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民日報:經濟增長仍在趨穩過程中 @ 2013-07-03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制造業 經濟 數據 降至 中國
概念:降至4個月 , 2013年6月制造業采購
HSBC/MARKIT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匯豐越南6月制造業PMI第二個月呈收縮,由5月48.8,降至46.4,創11個月新低。
國6月份制造業活動放緩,這是中國經濟在剛開始擺脫銀行間市場「錢荒」困境之時出現的最新疲軟跡象。中國6月份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月份的50.8降至50.1,同時6月份匯豐(HSBC)中國制造業PMI從5月份的49.2降至48.2。該指數低於50表明制造業萎縮。匯豐的數據更偏重中小型企業和出口商。以下是經濟學家們對中國制造業數據的點評:
美國本土經濟數據面,MARKIT報告稱,6月份的預覽版PMI數據降至51.9,為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增幅。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宣布,6月份的ISM制造業指數從5月份的49.0%攀升至50.9%。接受MW調查的經濟學家平均預期該指數將從49%攀升至50.6%。另一份數據表明,美國5月份的建築開支增長0.5%,市場預計該數字將攀升0.8%。
而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延續了前幾個月的下滑態勢,降至50.1,顯示該國制造業表現依然疲軟。另外,匯豐同日公布,6月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48.2,為連續第二個月低於50。(R01)
從中國周一公布的制造業數據就能看出中國政府的容忍程度。中國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和匯豐PMI數據雙雙下滑,前者從50.8降至50.1,後者則進一步萎縮,從預覽指數的48.3降至48.2。兩項數據表明整個中國制造業可能很快出現萎縮。
中國制造業PMI數據符合經濟學家預期,市場未受到很大打擊。
今日香港股市休市,但大陸的經濟數據及陸股表現讓陸股投資人再度哀鴻遍野。但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今指出,中國官方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PMI)較5月下滑至50.1%,符合市場預期。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政府減少投資、外需尚未復蘇、出口轉內需仍需時間的調整期,因此推估短線指數跌深反彈後,將以震蕩整理為主,上證與國企今年選股重於選市的狀況,將更為明顯。
亞洲多國率先發布制造業PMI數據,結果多數不盡如人意。匯豐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韓國6月份制造業PMI指數降至49.4,創下自2012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韓國制造業再次陷入萎縮。與此同時,印度尼西亞6月份制造業PMI指數也跌至近4個月以來的新低,印度6月份制造業PMI指數則從5月的50.1小幅回升至50.3。
美國本土經濟數據面,MARKIT報告稱,6月份的預覽版PMI數據降至51.9,為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增幅。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ELP)周一聯合公布,中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6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自上月的50.8降至50.1。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7月1日全面上漲,受美、日經濟數據的激勵,銅與鋁大漲3%,其余金屬也有接近2%漲幅。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1日公布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優於預期,自前月的49回升至50.9,不僅高於路透社調查預估的50.5,且為近三個月新高。美國5月份營建支出年率創逾三年新高,較前月成長0.5%至8,749億美元。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 在金融市場流動性吃緊、政府努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國官方和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6月均回落至低位,顯現內外需不振對制造業持續形成拖累。經濟學家普遍認為,PMI數據長時間在低位徘徊,預示中國二季度經濟數據不容樂觀。在政府堅持調整結構的基調下,中國經濟很可能面臨再度探底。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