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誰在買入光大證券? @ 2013-08-22T1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烏龍 事件 光大證券 系統 交易 證監
概念:烏龍系統 , 8月19日光大證券
近日連續爆發烏龍事件的光大證券昨(20)日復牌即上演跌停行情,市值蒸發達41億人民幣(下同),影響A股證券類股遭殃,券商無一幸免幾乎全跌。
光大證券(滬:601788)「烏龍盤」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該行今日(19日)又出事,以超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烏龍盤」接連出現,炒房以至客戶交易系統的風險管理漏洞令人關注。持有光證33%股權、同時亦持有光大證券(香港)的光大控股(00165)在港使用的交易系統由辰罡科技(08131)負責設計,辰罡澄清並無承包光證內地之交易系統設計工作,強調兩地使用之證券交易系統不同,本港的設有防止錯盤機制。
    盡管光大控股認為此次事件對集團不會帶來任何重大不利影響,但業內人士認為,光大證券每年將為中國光大控股貢獻相當比例的利潤,一旦光大證券在今年被證監會予以處罰,甚至暫停其部分相關業務,那麼光大證券業績的下滑,也必然拖累光大控股今年的業績表現。光大烏龍指事件令許多在高位買進的投資者和期指空頭遭受重大損失,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兆全表示,光大證券應該賠償受損失的投資者。光大證券是否屬於操縱市場,有較大爭議。但軟件系統導致的投資者損失,應該得到賠償。兩類有損失的投資者應得到賠償,一類是8月16日當天買入藍籌股股票的投資者,第二類是買賣上證股指期貨合約並受到損失的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的損失與光大證券的違法違規行為有直接因果關系。不過賠償的具體金額目前還不好預測。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8月18日,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終於有了官方解釋。在光大證券的公告中,公司將此描繪為「系統問題」,而絕口不提董秘在16日午間時分涉嫌「虛假陳述」。在證監會的通報中,除了表態對光大證券立案調查以外,更細的監管措施並未出爐。光大證券在18日傍晚的發布會上表示,正在配合證監會的調查,並會在此基礎上對投資人的損失依法履行職責和義務。
新華網北京8月21日電(記者 趙曉輝、劉開雄)8月16日的「驚魂三分鍾」將長久地停留在中國資本市場成長歷程之中。盡管監管層已認定這是光大證券系統缺陷所致,但事件背後的監管漏洞必須得到正視,作為直接監管者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更應嚴肅反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單寧、蔡競文)「烏龍盤」事件之後,光大證券自查報告稱異常交易的發生是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缺陷所致,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托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將矛頭直接指向了軟件開發商上海銘創軟件公司。由於近80家內地券商都有使用上海銘創的軟件,風傳中證監亦將上海銘創納入調查范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料昨日海通證券也爆出交易系統錯誤,大量客戶無法以合適價格拋售股票。一時間券商軟件系統成為了新的焦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光大證券昨天竟然再次「擺烏龍」,今次涉及國債報錯價。光大證券昨天發公告,指昨天上午金融市場總部在銀行間交易系統進行現券買賣點擊成交報價時,誤將12附息國債15債券(即2012年記帳式附息第15期國債)賣價收益率,報為4.20%(高於前一日中債估值約25個基點),債券面額為1000萬元人民幣,後被交易對手點擊成交。光大證券目前正在與對手揚州市江都農村商業銀行協商處理。該款國債收益率昨報3.39%。
中國證監會18日下午公布光大證券異常交易的初步調查結果,稱該公司16日自營大額買賣是系統設計缺陷所致,尚未發現存在人為操作差錯。光大證券亦公告事件詳情。監管層反應迅速值得稱贊,但細看所發布的信息,仍有多處疑點待解。尤其是大家關注的涉嫌內幕交易和索賠等問題仍然待解。昨日,就此事新京報記者采訪了職業投資者、業內專家和律師。
實習生 韓粉芳 8月16日11時左右,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自營業務在使用其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上證綜指突然上漲5.96%,石油和銀行等權重股突然全部漲停,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後的 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托訂單,由於系統問題,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托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這就是被稱為「烏龍指」的「8.16事件」。
針對此次光大證券事件爆發的原因,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光大證券內控嚴重缺失。而據媒體報道,光大證券此次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統為今年3月開發,7月才上線的高頻交易程序。該項業務並未納入整個公司的風控系統,而是直接由一位副總負責,風控部門只扮演了參謀顧問的角色,並未起到實質作用。
中證監將事件定性為A股首示極端個別事件,勒令光大證券停止相關業務,並正式立案調查。光大證券昨午召開記者會解畫。總裁助理楊赤忠稱,觸發烏龍盤的部門為光大證券旗下策略投資部,該部門定位風險中性,目標是風險完全對冲。事件中所使用的高頻交易系統為10個月前開發完成,已模擬6個月、實盤運行4個月。
【新唐人2013年8月20日訊】(新唐人記者張旖旎綜合報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陸光大證券繼8月16日「烏龍指」事件後再擺烏龍。8月19日上午,光大證券的固定收益部門誤將「買進」點成「賣出」,以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四天接連發生兩起烏龍事件,光大證券被網友廣泛質疑。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