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財經】發改委:權力責任同步下放調控監管同步強化 @ 2013-05-18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簡政放權
概念:政府改革 , 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
中國簡政放權再動真格
    其次是破解政府權力制約難題,解決邊減邊增、明減暗增的改革痼疾,建立長效機制,實行問責、接受監督、提高政府自我淨化的廉政能力。政府改革最容易陷入部門利益化的怪圈中,導致「簡」後「增」,「增」後「減」的沉疴中,因此飽受詬病和質疑。此次「簡政放權」本身就是對「權力貪腐」的釜底抽薪。而明確要求以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監督,以追蹤問責監督任務落實,並將其納入年度考核,更是說到做到、誠而有信,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民與政府一道攻堅克難,從而真正解決「簡政放權」帶來的「權力陣痛」,並能放眼長遠,加強政府自身公信力、執行力的建設,樹立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用今天的改革推動明天的發展。
李克強強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今年要開好頭。一要以簡政放權穩增長。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打開轉變政府職能這扇大門,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這是不花錢能辦事、少花錢多辦事的「良方」。要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一般投資項目和資質資格等的許可、審批,切實防止審批事項邊減邊增、明減暗增。二要以簡政放權推轉型。把穩當前和增後勁結合起來,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使企業和產業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優化升級,為轉型提供「源頭活水」。三要以簡政放權促就業。穩增長、促發展從根本上講是為了擴大就業。要加快企業工商登記等制度改革,大力發展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提供更廣就業門路、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發揮地方政府貼近基層的優勢,把由地方實施更有效的審批事項,堅決下放給地方。
中新網5月14日電(李金磊)中國4月份經濟數據近日陸續出爐,其中,消費、出口、工業增速、消費價格指數(CPI)等較3月份出現回升,但投資、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均出現回落。分析指出,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回升乏力,要通過簡政放權釋放改革紅利,激活微觀經濟,從而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簡政放權」系列網評之一
這次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核心是簡政放權
王小廣也指出,在簡政放權的改革大潮之下,民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必將上升,目前占比為60%左右,未來可能達到80%甚至更高,這個完全由市場決定。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打破限制,特別是對在吸納就業人口方面成效顯著的服務業,更要簡政放權。
雖然國務院這次簡政放權的動作大、決心大,但鑒於過去10年簡政放權沒有達到應有目的,這次改革也會有不少阻力和壓力,因為簡政放權牽扯到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官員利益等,涉及權力的利益是最難調整的。不過,阻力再大也要堅決削權、放權,這是最高決策層、企業和民眾共同的心願。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