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上海自貿區將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先行先試 @ 2013-09-06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 人民幣
概念:9月27日 , 上海自貿區人民幣自由兌換
【文匯網訊】華爾街日報中文網9月5日在微博上透露,中國將允許上海自貿區內人民幣自由兌換。
《法新社》引述知情官員消息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上海自由貿區內可以首度試行資本帳自由兌換。在自貿區注冊的公司,可以開立特別帳戶以自由兌換人民幣,但需要放棄在岸的其他帳戶。報道亦指出,自貿區的利率會由市場主導,又支持企業在區內,成立外資及合營銀行,並歡迎私營金融機構。
將允許人民幣匯率在上海自貿區內自由浮動,以推動大陸的經濟改革。並表明上海自貿區將超越貿易自由化,
9月5日,法新社報道,根據草案計劃,中國將允許上海自貿區內人民幣自由兌換。對此,市場人士指出,上海自貿區內進行的人民幣自由兌換,可能會導致匯率、利率以及商品價格的系列變化,繼而推進經濟結構轉型,促使資源配置更加有效。
法新社周四報導稱,據其獲得的一份草案,中國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條件下允許在上海自貿區內人民幣匯率自由兌換,並允許區域內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
在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逐步實現可自由兌換等金融創新;未來企業法人可在上海自貿區內完成人民幣自由兌換,個人則暫不施行;上海自貿區也很可能采取分步驟推進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方式,比如先行推動境內資本的境外投資和境外融資。
同時,在上海自貿區內有望先行先試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以及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等金融創新政策。
英國著名財經雜志《經濟學人》日前刊文,評論上海自貿區為「有前瞻性的工程」,並指上海自貿區有望成為泛亞地區的供應鏈樞紐,建成世界領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紐約時報》近日報道,上海自貿區釋放出金融改革信號,這里將成為放松資本管制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橋頭堡;昨日,日本《產經新聞》稱,試驗區將試行人民幣交易等金融自由化措施,吸引海外投資,使之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原動力。
人民幣國際化道路可謂邁開了第一步,大陸越來越重要的國際經濟地位是人民幣被貿易伙伴廣泛認可的重要因素。繼香港和倫敦成為亞洲及歐洲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後,法國也計劃在巴黎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可見人民幣的國際需求前景廣闊。但由於大陸實行資本專案管制,人民幣流通受到了極大限制,要使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則需要仰賴人民幣跨境結算規模的增加,建立離岸人民幣市場。而最終人民幣國際化能否使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一種,則取決於人民幣能否實現自由兌換。將自貿區作為開放資本專案管制的試驗田,無疑是對於放開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的有益嘗試。
《第一財經日報》引述一位權威人士稱,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預計將於今年九月底掛牌。全國人大常委會本周將審議試驗區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和事項。方案將提及自貿區先行先試人民幣資本專案下開放,並逐步實現可自由兌換等金融創新。未來將附條件地准許自貿區內的企業進行人民幣自由兌換。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上海設立自貿區主要目的是要為全國深化改革開放積累經驗,毋須擔心對香港貿易投資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把金融改革聚集到一個點上,那麼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再進行濃縮就是國家有意在自貿試驗區內建一個人民幣國際化的蓄水池。」8月30日,期貨投資分析師王海濱對記者表示,人民幣無論是匯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個人境外直投試點還是跨境貿易結算、資本項下可兌換等等,都是要在這一個區域內讓它全流通,世界各國的投資者在這一區域內進行貨幣自由兌換,這一區域足以積累起各國貨幣的蓄水池。人民幣能不能在其中逐漸扮演起這一角色,被境內外所有投資者接受通用,承受住利率匯率波動的沖擊,就全看上海自貿試驗區內接下來的表現。
在各領域中,上海自貿區的核心突破,在於金融創新,包括利率和匯率市場化、開放人民幣資本帳目及離岸金融。尤其是區內人民幣資本帳目的完全開放,意味著未來人民幣與外幣可進行自由兌換,國際金融資本進入國內資本市場也將更加開放。在此之前,境外個人和企業投資均設有限額,而且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部分不得涉及投資證券、衍生品及房地產。若這一系列政策全部落實,將與香港形成直接競爭。
傳上海自貿區內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多股有望受益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教授此前撰文稱,人民幣的資本項下可兌換,一直是中國今年金融體制改革里一個頗受關注的話題。很多國際人士都認為中國經濟已經發展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規模,全球性影響也日益增強。人民幣進行進一步國際化的時機因此也已經成熟。人民幣自由兌換所帶來的交易成本的降低,金融風險的規避,也不失為推動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非常充分的理由。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