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京七條」穩房價全面升級成樓市調控「新藥」 @ 2013-10-26T1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北京 京七條 自住型商品 調控 型商品房
概念:加快自住型商品住房建設 , 2013年10月25日北京市
10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門發布《關於加快中低價位自住型改善性商品住房建設意見》,明確加快自住型商品住房建設,通過「限房價、競地價」的方式,加大房屋供應力度。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穩房價」的決心堅定不移,在既定政策的執行上將進行全面升級和強化,同時推出7條具體措施。專家認為,北京市一日之內連續兩次出台新規劍指樓市,並且首次在抑制需求的基礎上,增加限價供給,真正從供需兩端抑制房價,是對建立樓市調控長效機制的有益探索。
盡管月度環比漲幅已經開始收窄,但仍居高不下的同比漲幅,終於讓北京成為出爐升級版調控政策的首個一線城市。昨日,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市國土局等多部門發布《關於加快中低價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同時市住建委還首次披露了已經開始實施的七條升級版調控措施(以下簡稱「京七條」),從確保供應、價格調控、監管查處、信息披露等方面全面升級北京樓市調控。業內表示,作為首個升級措施,京七條的出爐,很有可能為其他房價快速上漲地區提供借鑒,成為新一輪調控措施的樣本。
    華西證券首席投資顧問沈磊在做客大智慧財經《新聞解碼》時表示:業績確定性比較強的地產股今年以來一直抬不起頭的重要原因就是市場擔心新的調控機制的出台。那新聞里雖然提到的只是北京的京七條,但也可以從中看出一些未來地產調控的思路和方向。增加自住型商品房的用地供應可以滿足部分剛需,加上對投資性需求的抑制,未來整個地產行業的蛋糕將變小,全行業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從而也將加劇房地產企業的分化,形成行業內的重新洗牌。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聯合下發「京七條」,明確北京市今後將加快發展建設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自住型商品住房;銷售均價比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低30%左右;符合限購政策在北京市具有購房資格的家庭,均可購買。
在北京執行最嚴厲「國五條」七個月後,近日旨在緩解剛需購房壓力的「京七條」高調亮相。一邊是不斷加碼的房地產調控新政,一邊卻是北京房價連創新高。在此情形下,房地產是否仍有投資空間?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數輪房產調控政策,必將進一步施壓房地產投資的熱情。
就在多地房價控制目標被指無法完成時,北京昨天高調發布「京七條」,大力推動限價房政策。綜觀「京七條」全文,核心要素政府力推的「自住型商品住房」價格較同地段、同品質的商品房下降三成,且申請范圍向非京戶籍家庭開放。
就在10月23日,北京市出台「京七條」,這被視為北京樓市調控的全面升級,也被視為調控加碼的風向標。
分析人士認為,北京房市調控全面升級,將采取七大措施,完善現有調控政策執行機制,同時大力推動限價房政策,料上海和廣州有可能在近期出台政策,對原有調控措施予以強化。而北京鼓勵單位將自有用地用於自住商品房建設以增加供應的措施,令在北京擁有較多自用地的企業大幅受益。另外,北京今明兩年推7萬套自住型商品房,售價較周邊商品房低約30%,料明年北京一半以上商品住房銷售可能會降價三成。
國家統計局22日公布,9月京滬穗深四大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均超過20%。北京市次日便發布升級版調控措施“京七條”。 早報記者 蘭卉 圖
在我們看來,此次北京住建委頒布的這則文件,其最大的亮點並不在於所謂的自住型商品房,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從中反應出房地產調控正在從中央轉向地方的這種趨勢變化。以往的房地產調控,總是從中央層面對所有城市制定統一的標准(即通常所說的一刀切),這就造成了各個城市之間的冷熱不均,而目前這種中央制定一個籠統的目標(例如房價控制目標),具體執行則下放給各地政府牽頭落實,在中央政府制定的大框架下,各個地方政府根據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性政策,前有深圳(樓盤)八條,現有北京七條,都是對這種框架的一種回應。從過去的兩限房到現在的自住房,北京正在摸索出自己的一條以限價房(自住型商品房本質即限價房)為核心的保障房建設脈絡,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此項工作將作為北京保障房建設、乃至於房地產市場調控中的長效機制被推進。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