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前8個月全球與中國內地跨境人民幣貿易增48% @ 2013-09-27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倫敦 香港
概念:香港9月27日 , 離岸人民幣市場人民幣
合作小組的代表回顧了國際人民幣市場的最新發展。與會代表指出跨境貿易結算及人民幣產品和服務不斷擴大,當中以外匯交易及對沖和其他投資產品種類的增加最為明顯。從企業及金融機構更多使用人民幣的情況可見,市場的流動性和參與者對人民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中國人民銀行和英倫銀行簽訂人民幣與英鎊互換協議,以及金管局優化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以提供即日交收(T+0)的隔夜資金,均對這些發展有所幫助。人民幣業務發展的前景非常樂觀,並將繼續受惠於中國當局正在推動的開放措施以及中國內地跨境資金交易渠道的增加。就此,合作小組代表歡迎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安排的擴大,這會為香港及倫敦的資產管理業提供新機遇。
由私營機構代表組成的香港與倫敦推動國際人民幣業務發展的合作小組26日在此間召開第三次會議,探討如何加強合作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本報特訊】金管局署理行政總裁余偉文,出席香港倫敦人民幣論壇時指出,香港作為內地的大門,已成為跨境資產管理中心,以及成為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基金經理的基地。但他強調資金不一定會留在本港,又指出倫敦作為香港的伙伴,當有資金有意進入內地投資時,雙方應該尋求協同效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易)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速,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瑞士蘇黎世及盧森堡皆有意成為歐洲人民幣交易中心。倫敦金融城市長葛若傑(ROGER GIFFORD)昨日訪港時表示,倫敦樂見包括上海在內的其他城市發展人民幣業務,相信可擴大人民幣流動規模及交易量,實現2+2大於5的效果。
上海目前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全國最全的交易所、銀行間市場和要素市場,人民幣國際化迫切需要上海作為回流的目的地和集散地。隨著「金十條」和上海配套「42條」在自貿區的先行先試,極有可能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率先建成一個龐大的金融資產緩沖區和蓄水池,完善人民幣的全球循環路徑,逐步實現金融資源的全球優化配置,為人民幣國際化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在國內外部分增量金融資源正在或可能流向上海的情況下,上海應對標倫敦、紐約,借鑒我國香港經驗,淡化行政干預,著力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加快金融市場的開放。在與北京、天津、深圳等國內金融中心形成有效分工的基礎上,盡力避免與香港的同質競爭,盡快實現功能互補。假如滬港能形成以現貨與衍生品為各自核心業務的分工協作格局,則上海和香港的合成影響力將可比肩紐約和倫敦。屆時,上海將發展成為主要為國內實體經濟服務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則在強化港深經濟一體化的基礎上,鞏固華南金融地盤,做強衍生品市場,以期實現滬港共贏共榮,進而在世界金融版圖中形成滬港兄弟攜手抗衡紐約、倫敦的格局。
另外洪丕正表示, 今年以來, 人民幣在全球的活躍度提升, 但英國的人民幣資金池較香港小 , 因此歐洲用量仍不大 . 他指, 業界表示會支援英國擴大資金池, 短期可向香港銀行拆借, 利用香港資金池, 長期要靠貿易融資等方法 .
現在有輿論認為,上海自貿區內可能設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會點燃新的一次境外人民幣中心的競爭熱。香港、新加坡、台灣、倫敦、法蘭克福等,都在競爭。這對台灣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自貿區內積極探索金融改革路線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自貿區的主要特征是「境內關外」,「關外」就是指海關管理之外,一般是在國境內劃出的特殊封閉區域,在區域內以及區內與境外實行自由貿易,不征收關稅,但與境內則采取完全隔離。既然是「關外」,也完全可以從事「離岸金融」,因此,自貿區可以采取「保稅區+離岸金融中心」的做法,既賦予自貿區新的業務范疇,也可以試水人民幣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可兌換等,為未來中國的金融改革探索可行之路。分析認為,未來上海將有機會成為一個類似於香港的另一個離岸人民幣市場。「相比香港、新加坡、倫敦等人民幣離岸中心,在我國自貿區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更有利於我國監管部門的監控和管理,更能為我們提供有價值的經驗。」趙慶明說。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訊/踏入二十一世紀,香港金融業令人矚目之處,是在最近數年,成為內地以外最大、流動性最高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國家「十二五」規劃特別提到,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而香港亦肩負起配合國家穩步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試驗場」。因此,香港可以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政策,以本身獨特的優勢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藉此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離岸人民幣交易市場無疑成了人民幣跨境交易增長的核心引擎與寬闊平台。以開通不到4年的首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中國香港為例,據BIS的報告,目前人民幣在香港的使用規模已超過港元。截至去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高達6000億。此外,過去3年,財政部在中國香港累計發行了570億人民幣國債,內地和香港企業在港發行的以人民幣作為結算單位的「點心債」也大幅增加。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披露的最新數據,截至目前,香港金融市場上「點心債」共202期,規模合計1956.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繼中國香港之後,新加坡已成國際市場上第二大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同時倫敦、東京、悉尼等也加入到設立下一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角逐之中,人民幣海外交易平台漸次拓展。
此外,倫敦金融城在不斷地與企業和投資者接觸,提升其對倫敦市場所提供的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認知,以及對與倫敦人民幣市場發展相關的技術、基礎設施、制度資訊的了解。
鑒於中國日益提升的經濟影響力,人民幣國際化不可避免。倫敦金融城在這方面已經和中國方面合作多年,並讓倫敦業界逐漸意識到關於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性。我們非常歡迎RQFII試點項目能夠擴大至倫敦,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合資格投資者能夠在倫敦離岸市場籌集人民幣資金,投資於中國的在岸證券市場。另外,兩國央行今年簽訂的貨幣互換協議,將有助於支援人民幣境外資產池及其全球流動性,給予市場人士更大信心,進一步支援雙邊貿易和投資活動。這些改革均表明決策者已意識到倫敦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全球領先地位。
所以,必須進一步發展人民幣離岸金融業務。香港已經初步成型。倫敦、新加坡已經起步,瑞士也將要開始建設。台灣也不應該錯失機遇。最新的消息是,德國總理對此很感興趣。建設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未來可以從倫敦、瑞士開始,然後向法蘭克福和巴黎兩個更重要的金融中心推廣。
而在2012年末的一次論壇上,法國央行行長諾亞還公開表示,巴黎正積極尋求成為繼香港地區、倫敦後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目前,巴黎市場的人民幣存款規模為100億元,成為倫敦之後歐洲第二大人民幣資金池。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