產性收入機會被制度性剝奪的同時,股市也失去了分散流動性、平衡收入分配的功能。
【本報訊】暫停了約1年的內地新股市場終於重新壟動。中國證監會昨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證監會發言人表示,上述改革意見公布後,需時約一個月進行相關准備工作才會有公司完成相關程序,預計至2014年1月底,有約50家企業能夠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
我想這兩個堰塞湖的問題怎麼解決?它們分別是懸在中國社會頭上的劍,都是非常難得的,有大量的財富,我們改革開放初期非常窮,大量的企業資源,全球交易所都到中國來挖上市公司。最近我們聽到一個故事是波蘭交易所到中國來找上市公司,上市資源,我覺得簡直是不可思議。但是,因為我們金融市場不發達,使得這兩個堰塞湖都變成了高風險的問題,唯一辦法就是打通堰塞湖,最主要的辦法之一就是三中全會指出的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也就是說我們要推動中國經濟和金融的雙重轉型。我們未來的資本市場框架,大致的藍圖現在不是要強調頂層設計嗎?應該就是這個樣子,上面是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市場,底下是區域性股權市場和券商櫃台市場。
針對市場關心的新股「三高」問題,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說,此次改革通過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平衡供需,抑制高定價。一方面,新股發行快慢、多少更多地由市場決定,使發行價格更加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另一方面,推動老股東轉讓股票,增加單只新股在上市首日的供應量。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