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部委資訊】審計署︰17個省會城市土地出讓收入資不抵債 @ 2013-06-11T1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地方 審計署 債務
概念:萬億審計署 , 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
從債務率(債務余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為衡量債務規模大小的指標)看,36個地方政府本級中,有24個地區2012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比2010年下降;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有31個地區債務率比2010年下降。但仍有10個地區2012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有16個地區債務率超過100%。
國家審計署公布,從債務余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看,36個地方政府本級中,有24個地區,去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比2010年下降;如加上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有31個地區債務率比2010年下降。一些省會城市本級債務風險凸顯,36個地方政府中,11個省本級及13個省會本級去年債務規模多於2010年。
審計結果表明,地方政府加強了對新增債務及債務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各地加強了舉借債務的管理,有23個地方政府本級要求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舉借需經財政部門或政府批准,使債務規模得到了一定控制,有12個地方政府本級2012年底的債務余額比2010年減少了1417.42億元。一些省(市)成立專門機構或明確職能加強對債務資金的監管。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相繼警示中國地方債務風險後,地方債問題近期又再惹起市場關注。中國國家審計署就36個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審計,結果發現,兩年來36個地方政府債務增長近13%,一些地方債務規模增長較快;同時警示地方政府存在償債壓力大、借新還舊率高、變相融資突出等問題。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審計署網站消息,審計署今天在其官網公布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審計結果表明,36個地方政府本級中,有11個省本級和13個省會城市本級2012年債務規模比2010年有所增長。
新華網北京6月10日電 審計署10日發布了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審計署財政審計司負責人就此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次審計是為了摸清2011年以來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增長變化,揭示債務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風險隱患,但不能簡單地以36個地區來推算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情況。
公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8475.81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18437.10億元,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9079.02億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億元。雖然2010年上述地區債務在全國地方債務總額中占比31.79%,但審計署財政審計司負責人指出,由於不同區域、政府層級的債務規模比重差異很大,因此不能簡單以此推算目前的全國地方債務總規模。
審計署繼2011年公布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普查」情況後,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又對36個地方政府本級(15個省、3個直轄市本級及其所屬的15個省會城市本級、3個市轄區)2011年以來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了「抽查」。審計署昨日發布審計結果顯示,2年來上述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增長了12 .94%,有4個省和8個省會城市本級增長率超過20%,有9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債務率超過100%,債務率最高的城市債務余額是當地綜合財力的兩倍多。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