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陸地方債動搖國本2年增13% @ 2013-06-11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地方 審計署 債務 政府
概念:年底地方債 , 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余額38475億
國家審計署發布審計結果,至去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債務余額近3.85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底升近13%。當中,融資平台公司占約45.7%,地方政府部門及機構舉債占約25.4%。78%的債務融資來自銀行貸款,余下12%來自發債。
審計署表示,此次主要是為了摸清2011年以來地方政府性債務增加變化情況,揭示債務管理中出現新情況、新問題和風險隱患,促進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而在2010年底時,這36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占全國總額10.72萬億元的31.79%。
為摸清地方政府性債務增長變化情況,揭示債務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風險隱患,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審計署對15個省、3個直轄市本級(以下統稱省本級)及其所屬的15個省會城市本級、3個市轄區(以下統稱省會城市本級),共計36個地方政府本級2011年以來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中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1〕6號)規定,將地方政府性債務劃分為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三種類型,按照「見賬、見人、見物,逐筆、逐項審核」的原則,對涉及的903個政府部門和機構、223個融資平台公司、1249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83個公用事業單位、273個其他單位、22 240個項目,共75 559筆債務進行了審計。現將審計結果公告如下:
事隔兩年,國家審計署再就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審計,但今次規模較小,僅涉及36個地方政府,包括雲南、四川及上海等省、市及市轄區層面,未有對縣等更下級政府進行審計。此外,亦不包括一些被視為地方債務重災區的省份,例如海南省、江西省、內蒙古及河南省等。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審計署網站消息,審計署今天在其官網公布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審計結果表明,36個地方政府本級中,有11個省本級和13個省會城市本級2012年債務規模比2010年有所增長。
中國審計署公布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結果表明,從債務舉借主體看,2012年底債務余額中,融資平台公司、地方政府部門和機構舉借的分別占45.67%、25.37%,仍是主要的舉借主體。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相繼警示中國地方債務風險後,地方債問題近期又再惹起市場關注。中國國家審計署就36個地方政府債務進行審計,結果發現,兩年來36個地方政府債務增長近13%,一些地方債務規模增長較快;同時警示地方政府存在償債壓力大、借新還舊率高、變相融資突出等問題。
審計署解釋,本次調查只針對36個地方政府。2010年底,這些地方的政府性債務規模,約為全大陸的31.79%;雖具代表性,但不能以此比率推算去年底全大陸地方債務規模。
答:根據審計結果,一方面,我們要看到2011年以來地方政府在加強債務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一是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有所完善,2011年以來,36個地區中有14個新出台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有10個新建立了償債准備金制度;二是積極處理存量債務,36個地區累計償還和化解存量債務1.33萬億元,占2010年底債務余額的39%;三是加強了對新增債務的控制和管理,有12個地區2012年底債務余額比2010年減少了1417.42億元;四是進一步清理規范了融資平台公司及其債務,2012年底223家融資平台公司的注冊資本總額比2010年增長10.95%,資產負債率比2010年下降4.16個百分點。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