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WALL STREET JOURNAL @ 2013-05-01T0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亞洲
概念:中等收入國家 , 2013年亞太經濟
IMF在最新的亞太經濟展望報告中稱,亞洲新興經濟體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即經濟在達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後面臨停滯風險,無法晉身發達經濟體行列,不過此風險要低於其他地區的中等收入國家。不過,它們在機制方面的表現相對較弱。
【新唐人2013年04月30日訊】星期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發布了亞洲地區年度報告,警告說亞洲國家必須提高政府機構的效率和給僵化的勞動力市場及產品市場一定的自由,否則將走入「中等收入陷阱」,導致經濟停滯不前,無法達到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
年來亞洲新興經濟體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前者強勁的經濟增速令數百萬人擺脫貧困,還造就了蓬勃發展的中產階級,拉動了其本土消費。但亞洲新興經濟體是否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定義,亞洲新興經濟體是指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下修台灣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至三%及三.九%,並警告亞洲新興經濟體必須及早因應信用快速成長和資產價格上漲所引發的經濟過熱風險,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IMF同時警告,亞洲區內的新興經濟體容易陷入「中產收入陷阱」, 所謂「中產收入陷阱」,是指這些國家達到中等收入階段後,經濟停滯不前,無法進一步躋身已發展國家行列;IMF補充,盡管歐債危機惡化的風險消退,但亞洲區正面臨其他主要經濟體推行量化寬松所引起的熱錢沖擊。
在亞洲經濟危機中受到打擊的幾乎都是更開放的中等規模經濟體,鑒於中國的經濟規模以及與那些經濟體的其他重大差別,中國或許能夠找到其他應對類似問題的辦法。而對那些問題進行對比是個很好的開始。
呂鴻德指出,根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如果緬甸能進行經濟深化改革,實現每年7%至8%的GDP成長速度,到2030年緬甸將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緬甸蘊含礦產、水力等天然資源,勞動人力豐沛,推行民主改革後,很可能復制過去三十年中國大陸崛起的模式,台商初步可切入基礎建設的商機。
亞洲人擔心自己的國家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這些國家似乎輕而易舉就能達到1,000美元以上的人均收入水平,但同時他們發現,若要達到或保持在一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水平線上則很難。在歐洲,活躍的貿易以及開放的金融環境使得大量新興經濟體在1985年後實現了高收入,比如說上世紀90年代的葡萄牙和本世紀最初十年的波蘭。
倫敦《金融時報》刊載一篇「台灣的中等收入困局」評論文章,指台灣是亞洲成功典范,人民購買力超過日本人和英國人,生活水平在亞洲名列前茅。但是,近年台灣卻陷入「中上收入陷阱」,經濟增長率不如競爭對手,去年甚至在亞洲排名墊底;實際工資低於2000年的水平,頂尖人才往往選擇去上海、香港或美國工作。該篇文章點出當前台灣經濟的困境,深值省思。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議題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世界特點」。本屆論壇,既有中國改革議程、城鎮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經濟結構調整、企業創新和走出去等「本土化」議題,也有二十國集團機制化、國際金融治理、全球債務風險等「全球性」議題。
根據OECD統計,亞洲各國在經濟高成長30年間的人均GDP年均增速,由中國以9.15%居冠,大幅領先其他亞洲國家。OECD認為,經濟高成長能夠明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中國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在2012年超過9,000美元,晉身為中等收入國家。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