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5%高收益率理財產品再現 @ 2013-05-13T0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理財產品 風險 資金池 銀行理財
概念:銀行資金池理財產品風險
【明報專訊】內地監管機構不斷加強規范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外電昨天傳引述監管機構消息指,內銀的自營帳戶與理財產品債券帳戶不得辦理債券交易結算。這意味著,銀行不再可以走監管漏洞,將表內的債券打包成理財產品,以美化整個理財產品組合回報率,分析師認為,這有助減少銀行混亂的資金池暗箱操作。
    「您買我們推出的這款理財產品盡管放心,保本那是沒問題的,收益還比定期存款高多了。」類似的語言,以前常常出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的推銷中。但是,對於理財產品的幾項關鍵指標:風險等級、投資者承受能力等,部分急於出售理財產品的銷售者卻往往含糊其辭。最極端的情況是,一些所謂的「理財產品」並非銀行發行,也不是銀行代銷,而是銀行員工私下售賣,風險自然更加高企。
目前受去年兩次降息影響同時理財產品收益也下降的態勢明顯,按照現在的情況,配置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有必要,盡管8號文對理財產品「非標」項目的規模控制,這也會讓銀行理財產品的管理更加透明化,風險更加可控制,因此理財產品還是值得投資的,廣州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研發部門負責人曹女士(化名)表示,從現在的情況看來,可能的話配置一些中長期產品比較適合,「目前的收益率下行,從現在配置收益比較固定的產品相對也能保持比較有保障的收益。
目前銀行資金池理財產品占全部表外理財產品只數的比例超過50%。央行分析說,資金池理財產品隱含的風險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不單獨核算投資收 益,風險收益不匹配,可能出現不同產品間轉移利益;二是期限錯配,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三是資產和負債的雙重表外化,存在表外表內業務交叉風險;四是信息 不透明,投資者對產品缺乏充分了解;五是權責不明確,帶來一定法律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在資金池類模式上受限後,轉回到一對一的產品,會導致產品收益和風險分化,因為以債券為投資對象的產品風險和收益都很低,以融資類的項目為投資對象的產品風險和收益都很高。因此資金池類運作模式可能會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過渡性產物,未來基金化理財產品可能會成為主流。
“一是不單獨核算投資收益。這個特征可能造成銀行資金池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不匹配,即有可能出現銀行在不同理財產品間轉移利益的行為。”央行稱,二是期限錯配。如果理財產品的發行時間和到期時間安排不當,或者理財產品持續滾動發行出現困難,就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
正是由於市場對非保本產品的保本預期,使得投資者忽略了產品收益類型的選擇,而更關注收益率高低。不過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8號文」的影響顯現,投資於非標准化債券資產的產品受到嚴格約束,今後銀行理財差異化會更加明顯。雖然中資行幾乎都會對自營理財產品按期兌付本息,但銀行高層在不同場合都表達了投資者風險自負的觀點。分析人士稱,銀行可能借資金池整頓之機,推動理財產品風險與收益的匹配程度,符合不同風險需求的投資者。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滬深股市今早低開,滬綜指低開0.19%,深綜指低開0.24%。人民銀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要注意預先防范通脹風險,前瞻性引導、穩定好通脹預期。人行更首次警示銀行資金池理財產品的風險,指出要加強表外理財產品風險管理,要從嚴掌握商業銀行風險計量,根據業務真實屬性和風險狀況,及時、足額計提資本和風險准備。於10:02AM,滬綜指低開高走,升0.58%,報2246.00點,滬深300指數升0.65%,上海A股升0.59%,深綜指及深圳A股齊升0.52%,上海B股升0.14%,深圳B股升0.39%。環保及風電股領漲。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