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日本經濟第一季度表現強勁 - WALL STREET JOURNAL @ 2013-05-16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首季 經濟 預期 日本 增長 季度
概念:7個季度 , 日本首季經濟按季增長
數據顯示,首季個人消費按季增長0.9%,符合市場預期,升幅創2011年第三季以來最快。首季GDP按季年率增長3.5%,升幅好過預期的2.5%,高過同期美國經濟2.5%的升幅。不過,首季資本開支下跌0.7%,市場原先預期增加0.7%,是連續第五個季度下跌。
日本今早公布截至3月的第一季經濟增長0.9%,優於市場調查預期的增長0.7%;以年率化計算增速為3.5%,甚至高於美國第一季GDP環比年率的成長2.5%。
日本安倍晉三政府上台後推行的積極量化寬松政策初見成效。日本首季經濟按季增長0.9%,高過市場預期。期內個人消費顯著上升,首季個人消費按季增長0.9%。
政府昨日公布本港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本港首季經濟表現符合預期,按年溫和增長百分之二點八,增幅與去年第四季相同,而按季增長百分之零點二。當局解釋,本港經濟繼續由內部需求帶動,首季的私人消費開支增長加快,錄得百分之七的增長,遠高於前一季的百分之二點八,估計是勞工市場情況良好有關;服務轉出方面進一步也有所轉強,按季增長近百分之五,主要與旅游持續暢旺有關,旅游服務按季增長達一成五,但投資開支則由去年同期高位跌百分之二點二。
本周國際市場有兩大重頭戲接連登場,即分別於周三(15日)和周四(16日)出爐的歐元區和日本今年第1季GDP成長報告。尤其上季日本GDP堪稱是「安倍經濟學」的第一份正式成績單,更是全球目光焦點。而專家樂觀預期,日本經濟可望上演「V型復蘇」。
本港首季經濟增長2.8%,略高於市場預期,但按季表現則遜於預期。政府表示,首季數據未反映貨櫃碼頭工潮的影響,要再觀察四月貨運數據,目前會維持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
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一季錄得溫和增長,期內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際增長2.8%,稍高於市場預期的2.7%。首季基本通脹率則為3.8%;與去年第四季持平。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昨日發表《2013年第一季經濟報告》時表示,今年外圍環境比去年年中的嚴峻情況改善,預期本地出口增長雖然不會呈V形反彈,但會按年略為好轉。她相信,內地今年經濟會持續穩健增長,應可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香港相關貿易亦能因此受惠。記者曾展榮報道
日本新經濟政策令日圓兌美元大幅貶值,支持日經升至近5年半來的新高,昨日再急升2%,更升至2008年1月以來,首度升破15,000點;日經收報15,096點,上升337點。日圓貶值間接影響南韓經濟,尤其出口,難怪年初至今南韓股市卻升不能;昨日當地股市微升,首爾綜合指數收報1,971點,微升2點。日圓大幅貶值刺激日股反覆造好,在針無兩頭利情況下,日本國債價格卻遇上沉重向下壓力,其實日本政府早已察覺。最新一例子為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前上升7.5個基點至0.85%,觸及最近9個月來的高位;自日央行宣布新一輪貨幣寬松政策以來,各主要期限日本國債收益率均大幅上升,波動率亦飆升。日本經濟財政大臣指出,過高的債券收益率將影響日本政府付息以及日本政府財政改革的努力;日圓若繼續貶值,長線對日本是不可能,所以預期日圓向下速度將減慢。
日本上季經濟增長百分之三點五,好過市場預期,亦遠高於前季百分之一的增長。經濟分析員指,首相安倍晉三的積極貨幣政策,央行擴大量寬,刺激股市反彈並刺激消費。即使按季作比較,上季經濟仍增長百分之零點九。日圓匯價持續偏弱,今年來累積跌一成半,報102.04兌一美元。日本股市今早雖然偏軟,但今年來累積升幅達到四成半,遠優於美股一成六的升幅。
