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外媒熱議三中全會 @ 2013-11-10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改革 三中全會
概念:會議11月9日 ,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今日在北京開幕。會議將討論中國新一輪改革方案,被譽為是繼70年代末鄧小平開啟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最有突破意義的改革動作。北京智庫鞏勝利對《蘋果》表示,三中全會將有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但主要是經濟,不觸及經濟發展「瓶頸」的政治體制,故難稱突破;鞏認為如此改革縱有成效,亦難以持久,「你對她(三中全會)期待越大,你的失望就會越大」。
改革就是要解放生產力,而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市場,壓抑活力,束縛生產力的發展。「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的改革探索,使改革的方向越來越明晰。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1993年11月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搭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十年後的2003年召開了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開啟了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新航程。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記者 陳承編譯報道)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今日開幕,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家、CNN電視台主持人、《時代雜志(TIME)》主編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觀察,於8日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撰文指出,隨著北京對當前政治和社會議題情勢的察覺,中國必將實施一系列措施進行改革。文章指出,於今日開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三次改革的重要推動力」。文章編譯如下:
中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有關上海自貿區的相關內容已寫入三中全會的會議初稿中,作為「改革試驗田」的上海自貿區,涉及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與金融改革等多方面內容,此次三中會議文件可能會明確此一改革思路,而這也將為上海自貿區的改革理念的推廣,打下基礎。
報道從歷史的角度來闡述中國將進入改革的「全面新階段」。報道評論指出,在1978年召開的三中全會上,當時新上任的領導人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在1993年的三中全會上,鄧小平的繼任者江澤民實施了進一步的改革,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而推動中國加入到全球經濟中。
報導提到,35年前,發端於大陸11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此後35年間,7次三中全會,改革,是不變的主題詞。也正因此,在中國的政治上,「三中全會」幾乎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35年後的今天,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迎來18屆三中全會。
在一些媒體賦予三中全會較高期望的同時,也有媒體持相對「謹慎」的態度。這些媒體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改革仍面臨困難,改革發展不會一蹴而就。新加坡「亞洲新聞網」刊文稱,鑒於目前中國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真正的變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來,預計改革會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部分三中全會都聚焦在經濟改革的議題上,而政治討論涉及較少。經濟議題上,農村和城市基本各占一半。其中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五屆三中全會和十七屆三中全會都主要討論了農村的經濟問題,例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農村人民公社、十五屆三中全會的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濟體制,以及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改革的全面表述。
10月份起就開始議論中共三中全會的《產經新聞》說,三中全會的關鍵在於國企是否改革和領導層是否斬斷黨內實權者與石油、電力、銀行這些既得利益層的互利關系問題。
1978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企業改革
而習近平面對的風險就在於,將自己塑造為中國的傑出領袖並引發如此高的改革預期後,如果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達不到鄧小平時期的程度,他將會受到責備。加州大學 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勞福頓(BARRY NAUGHTON)最近在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的中參館(CHINA FILE)網站上撰文稱,習近平的公信力面臨風險,如果不能推出重要經濟改革措施,習近平領導班子很快就會被視為在倒退,甚至脫離了中國的實際經濟問題。
三中全會吸引了廣大民營企業家的關注,包括泰康董事長陳東升、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在內的多位企業家都達成共識:期待改革,並且希望新「三中全會」產生像「十一屆三中全會」一樣的作用。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為期四天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今日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將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總體部署。外界預期,此次全會將制定中國未來十年全面改革的行動綱領,帶領中國進入一個歷史轉折點,所涉改革內容之廣、之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而就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官媒《人民日報》昨天刊登題為《如何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萬字長文,重申習近平「兩個不能否定」論述,並再次發出消除分歧、凝聚共識的改革之聲,令外界對此次會議給予更多矚目和期待(詳見另稿)。(尚有相關新聞刊A8、A10)
據悉,三中全會提出的綜合改革方案主要包括: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對經濟干預的行政改革;以破除行業壟斷、加大國企市場化為主的經濟改革;推動城鎮化的戶籍、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地方法院財權人權獨立於各地政府、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司法改革。
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歷屆三中全會,都把推進改革開放作為主題。
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9日在北京開幕,會議將持續4天,於12日閉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進行工作報告,這是他自今年3月接掌黨政軍最高權位後,首次代表政治局述職。北京當局在會議前頻頻釋放改革訊號,外媒普遍認為,這是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最重要的三中全會。
海外分析家認指出,三中全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新領導人第一個展示其改革議程的機會,如何安排不同改革實施順序以及闡明部分重要的經濟改革概念,諸如新型城鎮化、財政改革和土地改革等,將向海內外發出中國未來5至10年的的政策藍圖,而全會結束後,明年將是若干重點改革領域取得進展、從而建立市場對結構性改革信心關鍵一年。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11月9日訊,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今起召開。中新網今日刊發《十八屆三中全會今開幕 全球關注中國改革再出發》,文章稱:本次會議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在中國改革挺進深水區和攻堅期的當下,此次會議被各界寄予厚望。本次會議將解決中國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改革的方向性和路線性問題。
新華社報道,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主要議程,是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
十八大三中全會在改革的步伐和力度方面是否真能超越以上兩次三中全會,中國以及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