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學不乖?新科諾貝爾經濟學家警告:全球仍見 @ 2013-10-16T1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諾貝爾經濟學獎 獎得主 諾獎
概念:諾貝爾經濟學獎10月14日 , 諾獎得主席勒
一邊目睹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醫學獎(生理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再次被美國、英國、德國、比利時、以色列等西方國家學者「壟斷」,一邊遭受著大陸「有數據有案例」的科研黑洞的沖擊,每位海內外華僑華人都是同樣的「憤怒」、「痛心」與「錯愕」。從感情的角度,我們盼望在華裔科學家之外,中國本土學者也能在科學類諾獎上實現「零的突破」,但回到理性的角度,我們也比誰都清楚,一個腐敗的科研體制又如何孕育得了諾獎得主?
在評論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結果時,英國金融時報稱,把法馬和席勒同時列為諾獎得主,就好比讓凱恩斯和弗里德曼分享諾獎。
資產錯誤定價能引發金融危機,禍延全球經濟,從5年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足以證明。若能正確判斷資產價格,便能有效察覺市場機制是否失靈,從而避過危機。美國3名經濟學家漢森(LARS PETER HANSEN)、法馬(EUGENE FAMA)和席勒(ROBERT SHILLER)為人們更深入理解資產定價奠定重要基礎,不僅為學術研究貢獻良多,更改寫了人們的投資習慣。3人昨日獲頒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美國學者連續14年膺經濟諾獎得主。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