周三路透調查顯示,若日本通貨膨脹幅度不如預期,日本央行(BOJ)最快可能在10月放寬貨幣政策,並有分析認為BOJ可能擴大買進上市交易基金(ETF)和不動產信托基金等風險資產,使日圓承壓,另外市場預計美國聯邦備理事會(FED)將在今年某個時候縮減購買公債規模,提供美元支撐,並隨著日本指標十年公債收益率升至逾一年最高位,BOJ提出向東京貨幣市場挹注2.8兆日圓資金,規模為單日通常供應量的三倍,而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政府正密切關注債市動向,以確保市場可以穩定消化日本公債,並預期BOJ會對市場動態作出適當回應及與市場人士就金融調整和交易保持更密切聯系,推升美元兌日圓四年半高點102.76。據日本內閣府數據顯示,日本4月一般家庭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44.5,表示經濟持續改善,民間支出意願維持穩定,另外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疑慮打擊大宗商品價格,沖擊澳幣與紐元跌至數月低位,限制日圓跌幅,並隨著美國公布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前月下滑0.7%,跌幅創2010年2月以來最大,紐約聯邦儲備銀行5月制造業指數亦跌至負1.43,另外4月工業生產減少0.5%及設備使用率降至77.8%,而且3月整體資本淨流入僅21億美元,打壓美元兌日圓至101.86低點,但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公布5月美國房屋市場指數攀升至44.0,暗示樓市復蘇動能猶在,扶助美元收復部分失地。預估今日美元兌日圓阻力於102.30-60,支撐於101.60-80。
經濟部官員指出,日本實施貨幣寬松政策後,今年首季日圓兌美元貶值11.79%,國際大廠對我國訂單減少,或直接轉單去日本,再加韓元也仿效日圓走貶,歐洲復蘇緩慢、大陸經濟成長低於預期,今年首季出口年增率為2.4%,較先前預測4.7%少了一半。
的首季經濟增長結果,將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及市場的預期,仍然以高沽為合。
主計總處2月份預測首季經濟成長3.26%,僅出口一項不如預期就會讓成長率調降至2.0%,至此即可發現首季與江院長口中的3%已漸行漸遠。
另外,內地首季經濟增長7.7%,遜於市場預期,但該行仍然維持中國全年經濟增長8.2%的預測。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表示,內地首季經濟增長低於市場預期,主要受農業在內的季節性因素影響。她更預期,第2季及第3季的新增貸款將有所回升,而第4季三中全會後,可能進一步公布的城鎮化部署等刺激經濟措施出台,令該行維持原先的預則。
昨天德國公布首季GDP按季增長0.1%,差於預期的0.3%,去年第四季收縮幅度亦由0.6%修訂至0.7%,法國及意大利亦維持衰退,不過,歐元區今年將會維持收縮已是市場預期之內,而從歐盟早前公布的經濟預測中亦可以看到,其對各國今年的經濟表現並不樂觀,整體歐元區預料收縮0.4%。至於德國4月份歐盟調和式消費物價指數(CPI)經修訂後維持按年上升1.1%,按月下跌0.5%。德國於2009年7至10月出現短暫通縮後,CPI持續上升,2011年9月通脹率曾達到2.9%,但其後反覆回落,並以4月份的下滑速度最快,升幅從3月份的1.8%急降至1.1%,反映通脹壓力下降之余,亦反映持續數年的財政緊縮政策負面影響浮現,更令人擔心德國以至整體歐元區或會陷入通縮。
銀行公會署理主席譚何錦雯則表示,鑒於各國央行減息行動,表明各經濟體對經濟前景仍較為擔憂,預期低息水平仍會持續較長時間。她表示,本港首季經濟增長2.8%,符合市場預期,預期全年為3%。她還說,「而在外圍經濟疲弱且存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投資者需保持審慎」。
香港文匯報訊 政府統計處本周五(10日)將公布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數據。盡管環球經濟持續不明朗,近月本港經濟數據尚屬理想,恆生銀行在最新的《香港脈博》報告中預計,本港首季GDP增長由去年第4季的2.5%上升至3.4%。報告指,雖然預期本港經濟增長加快,但未來復蘇路途恐怕較原先估計的崎嶇。報告指,正密切留意近期環球經濟放緩的跡象,未來數月會否持續,但就若干因素顯示環球經濟同步下滑的機會仍然不高。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