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因何獲獎? @ 2013-10-15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概念:3位美國 ,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美國經濟學者薩金特(THOMAS SARGENT)和席姆斯(CHRISTOPHER SIMS),他們因研究經濟與政府政策之間的因果關系而共享殊榮。
資產錯誤定價能引發金融危機,禍延全球經濟,從5年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足以證明。若能正確判斷資產價格,便能有效察覺市場機制是否失靈,從而避過危機。美國3名經濟學家漢森(LARS PETER HANSEN)、法馬(EUGENE FAMA)和席勒(ROBERT SHILLER)為人們更深入理解資產定價奠定重要基礎,不僅為學術研究貢獻良多,更改寫了人們的投資習慣。3人昨日獲頒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美國學者連續14年膺經濟諾獎得主。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瑪簡介
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曾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股價的波動往往比股息更高,而股市的總市值與該國GDP之比是一個良好的估值指標,當比率低於50%,市場顯著低估;比率介於50%~75%,市場溫和低估;比率在75%~90%時市場估值合理,高於90%則高估。
90: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年紀最大的獲獎者為里奧尼德•赫維克茲,他在2007年獲獎時已有90歲高齡。他也成為歷史上所有諾貝爾獎當中最大年紀的得獎者。
據報導,在經濟學獎得主中,美國人的數量成為絕對的第一。而自2000年以來,每一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有美國人的身影。
核心提示:說芝加哥大學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搖籃」絕不為過,該獎自1969年開始頒發以來,總共有11名得主來自該高等學府或與其有關,包括剛在上月辭世的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高斯。
74歲的法瑪專長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與資產定價理論,主要研究領域為投資風險與報酬間的關系,以及投資組合管理的弦外之音。法瑪因提出「有效市場假說」聞名,近年一直被視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熱門人選。
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於今(14)日下午7時公布,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由美國三位學者獲得,分別是芝加哥大學教授法瑪(EUGENE FAMA)、耶魯大學的席勒(ROBERT SHILLER)和芝加哥大學教授韓森(PETER HARSEN),表彰三人在資產價格經驗分析上的卓越成就。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劉仲華李玫憶】瑞典皇家科學院14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尤根・法馬、拉什・漢森教授和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希勒,以表彰他們對金融市場中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瑞典日報》14日稱,「預料未來幾天或幾周的股票或債券的價格是不可能的。但對它們未來3-5年的價格走勢進行預測則是可能的。這些令人吃驚而又充滿爭議的理論是今年經濟學獎得主的貢獻」。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