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經濟觀察】購房者入市意願創新低,樓市或迎來降溫 @ 2013-07-18T2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房價 城市
概念:北京7月18日 , 2013年6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
發布的數據顯示,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在減少,環比下降的城市個數在增多。從5、6月份的數據比較看,70個大中城市中,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比5月份分別減少了2個和9個,環比下降的城市個數比5月份分別增加了2個和5個。
    新華網武漢7月18日電(記者羅宇凡、華曄迪、徐海波)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分別為63個和55個,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分別為69個和68個。雖然全國大中城市房價全面上漲,但是上漲面有所收窄,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比5月份分別減少了2個和9個。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與調控政策下,未來一段時間,這種漲幅收窄的態勢還將延續。
中新網北京7月17日電(李曉喻)針對房地產投資增速加快是否會加大房價上漲壓力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將不可避免。他建議,加強一二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居民提供一個成熟的生活和居住環境,以提高城市住房供給能力,為穩定房價提供支撐。
張立群指出,但是一二線大城市現在住房的建設,現在還是有瓶頸的,這個瓶頸主要來自於土地供給,像北京現在5環以內能夠建房的地塊很少,5環以外生地變成熟地不是一日之工,比如要通路、通水、通電、通氣,幼兒園、商店、多種配套設施,要變成一個成熟的生活或者工作居住環境,那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在這個背景下,住房的供給,像在北京、上海,包括在整個一二線城市都有一個供給能力相對不足的問題,所以這個背景下一二線城市房價的上漲不可避免,它很可能把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拉起來。
房企考慮避險更多是看到政府當前的調控方向——將資金從房地產市場推向實體經濟中,這可能導致房地產業出現一定程度的「錢荒」。在這種情況下,蘇鑫認為,未來土地價格將繼續呈現「蹺蹺板現象」,即核心城市土地價格繼續高歌猛進,部分二三線城市則趨冷。受此影響,房價也可能呈現「蹺蹺板現象」,即核心城市的商辦物業價格將再次明顯上漲,而供應量巨大的二三線城市價格將出現下滑。
一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幅度更是領漲全國,達到了兩成。房價十分堅挺。在經過去年一年嚴防死守房價上漲放緩之後,在今年發出了爆發性反彈的信號彈。相關研究報告還指出,6月份,多個城市新房、二手房的成交量近期逐漸企穩增長,表明購房需求仍較為旺盛。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報告則認為,重點城市下半年仍將是推盤高峰,供應量季節性加大,絕大多數城市潛在供應充足,全年增長無憂。在推盤力度的帶動下,重點城市下半年成交量將逐漸恢復,但恢復力度有限,全年仍將好於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下半年明顯下行,絕對水平將再創新高。而在價格方面,全國價格環比漲幅趨緩,不同城市表現分化,一線和部分二線熱點城市的供需矛盾未緩解,地王頻現加大房價上漲預期,絕大多數城市成交雖可能因為供應上升而增長,但庫存水平仍在高位,房價以穩為主,也不排除在資金面緊張和供應過剩情況下出現局部下調的可能。(完)(房產頻道 張慧鑫)
在房價上漲壓力不減的同時,土地市場也持續活躍,全國一、二線城市土地溢價率明顯上漲,廣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均出現了區域土地價格新高。6月中旬以來,南京、廣州、上海、重慶、武漢也有多宗地塊高溢價集中成交。土地價格居高不下,無疑增加了房價繼續上漲的壓力。
剛公布的新建商品房價格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63個,環比上漲的城市中最高漲幅達到了2.4%。就具體情況而言,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依然是全面上漲,北京市環比上漲1.7個百分點,上海市環比上漲2.2個百分點,廣州市環比上漲1個百分點,深圳上漲了1.7個百分點。總體而言,今年70個大中城市之中,新建商品房上漲最多的是福州,這次上漲了2.4個百分點。岳陽上漲了1.9個百分點。除了這兩個城市,上漲比較多的是北京,1.7個百分點。其實還有很多城市的上漲幅度都超過了1個百分點,像石家莊、濟寧、南昌、廈門等。但也有一些城市出現了下降,比如廬州下降了0.1個百分點,烏魯木齊0.1,貴陽也出現了0.1個百分點的下降。
今年新一輪的樓市調控“國五條”在短暫的市場刺激後,可謂無疾而終。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70大中城市房價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來看依然有九成的城市房價上漲;同比來看,房價最高漲幅達到上半年峰值,為16.7%。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