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彭博社曝上千家公司向美國政府提供情報 @ 2013-06-16T2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公司 稜鏡 提供情報
概念:與數千公司合作 , 上千家公司向美國政府提供情報
多家媒體此前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2007年啟動「稜鏡」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心服務器里挖掘數據、收集情報,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臉譜」等在內的9家網際網路巨頭皆參與其中。
上周,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以及聯邦調查局(FBI)收集民眾信息的報道引起公眾嘩然。根據斯諾登公開的機密文檔,美政府這項監視工作代號為“稜鏡”,可令其直接從包括微軟、谷歌、雅虎、“臉譜”、PALTALK、AOL、SKYPE、YOUTUBE以及蘋果在內的這9家公司服務器收集信息。
6月14日,美國臉譜、微軟兩公司首次承認,美國政府確曾向它們索要用戶數據。在此之前,與「稜鏡門」有牽連的美國公司或斷然否認類似情況,或對實情半遮半掩。
臉書和微軟目前披露出來的資訊只能算是冰山一角。美聯社報道說,早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後不久,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們就開始頻繁地出入微軟公司,索要有關嫌疑人的電子郵件存檔、客戶賬號資訊等幾乎所有的資訊,微軟內部工作人員稱這一行為是「胡佛式」行動,這個胡佛是指那個曾在聯邦調查局局長寶座上一坐就是將近半個世紀的美國情報界強人。美聯社報道指出,這一行動可以被看做是「稜鏡」行動的前身。而在911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了《對外情報監視法》(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簡稱FISA)的修正案,可以隨意訪問後來披露出來的牽涉進「稜鏡門」的九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系統。雖然涉案公司都表示沒有為美國政府提供登陸其伺服器的途徑,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技術層面講,要截獲這些資訊並非只有通過登錄伺服器才能做到。這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此外,《紐約時報》披露說,國家安全局還常常在沒有法庭授權的情況下找到網路公司要求幫助,不少網路公司為此跟國家安全局對簿公堂。《紐約時報》根據一張經過大量塗黑加密的法院判令挖掘出雅虎(YAHOO)公司曾遭遇過的一次經歷,當時雅虎公司認為這種行徑是違反美國憲法的,希望法庭能支援自己的申訴,但結果卻令他們十分沮喪,法官給雅虎兩個選擇:要麼交出數據,要麼違反法律,並強調,政府「保護國家安全的努力不應受到法院的阻撓」。
上周,美國前中情局技術助理和防務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向媒體提供了機密文件,致使“稜鏡”等政府情報監視項目曝光。美國政府方面已經證實了這一項目的存在。報道稱,涉及“稜鏡”項目的公司有微軟、臉譜、雅虎、蘋果、美國在線、PALTALK、Y OUT UBE、SKYPE以及谷歌。但是,主要的美國科技企業都予以否認。
美國總統歐巴馬一派輕松的,為國安局情搜監控的「三稜鏡」計畫辯護,國家安全局局長也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以保護機密、點到為止的方式,稱情搜監控計畫讓他們破獲了數十起的恐怖份子事件。這項2007年布希政府任內通過,並在去年歐巴馬政府任內更新的監控計畫,讓政府有權征收電信公司威訊的通聯紀錄,以及九大網路公司,如雅虎、臉書、谷歌以及微軟蘋果的伺服器,追蹤海外恐怖主義嫌犯以及間諜。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通過代號「稜鏡」的項目,直接接入9家美國IT公司中心服務器,搜集情報。微軟、雅虎、谷歌和蘋果等公司被指牽涉其中。這幾家企業隨後否認政府可以「直接介入」公司中心服務器的說法。
現在匿藏在本港的斯諾登(EDWARD SNOWDEN)較早前已揭發美國政府透過「稜鏡」計畫監控九大互聯網公司的客戶資料。社交網站FACEBOOK和微軟分別和美國政府達成協議,有限度公開當局要求索取的數據詳情。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