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飆升 @ 2013-06-25T0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銀行 收益
概念: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
記者走訪數家銀行了解到,當前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多出現在股份制銀行,如今5%左右的理財產品已經算是較低的收益率了。中信銀行的一款對私4個月期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了6%,而華夏銀行近日還特別追加了兩款72天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則達到了6.6%至7%。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均創年內新高。
方瑞強調,短期資金利率上漲推高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從另一角度看銀行也在利用提升產品定價來吸納更多資金,以緩和自身資金緊張程度。銀行理財產品本身對調節商業銀行資金頭寸、資產負債表有重要影響,此時臨近半年末考核時點,銀行提升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能夠起到“搶錢”之目的。
今年以來,由於銀監會嚴控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銀行理財市場一度跌到低谷,短期理財產品收益一度徘徊在4%左右,5%以上收益的產品幾乎絕跡。但是近期,不少市民可能會發現,理財產品市場突然收益飆升,各家銀行爭相推出的理財產品,少數收益已經飆升至6%以上。
今年以來,銀監會對理財產品的監管趨嚴,一度讓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下行。進入6月以來,隨著銀行資金面的緊張程度加劇,銀行理財產品也「水漲船高」。據普益財富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2家銀行共發行了563款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數較上期報告增加11家,產品發行量增加227款,呈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要看清是不是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別只是想著高回報率,而忘了高風險。”中國銀行紹興分行的專業理財師賞華江說,在購買理財產品中,市民要特別關注的是仔細查看相關理財產品的說明書,重點是本金保障的類型。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中,本金保障的類型比較多,例如有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等,其含義顯而易見,而且現在銀行理財產品中,又以非保本浮動收益的類型最多。這就意味著投資者有可能虧損,甚至血本無歸,因此這也從側面凸顯出購買之前一定要進行風險測評的重要性。例如在紹興的一家地方銀行近期發行的42天預期年化收益5.1%的理財產品就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集體上漲?普益財富的研究員方瑞告訴記者,銀行間市場短期資金流動性的突然緊張是理財收益上漲的「催化劑」,其中,3個月以下的短期限產品上漲幅度較大,最高預期收益率甚至達到6%。方瑞解釋,「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以貨幣市場工具以及債券為主,因此貨幣市場資金利率的上漲促使新發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出現上升。」
國泰君安銀行分析師邱冠華表示,如今的高收益可能更多源於商業銀行應對月末流動性緊張的前瞻性行為。實際上,6月份對於銀行而言可謂是「中考」之月。銀行不僅要在月初向央行繳納存准金,還要在月末迎來監管部門75%的貸存比的監管紅線。在銀行存款難以拉動的情況下,選擇高息的銀行理財產品攬儲,已經成為銀行「搶錢」的慣用手段。
「親,准備好銀子哦,本行理財產品最高已達6.5%啦,速度搶!」6月22日,市民王森的微信收到一位銀行客戶經理的群發信息,不禁感慨道:「是不是最近銀行特別缺錢啊,收益高了這麼多」。記者調查發現 ,五月底島城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平均僅4.2% 左右,而6月開始,由於資金趨緊,各銀行加入「搶錢大戰」,理財產品也開始逆襲上漲,最高的百萬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然「破7」。有島城銀行高管透露,目前各大行的日子都不好過,為了存款不惜提高產品預期收益,行業風險正在積聚。而理財師建議,市民可「趁火打劫」,選擇相對存款時間較長、收益率也高的理財產品。
查看所有評論 注冊 登錄 用戶名: 密碼: 24小時熱門文章 欄目最新文章 銀行為吸金 6%以上高收益理財產品再度現身一張1952年"1萬元定期存單" 現在能值多少錢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量價齊升」13萬億理財產品6月集中到期 中小銀行壓力尤銀行錢緊推漲理財品預期收益 國有銀行領漲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獨升銀行「中考」臨近 高收益短期理財產品重返市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異軍突起 平均預期收益率 1.5萬億理財產品到期在即流動性第二波沖擊將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飆至年內峰值理財產品叫賣價水漲船高 最高超6%短期理財高收益「搶錢」戰火或延續至下月(圖收益率一天升幾個點 銀行理財產品一天一個價銀行理財產品叫賣價水漲船高 收益率最高超6余額寶尚難撼動銀行 第三方理財機構倍感壓力「錢荒」導致銀行理財收益率飆升
記者了解到,股份制銀行中,已有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光大銀行(601818,股吧)、平安銀行(000001,股吧)等推出了吸金意圖很是明顯的理財產品,其預期收益率大多已超過5%水平。平安銀行甚至打出了「理財服務季」的旗號,該行稱在6月17日至21日一周的時間內,每天發售一只30天常規理財產品(5萬元起),收益率均為5.2%,且為發售一天次日即成立;而在城商行中,更不乏出現了收益率達6%的理財產品,其中,甘肅銀行於6月20日14:30起發售的一款起點5萬元的保本型理財產品,32天期限年化收益率達到6.00%水平。
理財產品收益率飆升的范圍仍在不斷擴大,華夏銀行、中信銀行和華興銀行的多款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均超過6%。華夏銀行期限為36天和56天超短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5.8%和6.6%,6月21日至25日發行;中信銀行保本理財產品,7個月期收益6%,9個月期6.1%,一年期6.2%;華興銀行發行的「華興|月月超越」滾動型13期,認購起點金額5萬元,理財天數35天,預計最高年化收益率為6.50%。
集中到期惹資金緊張 銀行推高收益產品「搶錢」92013-6-23 9:48:14中國經濟網HTTP://FINANCE.EASTDAY.COM/M/20130623/U1A7471784.HTML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間市場 資金面 資金利率 到期收益率 銀行資金 同業拆放利率 資金流動性 資金頭寸 產品收益率6月,銀行理財產品集中到期,加劇了銀行資金饑渴程度,商業銀行不得不以高收益來吸引到期產品釋放出的資金。方瑞指出,比較不同類型銀行的發行產品收益定價情況,5月份以來國有銀行的產品周度平均預期收益率的上漲程度高於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集中到期惹資金緊張 銀行推高收益產品「搶錢」財經是王昕晨-->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上月底起,央行不斷釋放貨幣緊縮信號,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因此飆漲,隔夜拆借利率從5月31日的4.5%起,盤中甚至攻破20%、30%大關,不斷刷新銀行間市場成立以來歷史紀錄,各大銀行為了解決資金流動性短缺,不得不用高息理財吸納存款。在此過程中,高收益不排除銀行違約的風險,事實上,銀行「高息」產品最終還是由貸款企業買單,而當前宏觀經濟並不景氣。因此,理財專家提醒,市民購買理財產品不要單純追求高收益,務必關注資金投向,充分閱讀產品說明書。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