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港人對一國兩制「零信心」 學者指響危機警號特首稱落實非常好 @ 2013-06-21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港人 中央 政府 一國兩制信心 信任度 跌至零
概念:一國兩制信任淨值跌至零 ,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顯示港人對中央政府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顯示,港人對中央、特區政府和一國兩制的信心指標較三個月前全線暴跌,部分更跌至十多年來新低。僅32%市民表示信任特區政府,而信任中央政府的比率只有25%,兩項信任淨值均由正變負。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淨值更跌至「零」,是自1996年8月之後首次出現非正數。
此次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指標跌至零,蔡耀昌回顧香港回歸後至2008年期間,港人對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的信任度一直處於上升態勢;從2008年起逐漸降低,其原因在於北京政府當年承諾的"一國兩制"中的"高度自治"並未實現,近年中央政府的手試圖越來越緊的操控香港政府:"香港人感到不如意或不正常,是因為香港人一直希望能夠實現香港的"高度自治",回歸到現在有16年了,特別是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央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在香港的中聯辦,對香港事務的干預越來越多,大家對"一國兩制"的實施有懷疑。北京政府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無論是作為中國內部對香港人的承諾,還是在中英聯合聲明中的國際承諾,香港人如果覺得這個有問題的話,中央政府應該思索如何兌現他們的承諾。"
香港回歸祖國16周年及特首梁振英上任一周年前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昨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不信任程度,處於2003年12月以來的新高。與3個月前比較,市民對信任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的程度,同跌12個百分點,前者信任度只有32%,不信任達37%,後者則只有25%。最重要是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信心淨值竟首度跌至零,即是沒有信心比率在10年內升高,具有信心者持續下跌,各有47%,踏入信心淨值隨時變為負數的臨界點;即兩人中,一人有信心,另一人即沒有信心,爭持不下。采訪:政情組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顯示,港人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度,以至中港前途及一國兩制的信心指標全面下跌,部分更跌至新低。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指,情況令人憂慮。分析顯示,年紀愈輕者愈不信任特區和中央政府。調查於本月10日至13日進行,訪問1055名市民。結果發現,各項港人信任和信心指標都全面下跌,部分數字更加跌至多年來的低點,比10年前的七一前夕更差。對比3個月前,巿民對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均大幅下跌12%,令信任淨值由正變負,現分別為負5%和負20%
據報道,提到「占領中環」行動,吳光正認為,是舊事重提,是要與中央對著干。他相信,香港人認同言論自由,但未必認同以違法方式去剝奪他人利益和自由,來發表個人意見,相信港人未必認同這是體驗香港精神的做法。他重申,若有人希望在港實行西方的民主制度,當中無可避免會對中央政府在港行使主權產生限制,但認為中央政府對行使主權不會讓步,這點可在1983年的中英談判中反映。他指,基本法本身就是一種妥協成果,目前是考驗本港人智慧的時候。
「占中」發起人之一陳健民在同一研討會上聲言,中央政府承諾港人2017年能夠普選行政長官,令市民有很高期望,但政府至今仍不願意推行政改咨詢,令市民對「真普選」失去信心,「中央承諾的2017普選是『政治懸崖』。如果政改失敗,社會將會跌入深淵」。
中國僑聯委員、僑總副會長王錦彪表示,香港回歸十多年以來,香港巿民一直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媒體能夠大鳴大放肆意批評行政長官,2003年7月1日有50萬巿民游行,2010年發生所謂「五區公投」的立法會補選,這些都是港英時期沒有發生過的事,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巿民本著聆聽、包容的心態,十分尊重「一國兩制」。他批評戴耀廷是「李柱銘第二」,發動「占中」是要阻礙中央對於香港特首普選方案上的最終決定權,並強調中央政府對香港事務的最終決定權是國土完整的展示,任何人都不能夠凌駕於中央政府的決定權之上。身為愛國愛港的一分子必須堅決反對「占中」,以保障「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落實,雙普選在中央的指導下如期進行。他更提醒反對派,如此激進的做法,非旦不可能迫使中央政府在普選議題上讓步,反而會令中央對「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失去信心。
自殖民地時間以來的香港,一直位處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不少跨國企業落戶香港,使香港人擁有較寬廣的世界觀,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回歸以來,政府積弱,施政不善,樓價高昂,社會流動性低,內耗不斷,對中央和香港政府評分每況愈下,故出現「本土派」和社會分化情況。而政府的「限奶令」和民間針對內地人言論,更有損中港和諧。按現時情況來看,內地旅客占來港總旅客人數七成之多,做好旅游消費配套是當務之急,例如:選址建大型購物區和交通設施,令內地人來港消費,既正面影響香港經濟,也不影響香港日常生活。
香港一直以法治稱譽世界,各地的資金、物資才有信心匯聚而來,使香港經濟保持繁榮。香港的成功,有賴於港人長期堅守道德理性、民主法治、公義和平的核心價值。香港回歸祖國後,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維持司法獨立。《基本法》第二條清楚地訂明香港特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都繼續按照《基本法》辦事。在香港民主發展過程中,中央的權威角色無可替代,這是香港《基本法》賦予中央的許可權。
王惠貞認為,政制的咨詢方案尚未出爐,毋須以「占中」等「最後手段」向政府威脅。她認為中央已給予香港很大空間,相信會落實執行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重申若香港未能成功協調方案通過立法會,是「香港人自己不讓自己普選」,與中央無關。她希望當政府在合適時候向各界作咨詢時,各界能以理性的態度發表意見。她重申,沒有人會接受粗暴的行為發表意見;強調這小部分人的行為已令香港的優勢逐步減少,為香港的競爭力排名下降感到心痛,認為一旦「占中」成功癱瘓中環,本港挑戰會更大,屆時的代價會更大,認為他們危害港人的利益。
他指港人之所以有這些權利,其實是中央政府的一種「COMPROMISE(妥協)」,令到「民主監督」可成為香港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但若有些人想利用西方民主、普選拿到自主權,借「占中」與中央爭權,「則會是另一個球場,另一場賽事,誰應該去踢這場波、選擇去踢這場波,是自己的選擇」。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