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科斯:從未踏足中國的中國迷 @ 2013-09-04T1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科斯 經濟 中國
概念:科斯1910年12月29日 ,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科斯提出的理論對中國影響深遠。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在哀悼科斯辭世的悼文中表示,「科斯的影響力、尤其是對中國經濟學人的影響力,當比他長壽的生命還遠為長久。」周其仁說,科斯理論與中國當下進行的改革,恰好處在一個簡單框架的兩端;而科斯觀察到交易成本實際為正,中國也不斷推進變革,這兩者的中間結合點就是中國的改革實踐。
科斯在經濟轉軌環境下的中國影響力巨大。除了其理論與中國當下有不少契合之處,科斯本人也與不少中國經濟學家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並對中國充滿興趣。
2008年7月14-18日,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科斯教授以98歲高齡,親自倡議並主持召開「中國經濟制度變革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他婉拒別人的贊助,堅持用自己的諾貝爾獎金邀請數十位中國企業家、學者和官員,以及眾多國際頂級經濟學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蒙代爾、諾斯、福格爾、貝克爾)齊聚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深入討論中國經濟制度變革的歷史經驗、未來前景及其對經濟學的貢獻。
他自己有一個理論,科斯定律現在也是很多情況之下經常會被引述到的,完全競爭條件下私人成本等於社會成本,歸結起來是這樣一個理論。他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他是產權理論的奠基人,他和他的門徒雄霸諾貝爾經濟學獎近20年,他的理論影響了中國幾代經濟學家。科斯曾經說,自己有生之年沒有到過中國,看來再也沒有可能去中國了,是終生莫大遺憾。因為身體的緣故,包括他的夫人去世也對他身體上造成了很大的打擊,本來是差一點就要來了,很可惜很可惜。科斯的經濟學研究還有一個說法,就是他沒有那種圖標,也沒有數學公式,網友就說因為科斯的定律出來之後給了很多原來學經濟必須你要數學特別好,這是基礎的,給了很多數學不好的人一個經濟學的飯碗。
因為研究產權理論與制度經濟學,所以科斯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連續30年接近10%的高速增長,這讓科斯感到震撼。2008年7月,科斯自掏腰包,在美國舉辦了“中國經濟制度變革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蒙代爾、諾斯等世界級經濟學家齊聚芝加哥大學,引起了世界經濟學界對中國增長奇跡的關注與研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08年和2010年7月,科斯兩次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發起組織有關中國經濟制度變革的研討活動,並出資邀請中國的經濟學者、民營企業家及地方政府官員赴會。
科斯關於中國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來自於新近出版《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變革中國》更像是一本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史。書中有大量的關於史實的細節性描寫。力圖真實還原中國經濟大轉型的驚人故事。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樣是新制度經濟學大師的道格拉斯?諾斯認為,這本書是對中國、也是對經濟變革的研究文獻的重大貢獻。 [詳細]
王寧訪羅納德·科斯教授 在過去,經濟學曾是英國主導的一個學科,現在美國成為了經濟學的主導。如果中國的經濟學家能夠有... 為改革大戰役做准備 科斯說得很懇切: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市場制度的完善,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和障礙,就在於「中國... 【改革開放三十年系列之二】「中國的奮... 中國的成功並非傳統的經濟理論所能解釋,於是科斯決定舉辦一次論壇,邀請研究中國經濟變革的學者... 長城與科斯定理 400毫米等降雨線恰巧是科斯的牧民與農夫故事中農田與草地的邊界,也很自然形成了農夫社會與牧...
雖然103歲的科斯從未踏足中國,但對中國三十多年來所發生的一切充滿濃厚的興趣。在這些年間,中國迅速從封閉狀態走向開放,並成長為全球有著最重要影響力的經濟體之一,但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這是困擾經濟學人的一個“中國結”。
最新:中國經濟界引發悼念潮盡管科斯一生都沒有來過中國,但他在中國的經濟學人群體中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包括中國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張維迎、張五常、茅於軾、盛洪、周其仁等都受到科斯的巨大影響,他的逝世引發中國國內的悼念潮。不少經濟學家受他的影響,不再單純停留在象牙塔中,而是越來越多地開始實地調研,研究現實中的經濟問題。科斯曾說:「我跟張五常的關系很好,我們經常一起聊夭,並很快成為了好朋友。這是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光之一,我覺得那段生活使我們倆都獲益匪淺。」1988年,科斯曾給盛洪寫信,邀請他去美國訪問,並在信中寫道,「我堅信,對中國正在發生和已經發生的事情的研究和理解,將會極大地幫助我們改進和豐富關於制度結構對經濟體系運轉影響的分析。」
鳳凰財經訊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律學院官方網站今晨發布消息稱,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去世,享年102歲。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產權理論的奠基人,其理論對中國的經濟改革影響深遠,科斯生前曾對中國發出十大忠告:
中國經濟學界哀悼制度經濟學鼻祖科斯;科斯與中國的「強烈磁場」在於:中國改革實踐為科斯的理論提供了試驗場,後者的理論又為中國的改革發展提出了一個可行的方向
科斯的經濟思想深刻地影響了現代主流經濟學,為現代經濟分析提供了新的范式。科斯還常年關注中國改革的經驗,在101歲高齡與其助手王寧撰寫了分析中國改革歷程的《變革中國》。該著作以實地調研為基礎,參考了國內外眾多文獻,根據多年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跟蹤觀察和對市場經濟的長期理論思考,直筆而書,肯定私有產權的市場經濟道路、呼吁放開思想市場,成就解讀中國改革的一家之言。
編者按:2013年9月3日,芝加哥大學教授、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逝世,享年102歲。為紀念這位偉大的經濟學家,特刊登科斯先生的文章《中國的市場轉型只是起步》。斯人已逝,而中國的改革難題仍留待我們探索。此文為科斯老人不久前為「《財經》圖書」系列之一:《真實的中國》所撰序言。
2013年,科斯與浙江大學科斯經濟研究中心國際主任王寧發表新書《變革中國》,這部著作提出了「改革雙源說」,一是政府的推動,二是邊緣革命。5月31日,財新《中國改革》主辦第八屆中國改革讀書會,討論了科斯和王寧的這本新著。
周其仁同樣提到了這一點。“科斯的方法論堅持也是他的中國影響力日增的一個原因。這是因為,遵循科斯的方法論原則去從事經濟研究,中國的經濟學人就有更大的機會進入經驗科學——而不是神學——的殿堂。”周其仁表示,在方法論上,科斯堅持的是“真實世界的經濟學”。他批評現代經濟學的一個流行特征,就是分析的日趨抽象化。
雖然科斯謙遜地表示中國的變化主要來自於內部,但無疑科斯為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他在百歲時仍堅信中國的實踐可改進及豐富其理論研究。他從不掩飾自己對中國未來的強烈信心,在《變革中國》一書中他對這個自己始終鍾愛的國家作出了一些建議。例如,中國的人口生育率低於正常的人口換代速度,人口政策必須盡快改變;天賦差距導致的貧富懸殊無處不在,但因體制問題導致的權力濫用是另一回事,當任何事都涉及腐敗則易引發憤怒;並認為中國市場經濟的缺陷,在於思想市場的缺失。科斯預計,一旦中國思想市場崛起,將更好地激發蘊藏在中國人民中的創業精神,降低市場體制的運行成本,最終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勁的動力。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